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四面体”假说_社会结构论文

关于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四面体”假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假说论文,生产力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生产力系统抽象地看是一个处于动态的“四面体”;生产力系统处于“正四面体”和近“正四面体”状态时不可能产生新的有序结构,只有在独立性的作用下远离“正四面体”状态而处于“非正四面体”状态时,才有可能从稳定态变为不稳定,产生质变,再在协同性的作用下,跃迁到稳定的“正四面体”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系统的“序参量”,它支配和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有序结构与有序演化的过程。

一 “四面体”假说

生产力整体发展的认识问题,是众多思想家、经济学家深为困惑的问题。这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认识生产力整体发展的有效方法。本世纪初兴起的系统论为科学地认识生产力整体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然而,在系统研究的过程中,因有两个密切相联的理论问题未得到解决,使系统论从创立至今仍未出现突破性的发展:第一,对系统研究的哲学基础未做出明确说明;第二,未制定系统研究的方法论[1]。 新近发展起来的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系统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笔者汲取现代系统研究的成就,试图提出认识生产力系统的“四面体”假说。

刘放桐教授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中认为:“人们所认识的社会现象是杂乱的,没有秩序,要达到有秩序的认识就要掌握现象的结构。但是,认识现象的结构又不能通过经验的概括达到,只能通过理论模式去认识。当我们面临一个对象时,我们可以先提出一个假定的结构或者从别的学科借用一个模式看它能否说明所研究的对象,如果可以说明,则通过这个模式就说明了现象的结构。”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认为:“纵使没有一种假说可以完全证实,但是如果发现使每种假说都能自圆其说并且能符合已知事实所包含的内容,这里面也就有着一种真正的知识。”

“四面体”假说在理论上基于两点假设:其一,在本体论上设定生产力系统的性质与构造是一种数学结构。因为在哲学上一直存在着这样的思想:世界的性质与构造是一种数学结构。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是数,柏拉图认为是立体几何图形。从那以后,人们一直试图用数学结构来解释世界的性质与构造,即按数学的关系来分析经验的真实性、经验的合理化过程及经验的诸范畴。本世纪初,现代物理学家海森堡在创立量子物理学的过程中也承认柏拉图关于世界的性质与构造是一种立体几何图形的假说。其二,在认识论上设定生产力系统的基本结构或主体结构是一种三元结构。这是因为三元结构从几何学的角度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生产力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先形成三元主体结构,然后以三元主体结构为基础向前发展。在三元结构之前也曾存在过二元结构,因二元结构不稳定,被三元结构所取代。

基于上述两点假设,可以推论生产力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一定的结构。结构作为系统科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指“系统的部分的序”[2] 或者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或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3]。 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就是生产力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或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与顺序。任何一个生产力系统均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这三个最基本的要素组成,且缺一不可。既然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依据;那么,由它们形成的结构便是生产力系统的基本的或主体的结构;实际上,它是一种三元结构;它不仅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质,而且还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当一生产力系统发展到一定时期不得不为另一新的生产力系统所代替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整个生产力系统三元主体结构的转变,归根到底是三要素的转变。生产力系统的不同,毋宁说是三元主体结构的不同。

生产力系统的构成除上述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外,还有科学技术、管理、生产信息等,但这些要素都只能以三元结构为基础而存在和发挥作用。

生产力系统的三元主体结构具有稳定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性。稳定性表现在:人类社会不论处于哪个历史时期,生产力系统的主体结构都是一种三元结构;层次性表现在:构成生产力系统三元主体结构的三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结构系统;开放性表现在:构成生产力系统三元主体结构的三要素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

任何系统都处于特定的环境之中,生产力系统的环境是指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是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基本条件。

附图 生产力系统中的交互作用

在生产力系统中,三要素之间、三要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三要素在某一时间内并存,并且有一种互为因果的互相依赖关系——一种“交互作用”;生产力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三要素与环境也有一种交互作用。这两种交互作用,用“四面体”模式可以直观地描述出来。如附图所示。A、B、C依次代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S代表环境;双向箭头代表相互作用。既然三要素是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基本依据,环境是基本的条件;那么,生产力系统的发展力就是由三要素与环境的发展力共同决定的。由附图可见,生产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从整体上抽象地把握是一个处于动态的“四面体”。于是,用“四面体”模式可以逻辑地推论生产力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

图中锥体底的三边a、b、c代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劳动者的发展力;以锥体侧棱线h代表生产力系统所处的特定环境的发展力。

假定生产力系统的三要素及环境处于相对静止的“正四面体”状态(a、b、c、h相等)即三要素及环境的发展力处于同一水平;其生产力系统的特征是:三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处于对等的地位,它们对生产力系统的贡献和影响是同样的。然而,这种相对静止的本身,又是以三要素及环境的绝对运动为前提,它们自身又包含着运动。只不过这时其运动表现,或者是三要素及环境的发展力仅有微小的变化不足以引起生产力系统状态的改变,或三要素及环境同时变化,但其相互关系和比例不变,即处于动态的“正四面体”状态。然而,生产力系统不可能永远保持这种“正四面体”状态,因为在独立性的作用下,三要素会发生分离。当某一要素在独立性的作用下,发展至一定程度时,它就会出现超越性的或突破性的发展,其发展水平超过其它要素的发展水平,这时原来的“正四面体”状态就会被打破,生产力系统就会由“正四面体”状态变为“非正四面体”状态(a、b、c、h不相等);这时的生产力系统的特征是:以突破性发展了的要素为中心,它决定着其它要素的内容结构及发展水平。随后,由于三要素之间存在着协同性,即突破性或超越性发展了的要素会推动或带动其它要素的发展,在一定时间内,原来分离了的三要素,又会逐渐开始结合,生产力系统由“非正四面体”发展逐渐地变为“正四面体”发展,直到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正四面体”状态为止。上述的过程完成之后,又会开始新的下一个过程。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次都不是原来过程的简单重复,而使生产力系统的进步提高一步,表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在独立性与协同性的作用下,生产力系统是以螺旋方式向前发展的;独立性使生产力的三要素发生分离,而协同性则使它们重新结合。从中可以看出,生产力系统处于“正四面体”和近“正四面体”状态时不可能产生新的有序结构,只有在独立性的作用下远离“正四面体”状态而处于“非正四面体”状态时,才有可能从稳定态变为不稳定,产生质变,再在协同性的作用下,跃迁到稳定的“正四面体”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

一般情况下,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资料在独立性的作用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超越性的或突破性的发展。因其发展水平超过了其它要素的发展水平,就会打破原来的“正四面体”状态,使生产力系统由“正四面体”状态变为“非正四面体”状态;其特征是:生产力系统内以突破性发展了的劳动资料为中心,它决定着其它要素的内容结构及发展水平。随后,由于三要素之间存在着协同性,即突破性或超越性发展了的劳动资料会推动或带动其它要素的发展,在一定时间内,原来分离了的三要素,又会逐渐开始结合,生产力系统由“非正四面体”逐渐地变为“正四面体”,直到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正四面体”状态为止。

劳动资料在生产力系统中的这一重要作用,也可以用“序参量”的概念来说明。

二 生产力系统的“序参量”

“序参量”是前苏联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朗道在研究平衡相变时首先提出来的。在朗道平衡相变理论中,“序参量”是针对系统相变后和相变前相比出现了的宏观上的物理性能或结构而言的。它是描述系统有序程度的物理参量。协同学创始人赫尔曼·哈肯把“序参量”概念引入自组织过程,认为子系统的合作形成序参量,而序参量又支配系统大量子系统的行为,从而主宰着演化的进程和结局。按照当代自组织科学理论,一种因素,子系统或运动模式(包括某种相互关系),要成为支配系统运动过程及演化结局的“序参量”,就必须具有以下特性:它是由系统内部大量子系统在竞争与协同作用中产生的集体模式,并且能够进一步支配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的行为和运动;它基本贯穿于系统演化过程的始终,因而它本身是演化寿命长的变量;它能够度量系统有序程度的变化,因而它是反映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以及从有序到新的有序的变量;它是极其活跃的“革命性”因素,系统内的变化总是首先从它开始的,它的变化又总是支配着大量子系统以至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

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资料具备作为该系统序参量应该具备的所有特征和条件。

(一)新的劳动资料是由生产力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系统构成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它不是由生产力外部的指令或驱动而产生的,而是由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合作与协同一致而产生的。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新的劳动资料由生产力系统内诸要素的相互作用而来。社会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过程,就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过程,新的劳动资料(许多新发明、新创造)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另一方面,新的劳动资料也可由自身演化而来。例如,在从手工业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转化的过程中,机器首先从古老的工具及其逐渐的改进中产生出来;其次,机器通过机器可能制造出来。

(二)劳动资料支配着生产力系统内其它子系统的行为与运动。新的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支配着生产力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行为与活动。最初,在手工业生产或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生产中,机器(如纺纱机)仅仅是被用来完成个别过程的,是人的劳动的辅助手段;当这种自组织的过程发展到大机器生产阶段,需要劳动者技艺、经验专业化的那种支配整个手工业生产过程的情况,就开始让位于从属于机器的动作和作业规律,让位于“被动地从属于机械本身的运动”[4]。又比如, 自动化的生产过程,就是由电脑支配的过程。生产力系统内,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序参量”——新的劳动资料——的产生,而所产生的“序参量”——新的劳动资料——又反过来支配着生产力系统内子系统的行为,这就是协同学里所讲的“支配原理”与“使役过程”。正是这种作用的发展、放大,形成了生产力系统的有序结构与有序演化的过程。

(三)劳动资料是反映生产力系统有序程度改变的状态参量(相应的思辨命题是:“生产工具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分,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5]劳动资料一旦产生, 便立即成为度量社会生产力系统演化的有序程度的主要参量。换言之,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一方面制约着实际上人们能够以什么东西作为劳动对象,另一方面制约着人们实际上以什么样的人才能承担起劳动者的劳动。

劳动资料是一个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物质系统,它包括生产工具、动力、能源等子系统,其中生产工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并代表劳动资料的因素。从生产工具和劳动资料的演化史看,历经石器、青铜、铁器、机器、电气、电子时代。可见,劳动资料的发展程度(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新的有序),恰恰是自身有序演化即不断增加复杂性和组织程度的有序量度。

劳动资料也是度量劳动者劳动能力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演化的参量。劳动资料不仅通过推动自身的进化而增强、扩展了劳动者的外在体能,而且还通过技能发展了劳动者的智能。比较古代与现代、比较生产的产业结构中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劳动者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化与综合,可以十分清晰地发现,劳动者创造的劳动资料也反过来支配着劳动者上述关系的演化,度量着劳动者劳动力发展进化的程度。

劳动资料也是度量劳动对象被开发广度和深度的重要尺度。正是通过劳动资料,越来越多的物质能量种类被纳入劳动对象范围,被开发和被改造的程度才不断增大着。

(四)劳动资料对生产力系统的“序参量”支配作用,在社会生产方式剧烈变革的阶段(即自组织描述的相变“临界”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清晰地证明:每一次劳动资料上的重大发明创造,不仅引起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发展,而且还引起震撼世界的变革。正象马克思所说的,“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6]由此可以说明, 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资料是使系统丧失旧的稳定性而向新的更高的稳定有序结构跃变的“不稳定”模。与生产力系统中其它要素相比,劳动资料更为革命。劳动资料的变革会导致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变革,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力系统的变革。

(五)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系统中的“长寿命”变量(慢驰豫变量)。与劳动者、劳动对象相比,劳动资料存在于生产力系统演化过程的始终,是“长寿命”变量,它对生产力系统的整个演化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反之,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相对而言是“短寿命”变量,对演化过程与结局所起的作用较小。

劳动资料又是原来状态失稳之后系统中的不稳定模。在生产力系统内劳动资料代表系统推陈出新的不稳定性因素,正是它的出现才导致系统走向新的结构或具有新的功能;所以,劳动资料作为“序参量”具备了序参量一定具有的两个特征;第一,它是长寿命的参量;第二,同时它又是极其活跃的不稳定性因子(即“革命性”因素)。

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用现实的生产力系统来说明。我们知道,我们所讨论的生产力系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和抽象系统,而总是由一定时代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当时纳入劳动生产过程与范围的劳动对象所构成;任何个别的、具体的劳动者因新陈代谢规律而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因此与整个社会生产力系统的演化阶段相比,它是“快变量”;劳动对象,它在生产过程中本身就是变换的对象,所以更是变化最快的“快变量”;然而,尽管生产工具与其它劳动资料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但是,它一旦形成之后,就始终存在着,要一直运作到被另外更新的劳动资料所取代为止,而且劳动资料的更新通常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因而它是“慢变量”。

(六)劳动资料发展程度,决定生产力系统的水平。一定发展阶段生产发展的程度和产品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与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先进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劳动资料愈先进,劳动生产率愈高,反之亦然。这表明,劳动资料的发展程度对生产力水平起着支配性或决定性的作用。

三 假说的方法论含义

(一)“正四面体”状态是认识生产力系统的出发点,是生产力系统相对稳定的阶段。生产力系统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没有不运动的生产力系统。但是我们也看到,这种运动变化是不同的。一方面,在生产力系统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其发展变化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总存在“正四面体”状态和“非正四面体”状态。处于“正四面体”状态的生产力系统是相对稳定的。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状态变量不止一个,单从宏观上来表征就有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及环境四个变量,而且它们在生产力系统演化的过程中的变化速度也是各不一样的。有的随时间变化很快,有的变化较慢。“正四面体”是指生产力系统发展变化相对缓慢的阶段,绝对的“正四面体”状态,即在任何时间间隙内生产力系统均无变化,这种生产力系统是不存在的。

柏拉图认为,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由在变易不定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东西构成的,要对它们加以识见,就必须从其变易不定的呈现过程中攫取其中比较稳定的方面,只有把这个稳定的方面识见出来,才算达到事物的本质。生产力系统处于“正四面体”状态,表征生产力系统状态的变量相对不变容易被人们认识;所以,“正四面体”状态是人们认识生产力系统的出发点。人们可以在生产力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寻找“正四面体”点,发现“不变量”,通过“正四面体”点来研究生产力系统的本质特点,控制生产力系统的演化与发展,并且根据这些不变量来区分不同的生产力系统。

(二)“非正四面体”状态是生产力系统演化的原因,是认识生产力系统的深化阶段。生产力系统只有在独立性的作用下远离“正四面体”状态而处于“非正四面体”状态时,生产力系统才有可能从稳定态变为不稳定,产生质变,再在协同性的作用下,跃迁到稳定的“正四面体”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现实的生产力系统要发展,必须打破原来的有序结构,方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

“正四面体”状态下生产力系统相对稳定虽然有利于人们认识生产力系统,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看到的仅是在生产力系统演化轨迹上的其中的一个“点”。生产力系统的本质是运动的、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认识生产力系统必须从运动的角度去认识。生产力系统在“正四面体”状态下呈现出来的静止或稳定的状态只能作为认识的开始,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还必须继续深入了解生产力系统在“非正四面体”状态下的演化情况,才能了解生产力系统的全貌,才能了解到生产力系统的本质。如果不深入了解“非正四面体”的情况,不仅无法了解生产力系统的全面情况,就是对生产力系统在“正四面体”状态下的稳定、静止也不可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只有把生产力系统“正四面体”状态下的认识与“非正四面体”状态下的认识联系起来,方能形成关于生产力系统的全面的知识。此外,生产力系统的“正四面体”状态是生产力系统“非正四面体”状态演化过程中的极限情况或归宿。只有了解“非正四面体”演化过程的整体,才能更深刻地、更全面地了解“正四面体”的情况,也只有在这时人们所获得的生产力系统的知识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系统演化的“序参量”。在独立性的作用下,生产力系统总是从劳动资料的突破性发展开始,且它存在于生产力运行的全过程(即“慢变量”),又是决定和支配生产过程及其它要素的变量,并且它的发展程度与水平代表着生产力系统的发展程度与水平,也代表着其中各个子系统的有序演化程度。把劳动资料视为生产力系统的“序参量”的现实意义是:抓住了劳动资料,就等于抓住了生产力系统的要害、命脉(即所谓主要矛盾);要使生产力系统有发展,必须以劳动资料的发展为突破口(如设备的技术改造、更新等),即应由劳动资料的发展来推动其它要素的发展。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按照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基本原理,可以推导现实的生产力系统运行的各种情况,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生产力系统以“正四面体”状态运行。这是一种良性的运行,三要素及环境处于一种根本和谐的状态。具体表现是管理合理,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者并重,三管齐下,均衡发展,即劳动资料在不断进步,劳动者智能、技能在不断提高,劳动对象在不断扩大,由此产生的整体是1+1+1>3;因与环境和睦相处,产品适销,经济效益处于最佳状态。如果人类行为可以用数学术语来表达而以社会组织来实现的话,人类就臻于理想境界,这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所提出的目的[7]。

第二种,生产力系统以远离“正四面体”状态运行。这是一种介于良性运行与恶性运行的中间状态或过渡状态。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生产力系统正在发生变革或转型,旧的结构被打破,新的结构尚未形成,新旧机制都在运行,各种变量不能有效地加以整合,生产力系统出现暂时的混乱与无序。这种情况在生产力系统发展的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属正常情况。只要管理合理,在协同性的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力系统终究会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第三种,生产力系统以长时期的“非正四面体”状态运行。这是一种恶性的运行,三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都处于不和谐的状态。具体表现是:管理不合理,劳动资料陈旧落后,劳动者的技能、智能低,劳动对象有限,三者非均衡发展,由此产生的整体是1+1+1<3;因与环境不睦,产品滞销,经济效益差。生产力系统长时期这样运行下去,不但不能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而且有可能导致该系统的死亡。

在社会领域中,同类的生产力系统之间存在着竞争性;在竞争性的作用下,生产力系统内在要素的独立性运动会加快;在这方面工作做得好的生产力系统就能超前发展,而其它生产力系统就会显得相形见绌。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产力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三要素是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基本依据,是内因:环境是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外因,两者结合成有机整体。人们对生产力系统的处理正确与否,能否实现预想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认识了生产力系统的三元主体结构及其发展规律。如果你想改变生产力系统,那你就必须理解生产力系统的本性;而如果你想理解生产力系统,那你就必须通过某种清晰的假设,去解释你对生产力系统的体验和认识。“四面体”假说就在于提出一个框架来解释生产力系统,然后批评它、改进它。诚如A·N怀特海所说:“……建立哲学的正确方法是构成一套思想的框架,然后坚定不移地探求用那套框架来解释经验……所有起构造作用的思想都受某种这样框架的支配,即使没有被认识到,也并不减少它在指导想象方面的影响力。哲学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坚持不懈地努力把这种框架揭示出来,这样一来,我们才能批评它、改进它。”(《过程和实在》)

A "Tetrahedron" Hypothe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System

Liu Zhengwei

(Qinhai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College)

Abstract

Productivity system is a dynamic"tetrahedron" in an abstract term.It is impossible for the system to form a new ordered structute in "regular

tetrahedron" state or

in approximate "regular tetrahedron" state.Only when driven by independency to "irregular tetrahedron" state can the system be changed in quality.Then driven by synergetics to "regular tetrahedron" state,the system forms a new strable ordered structur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system

i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labour which is an order parameter.

标签:;  ;  ;  ;  

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四面体”假说_社会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