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超梅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超梅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张村河小学 266101

孔子“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的论断,揭示出的是一种合作学习思想。现代的教育思想也大力提倡合作学习。基于此,我们应从小学就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呢?笔者就此谈两点看法。

一、激发动机是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的关键

人的任何活动一般总是由一定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参与不同活动的动机可以以该活动的名称来命名。因此,我们可以把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的动机称之为合作学习动机,合作学习动机是为激发学生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动机也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动机常常是由内驱力与诱因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的,可以说,合作学习动机与合作学习活动是相互激发、相互加强的,有时候,当学生缺乏合作动机时,可以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带有合作性质的学习活动,然后通过活动逐步地引发形成其合作动机。这里当然不仅需要学生个体内驱力的激起,还需要外在的刺激。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妙趣横生的导入,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美丽的主题图案创设愉悦的情境,提出迷离的悬念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都可以作为外在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合作动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安排了“认识人民币”的内容,一位教师在教学“元、角、分的计算”时,一进课堂不是直奔课题,进行枯燥的加减计算,而是创设了模拟购物的教学活动,教师说:“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为你们设计了若干个小商店,商店里有很多玩具,谁愿意当售货员,谁愿意当顾客,咱们还要比一比,看哪个商店生意最好。”几句似乎平常而又贴近生活的导语,暗示着合作的含义,学生跃跃欲试,激发了合作动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演售货员与顾客,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得井然有序,兴趣盎然。通过购物付款,学生对“元、角、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其兑换有了初步的体验,活动对“元、角、分的计算”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再如,教学两步计算的“用数学”内容时,一位教师不是按照常规的教法,用图式或文字形式来解答,而是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自创自编题目。这位教师说:“这节课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用几个数字通过表演自编题目进行解答,看哪些小朋友编得好,表演得精彩,计算得正确。”这里教师实际上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不仅唤起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而且作为一种外在刺激的诱因,激发了学生合作的动机。接着,小组里的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商讨,自编自练,课堂活跃,内容实在,然后各组轮流上台表演展示,数学课堂成了小组表演展示合作能力的场所,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从容、自信及合作潜能无不让教师感到惊讶。由此可见,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一旦得到激发或形成,它会自始至终贯穿合作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加强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说,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效果,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是关键。

二、进行有效交流与评价是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

交流与评价是合作学习方式流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交流与评价,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反馈能够在多层面、多方向上展开,能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也因此不再出现被遗忘和冷落的角落。同时,通过交流与评价可以把合作学习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体组员或全班学生的共同认知成果,可以互相启发,拓展思维,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分类”一课时,教师将颜色、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几何形体分发到各个合作学习小组。在引导学生基本分辨出形状、大小、颜色不同之后,要求各组把这些形体分成几堆,并互相说说是怎样分的。当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并介绍分法时,便引起小朋友们的一场激烈争论。当该组发言人说到是按颜色分成两堆时,一学生立即反对说:“按颜色分只能分成两堆,分得太少,按形状分可以分很多堆。”争论的焦点便成了分多分少的问题了,脱离了分类的标准与方法。因此,教师立即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评价,要求每个小组都说说自己的看法。一小组的发言人说:“我们认为按颜色分是对的,因为按颜色分就可以不管形状和大小了。”另一小组发言人说:“我们是按形状分的,按形状分可以不管颜色和大小了。” 第三组的发言人说:“我们觉得他们的分法都对,我们是按大小分的,按大小分可以不管颜色和形状了。”……最后,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发言,并总结归纳了分类的方法。这样,使得数学课的教学变得有血有肉,生机勃勃。从这个教学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1.教师的归纳是建立在学生交流与评价的基础之上的,是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的结果,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和体验,有效地将各合作学习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成了全班学生的共同认知成果,从而深化了学生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的理解;2.评价在促进学生将物体进行分类的标准和方法的理解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上台展示学习小组的分法而引起了争论,在争论中,学生首先要倾听他人的意见,然后通过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是针对分类的标准和方法的,无疑也是对这种方法的评价。在课堂上,争论越激烈,参与的面就越广,评价的主体和客体就会不断地转化,对问题的认识就越深刻。尤其是教师最后的总结性的评价,既赞扬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又概括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使全体学生在交流与评价中灵活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满足了学生认识的心理需要,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精神,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论文作者:李超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超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