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阜阳分公司 236000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在现代的建筑工程当中还是属于比较常见的,在追求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的时代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于其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的掌握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比如环境因素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部分影响,后期出现裂缝,影响施工质量,因而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便促进建筑工程质量提升。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建筑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分析
较普通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如下方面的特点:一是体积相对较大,且块体相对较厚。二是混凝土结构所需连续浇筑量相对较大,且其结构对于整体性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较普通混凝土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更高。三是若混凝土的厚度大于1.5m,则必须对水平分层施工的设置进行考虑,以更好地降低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四是对于建筑结构而言,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埋于地下,主要用于基础结构中,因而其所受外界环境温度改变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对于抗渗方面的性能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进行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进行水化热的影响以及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等相关问题的分析。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之前的准备配制
施工准备工作在所有的工程施工当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尤甚,混凝土搅拌站的配制原料、配合比、拌合机械和运输车辆等都需要在施工之前落实到位,检验无误,这样才能够保证后面的施工按照计划进行。在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方面应该从严、从精选择,在原料的水泥当中可以加入适量粉煤灰,在保障混凝土本身强度的前提下,使混凝土在稳定性和抗压性上表现更佳;因为粉煤灰的水化热比水泥低,这种处理也可以更好的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在于混凝土的骨料来方面,则需要选择弹性模量比较低和膨胀系数比较高的原料,这样与以上的胶凝原料配合起来能够使得混凝土整体的强度更上一层楼。最后需要提前做好拌合机械和混凝土运输车辆的检查工作,确保其相关证件齐全,运转正常,保证积混凝土连续、不间断供应。
2.2混凝土的拌合
将混凝土的配合比换算准确,在施工的时候,混凝土供应单位需要取现场的砂石料,对其实际含水量进行分析,将实验室当中换算出来的配合比转换成实际的施工配合比,这样才能够保证配合比符合现场混凝土的施工需要。再者,在进行配料的时候一定要把握精确,在拌合混凝土的时候,需要根据施工配合比严格进行配料,将误差控制在规范误差范围之内,在拌合的时候,施工人员还需要注意拌合的时间要控制合理。
2.3浇筑施工要点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其浇筑方法进行严格控制,首先是在振捣方式上,应该选择二次振捣的形式来进行振捣施工,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抗渗性,消除混凝土由于沉陷产生的裂纹和细微缝隙。在完成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之后,应该避免混凝土受到外界的振动影响,此时已超出了混凝土重塑的时间范围,再产生的振动会对还没有凝结的混凝土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使得混凝土结构中间出现空隙,导致空气或是其他的一些杂质进入到混凝土当中,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给后期施工带来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3.1配制原料的量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水泥用量。这是因为水泥本身的物理特性造成的,其本身的水化热性质,使得在遇到水之后会释放出大量的热来,而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就会残存在混凝土内部,这样就会使得混凝土的内部和外界之间产生一定的温度差,进而产生温差应力,这样在对混凝土进行凝结冷却的时候在力的作用下就容易产生裂缝,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为了满足混凝土对于原料的需求,可以加入一些粉煤灰或者是粗砂,这两样在保水性能上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且不会遇水发热,稳定性也比水泥的表现更佳一些,这样既能够减少热量释放,又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使得混凝土本身的保水性能得到提升,这样能够明显减少后期出现的裂缝性质问题,也能够有效提升施工的质量。
3.2对混凝土实施养护管理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以制定的施工方案为基点,进行合理化的布置,动态检测温点布设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保护对策,有效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被损坏,明确测温点的初始值。在大体积混凝土初次凝结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其凝结情况,进行必要的二次泌水处理,有效防止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过早大量水分蒸发,出现裂缝问题,在进行合理化浇水处理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在混凝土结构表面覆盖一层薄膜,做好温度处理工作,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此外,施工人员还要根据工程项目施工具体要求,采取适宜的混凝土保温措施。在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中,施工人员必须利用先进的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隨时动态监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变化情况,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差。一旦发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差在25℃以上,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调整其温差,防止温差进一步升高。此外,施工企业要优化调整施工方案,比如:骨料的选配、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将其落到实处,有效指导工程项目施工。
3.3优化施工技术,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提高混凝土搅拌技术。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注意确立科学的搅拌制度,以适量高效为原则,对搅拌时间、原材料的投放量以及投放顺序进行明确规定,尽可能使搅拌时间最短。此外,在搅拌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持混凝土的清洁,及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卸载干净,尽可能地避免砂浆的流失,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其次,建筑施工企业提高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应当注意加强对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控制,在进行浇筑前,应先对预制好的混凝土试件进行监测,了解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使用振捣器进行充分振捣,浇筑时应尽量避开高温浇筑,浇筑工程不应存在间歇,或在下层混凝土完成初凝之前完成浇筑进行适当间歇。在浇筑结束后,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压。最后,建筑施工企业提高混凝土养护技术。当前土木工程建筑中较为常用的混凝土养护技术主要包括围水养护、浸水养护以及覆盖养护等。在实行混凝土养护时,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应当注意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严格依照养护标准与养护要求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依据混凝土的实际湿润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喷水养护频率,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若冬天气温较低,建筑施工单位应适当调整养护方法,有效防止混凝土因受冻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降低。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建筑的重要材料,其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土木工程建筑质量。水泥种类、混凝土搅拌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以及混凝土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因此,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应当加强施工设计与管理,提高质量意识,优化混凝土搅拌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以及混凝土养护技术,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程国起.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J].门窗,2016,44(1):45-46.
[2]张积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探究[J].城市地理,2014,45(18):115-115.
论文作者:赵荣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温差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