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设备维修养护技术论文_黄峰波

浅谈机械设备维修养护技术论文_黄峰波

身份证号:45011119841112xxxx

摘要:机械设备维修养护不仅是企业增加经济收益的重要途径,还是在新形势下完成安全生产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切实做好维修养护工作,及时发现机械设备的性能隐患,降低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几率,这是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养护技术

引言

保障设备正常运转、正常使用的关键点在于突出机械设备维护有效性与养护要求,其在设备乃至企业正常运营、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设备养护与管理,能够使机械设备时刻处于良好状态。减少停机时间与故障带来的负面问题,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确保企业的有序生产、有效生产。该工作能够减缓设备磨损概率,延长设备修理间隔与使用寿命。在控制设备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同时,降低设备零部件、材料、动力损耗,这是企业控制经营成本、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

1.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技术要点

(1)通过日常维修养护预防设备发生故障,例如注意降低作业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温度,并做好腐蚀记录,及早缩小腐蚀点,预防机械设备在恶劣复杂的环境中运行。同时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操作机械设备,提高其专业性、规范性。

(2)落实详细的、健全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机制,以日为单位落实维修保养技术,例如合理分配维修养护时间,重点对电器元器件机械设备进行排查,一旦发现元器件磨损、老化或损毁等问题,要第一时间维修处理,预防问题进一步扩大,耽误机械设备整体运转。

(3)鉴于不同生产环节存在特殊的联系性,不管哪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机械设备发生运行故障,影响整个生产过程,所以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同步检修、维修,保护生产线的安全性。例如维修或更换机械设备零部件,在其停止运转之后清洁或更换损坏的、老化的零件,做好日常的擦拭与清扫等工作,检查信号灯正常与否、各部位的螺丝松动与否,保证机械设备工作质量。

(4)健全保养系统,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来说,健全、详细的保养机制、保养制度同样十分的重要。在保养过程中,需要成立以日为单位的养护频率、养护间隔。做好检修时间、养护时间的合理性分配。重点排查元器件设备的常见故障部位。假设在检查中发现存在损坏、老化、元器件磨损,就需要第一时间处理,遏制问题的不断扩大与严重程度加剧,以防影响到设备正常运转。

2.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具体措施

2.1加强人力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人才的作用与意义是非常突出的,人才的设计能力、工作能力、管理能力、责任意识、态度、技术水平、积极性都会作用在企业的发展运营当中。维护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影响着养护工作质量。故企业必须提高培训力度,关注每一名养护人员的成长要求,做好定期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把握技术员的技术素质、维护素质、养护能力达标。在全方位提升技术员、操作员专业性以后,才能够确保设备维修养护的有效性。培训中应根据工作人员实际情况做针对性技术锻炼,体现养护实效性追求,确保设备能够稳定、安全运行。

2.2完善维修养护技术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维修养护技术制度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企业必须意识到其紧迫性,立足自身生产发展情况构建科学的、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技术体系,确保其平稳运转;制定机械设备维修养护技术标准规范,定期开展维修养护工作,节省企业机械设备经费;建立科学有效的机械设备故障报警体系,因为机械设备本身就比较复杂,管理难度较大,使其在后续的生产实际中遇到严峻的技术挑战,增大维护养护难度,需要企业采取适当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快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进程,及时发现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尽早预防因故障维修不及时引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2.3加强设备改造

因绝大多数机械设备都使用了非常多年,故久而久之势必会出现性能下滑问题。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对于当前机械设备中的滞后技术与问题,需要运用可行、合理的技术进行改造。企业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企业所需的全部设备资料与型号,积极学习新型材料、工艺技术、养护技术、维修技术,更新换代企业内部机械设备应淘汰的内容。面对二十一世纪社会背景,尤其要关注的就是工作效率低、能耗比较高、污染很严重、使用时间长的零部件。通过改造这些零部件,提升设备工作效率与性能,满足机械设备安全性追求。尤其是国外进口设备有着非常多的型号、种类,企业技术骨干应做好翻译工作,将这些新技术、新零件、新设备推广到整个企业,处理好新旧材料、工艺、技术之间的关系。加强运转效率低、油耗量大、年代久远机械设备研究,运用可行、合理措施进行改造,推动机械设备革新与开发。

2.4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安全意识

在操作人员进行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加强对日常工作的监察力度,一旦出现安全隐患时要及时纠正指导,最大化的降低操作失误的风险。同时,还要做好对机械设备维修、维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工作可以从专业素质技能及爱岗敬业品格两方面着手,培养造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及工作责任心。并且通过培训还可以促使造作人员更快的掌握维修设备,减少造作失误的可能。

2.5构建一套完善的维修管理体系

要想使机械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工作质量能够得到切实提升,相关部门应在对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合理的维修和维护管理体系,通过对体系的合理应用,完成相应的工作。依据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内容,以及规程进行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从而为评定维修质量,以及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手段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确保维修好维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机械化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是一项复杂工作,在实际作业期间要想使维修维护管理队伍具体作业中发挥好的作用,相应部门应在具体作业中严格依据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维修维护管理方案,对各项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分工,将各项责任都落实到个人,当问题出现时,能够快速找到相应的责任人,避免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与此同时,还应当安排专人对机械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查看,及时对工作内容进行精准汇报,确保工作高效进行。此外,在实际工作期间,应适当加大在机械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可以有足够的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新设备,将旧的工艺、设备淘汰掉,使机械和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工作的科技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尽量减少问题的发生,保证公路养护作业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机械设备维修养护是企业设备管理的重难点,在日常工作中务必要充分认识机械设备维修养护的重要性,掌握其技术要点,在保证机械设备作业质量的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加强对维修养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强其技术能力,通过完善的维修养护技术制度与机械设备技术改造等措施,努力提升机械设备维修养护技术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矿山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分析[J].曲刚民.中国标准化.2018(14)

[2]有色金属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与故障诊断[J].凌远.科技资讯.2017 (29)

[3]如何加强矿山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J].田文贺.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

[4]探析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诊断与维修[J].郑心扬.黑龙江科学.2017 (11)

论文作者:黄峰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

浅谈机械设备维修养护技术论文_黄峰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