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论文_姜苏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论文_姜苏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课程改革给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 的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使 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需要。探究式教学可以很好地协调这两方 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引学生、开动学生,让学生进行独 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不同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情 况,教师在给予不同的帮助,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兼顾不同的学 生。探究式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 力,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物理、探究式教学

理论上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观点的教学方式。通过个体或群体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培养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格的活动。

一、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物理课程改革的理念上可知,探究式教学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这是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内容。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探究式”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最后练”的传统模式,把问题的提出、模式的建立、猜想的预见、假设的论证、结论的应用提升为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在知、情、能三个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是要在平时课堂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还是有很多难点。探究式教学过程的问题和策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和学生角色和让教育回归人性方面很值得我们进行研究。

二、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成为现代研究性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不断地反思,经常阅读一些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和现代教学手段。

对学生要信任,遇到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讨论,活跃思维、开发潜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乐趣和信心,从而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

三、探究式教学的注意点

1、在备课上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对于一个问题的提出要 积极思考努力探索,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准确地信息、完整地知识。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引导他们沿着探究的思路去解 决问题。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 这是探究精神的重要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 了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意识 , 教材设置栏目:我还想知道,其 中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有助于理解科学、能经历过程获得体 验和感悟,对于知识结构构建、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有意义。目的是 让学生乐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把问题表达出来。教师应积极 引导和鼓励提问,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至于问题恰当与 否并不是最重要,教师也无需每问必答。教师要让学生放飞思想, 大胆提问。

3、在教学中要从学生易接受的事物开始,使他们达到乐于参 与的程度。现代初中生的心理水平正处在形式运演初级阶段,他们 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的事物的支持。因为(1)初中物 理课堂探究应以学生能习得正确的态度为重要目标。 (2)探究之初 以实验为中心,探究目标要切近,要与思维起点构成上下位关系, 对于探究途中的思维断层应及时补充后续实验或用对话的形式予 以调控,不断训练学生由“接受” “反应”向乐于“参与”的心理 过渡。

4、不能把科学探究与实验等同起来,实施新课程以前的实验 多以测量、验证为主,探索性实验较少,并且强调实验的目的主要 是通过做实验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会运用、更不容 易忘记。着眼点仍然知识知识,与课程标准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 情感贪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并不一致。有些学生实验中,学生对 为什么这么做并不明白, 学生没有经历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的过程, 完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盲目操作,这不是在进行 科学探究。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 科学探究不只是方法手段,也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新课程强调 科学探究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实践精神,因 此,我们在进行探究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动手,更要真正重视学生 探究能力的培养。

5、探究式教学的关键不在表面的形式而在体现。要使学生通 过科学探究的学习变得不轻信盲从,不迷信权威,遇事会用科学的 方法来研究证明,追根问底。因此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教学环节,在不同的课时中有重点的培养科学探究的某一两方面的 能力,而不必为了求全而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反而不利 于学生学习和真正的理解科学探究。

6、不能把探究学习和教师讲授对立起来。新课程强调自主探 究,但并不是什么内容都由学生探究得出。新课程要求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并不忽视 教师主导地位。例如,对于概念和规律的探究教学,教师在讲授中 不直接告诉结论,不直接告诉用什么方法,而是让学生从教师创设 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考,收 集证据,分析比较,得出初步结论,在教师的讲解点拨下,建立新 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最后得出完整的结论或定律,从目前的实际 看, 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是需要逐步培养提高的, 需要有一个教师 “牵 着走”到“放开手”的过程。教师适时的讲授、引导、点拨不仅不 妨碍学生的成长,而且可以加速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 生尽快地不入自主学习的轨道。在有些内容不好进行探究,有些复 习课需要建立知识网络时,有些由学生探究只能得出部分结论或只 能得出定性的、不完整的结论时,教师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

“探究式教学”应强调学 习体验的重要地位。探究过程中的挫折、错误、弯路甚至失 败,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 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 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 的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使 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需要。探究式教学可以很好地协调这两方 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引学生、开动学生,让学生进行独 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不同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情 况,教师在给予不同的帮助,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兼顾不同的学 生。探究式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 力,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论文作者:姜苏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论文_姜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