摘要:连续刚构桥自身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直接决定了桥的实际质量。以贵州市某大桥为研究对象,对连续刚构桥优化施工、实现科学质量控制提供有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能够确保工程质量稳定。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施工;关键技术;质量控制
1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与监测误差
1.1工程概况
某大桥位于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具有多样性。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建设较高桥墩,施工有一定困难。该工程难点在于施工处山区,两侧山体陡峭,桥面及地面高差最高达到101m,项目施工难度大。且桥梁处为连续刚结构,跨度高达134m,采用双薄壁空心墩,墩身高103m,结构复杂。本文以此为例分析连续刚构桥施工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旨在为今后连续刚构桥设计工作中提高工程质量提供参考。
1.2连续刚构桥施工测试误差
1.2.1安装误差
在桥梁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想要确保振弦应变计安装足够耐久稳定,就会使用扎丝,将其捆绑在上梁、以及下缘纵向钢筋上、使应变计距梁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导致梁体表面计算应力与实际测试应力存在差异,振弦应变计的轴线和结构轴线无法保持一致,难免会出现方向偏差的情况。在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作用下,振弦应变计会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非平衡力的积压,逐渐偏离轴线,这些原因导致理论计算值和实际测试值出现偏差,发生安装误差问题。
1.2.2调零误差
振弦应变计完成埋设后,在相同工况和温度下,钢弦频率测试数据重复性较大。由于振弦应变计埋设在混凝土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排除混凝土初凝时对应变计造成的初应力,并控制好调零时间。如果时间过短,就无法完全消除混凝土初凝时产生的预应力,如果时间过长,同样会造成调零误差所导致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只有控制好调零工作,避免出现调零误差,才能使监测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1.2.3弹性模量误差
按照相关规定要求,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弹性模量取定值,但事实上,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时间函数,由于实际加载龄期不一样,混凝土的塑性形变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截面应力测试过程中,混凝土弹性模量时刻都在变化着,相关人员在测算的时候,要取混凝土相应龄期的弹性模量。
1.3号块及边跨直线段施工
施工前对托架、预埋件、垫梁、底模等设计:托架以工字钢及槽钢拼装悬臂结构,墩身两侧各采用5片桁架,每片间距1.4m,纵向为一节,横向以墩身施工需求调整。预埋件承担托架压力,将压力传递给墩身,桥梁设计中预埋件起到承上启下作用,需确保受力稳定、均匀,根据施工情况设计,避免施工导致预埋件出现质量问题。若墩壁较薄,预埋件施工难度增大,需将墩身两侧预埋件穿过墩身,避免墩身混凝土受力;垫梁设计需确保托架支点受力平衡、各个桁架受力均匀,设计中需加大垫梁刚度;底模支架设计考虑施工需求,设计一定数量支架,方便拆除模板。施工中,先处理墩身,减少悬臂荷载,避免沉降变形出现。墩身顶部适当位置埋入钢板,建立斜承支点。主桁架安装完毕后,挂篮底模移动到工字钢端部,以合适支撑为位标,确保桁架荷载占墩身外露箱一半,传递至悬臂重量在25%左右。应合理设计确保悬臂终端稳定。悬吊稳定后施工直线段底板,底板设计往往以竹胶板、定制钢模为主。挂篮外侧模应根据施工现场选择适合的大小。混凝土浇筑采用竖向分层浇筑,第一层为底板、腹板,第二层设置顶板。水平位置处于墩身上箱梁阶段,直线段设计为变截面箱梁,混凝土多半重量集中在墩身上,需转移墩身荷载,传递给主桁架,确保平衡。
1.4主桥合龙
主桥合龙属于连续刚构桥核心内容,合龙后应确保线形稳定,避免混凝土受温差、收缩引起开裂。合龙关键技术上,需满足桥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接缝处混凝土无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合龙施工以挂篮模板支持,采用悬吊法对边跨、中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要避免温差影响混凝土稳定性,浇筑选择温度较低时间,控制浇筑在3h内完成。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避免混凝土出现质变,影响工程质量。
2连续刚构桥施工质量控制
2.1结构设计
连续刚构桥桥墩及主梁结合处属于墩梁固结体系,桥梁设计应遵循“强梁弱墩”的原则,加强梁刚度以实现主桥的大跨越能力,减少固结柱墩刚度,增加柔韧性。也可增加墩梁尺寸比,增加跨径。主梁在混凝土浇筑后收缩徐变影响下,和墩顶产生较大顺桥向水平、转角处位移,主梁内受桥墩约束,二次内力产生,墩身剪力及弯矩增大,以抗推刚度小的薄壁墩身建设,可减少内力,结构上墩身固结约束解除,以顺桥向水平及转角位移的支座提高桥承载力和稳定性[1]。
2.2材料选用
工程材料是连续刚构桥建设的重要保障,工程材料需注重质量。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场前需向监理提交申请表,提交产品合格证书、说明书、质检报告等。材料选择必须严加把关,在市场上选择合适材料后填写《工程材料报审表》。例如,菱形挂篮中菱形桁架型钢要确保其无扭曲变形,钢筋及预应力钢材、钢绞线等也要着重检查其是否出现锈蚀、裂缝等缺陷。锚具及夹片要确保其外观及硬度符合检验要求。水泥着重检查细度、凝结时间、体积等内容,确保选用的材料质量稳定。
2.3质量控制
2.3.1施工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主要针对该施工工艺及施工进程进行交底。在该大桥的施工中,其连续刚构桥主桥高墩施工交底工作要确保主墩竣工后倾斜度为墩高1/3000,在20mm以内。墩柱以大块翻模配合塔吊施工,每节混凝土浇筑高度为4.5m,对浇筑后混凝土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墩中心位置符合施工质量规范[2]。
2.3.2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主要是针对实际施工中关键步骤开展,在连续刚构桥承台混凝土浇筑中开展质量控制,需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投入建设,采取粒径较大的碎石辅助工作,拌和骨料前做好降温措施[3]。以两层浇筑混凝土施工,浇筑前在混凝土中设置降温冷却水管,每一层间距0.8m。连续刚构桥跨合龙工序中,可在中跨两悬臂处安装吊架,设置水箱,确保合龙段两侧水箱重量等于合龙段混凝土整体重量。控制施工中内力、线形,合理确定内力及线形调整,确定顶推力大小。设计合龙温度,要焊接好合龙骨架并绑扎钢筋。
3实施情况
在该大桥的施工当中,设计施工人员认识到现代化技术及质量控制对工程整体质量提高的重要性,因此在施工中就注重施工技术上的优化[4]。施工放样方面,除采用极坐标定位之外,对测点进行复测,减少测点误差;2号块及边跨直线施工的方案设计,考虑到墩壁仅50cm,采取预埋件穿过墩身等措施,确保大桥整体质量稳定。质量控制上,从结构设计到养护工艺,采取科学管控措施,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控制,使工程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连续刚构桥施工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的分析,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地质特殊性会影响连续刚构桥施工稳定性,通过分析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可为今后连续刚构桥施工选择合适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珲.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及挠度控制分析[J].中国勘察设计,2018(10):87-89.
[2]唐小富.高墩连续刚构桥长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案比选[J].桥梁建设,2016,46(03):115-119.
[3]刘校明.连续刚构桥双幅T构同步转体施工技术[J].世界桥梁,2016,44(01):25-29.
[4]周立平,李志勇,蔡磊.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稳定性分析[J].公路工程,2014,39(04):226-230.
论文作者:黄泽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预埋件论文; 误差论文; 桁架论文; 弹性模量论文; 挂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