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辉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第五初级中学 476600
【摘要】农村的中学生会受到社会各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们过于痴迷于网络,这一现象的出现,严重的影响到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想要处理好中学生心理痴迷的问题,就必须要构建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可以在其环境中健康的成长发展,保护好未成年人,凸显出家庭保护的效用,本文主要就农村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以及教育方式进行分析,找出农村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就其原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且合理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沉迷网络;教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09-01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快,网络这一触角开始伸向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独特的方式更是影响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以及价值观念,让很多中学生们加入到网络之中。网络给中学生们搭创了一个自我交往、心理沟通的平台,这一平台的空间比较大,其所产生出的负面心理问题会比较严重,这就导致大部分的中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进而产生了很多的不良社会行为,同时其还影响到传统教育理论以及实践,应当培养农村中学生们的自律精神,不断的强化中学生们的网络道德素养。
1农村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
1.1父母原因
农村中学生们的父母工作繁忙,所以其对会疏于管教孩子。大部分家长的精力都会集中在工作方面。中学生们的父母为了提升家庭的生活水平,会忙于工作,把孩子寄托在亲戚或者长辈家中照看,平时会给孩子们金钱或者物质层面的奖励,家长们会希望使用金钱以及物质等来弥补这一亲子接触不足的问题,会过于溺爱孩子,没有注重孩子们精神生活。且父母的能力比较差,没有正确的去教育孩子,父母对于孩子们的期望会比较高,这就使得孩子们的压力过大。
1.2学生原因
农村中学生们的自我意识会比较强烈,其自身的独立性以及自尊心变得越来越强,所以农村中学生们对于其周围的事物会比较敏感,情绪体验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其会将自身的想法埋藏在内心的深处,在网络上,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通过网络让他们更为尽情的分享快乐,以此来缓解其自身的情绪压力。且处于中学时期的学生们比较喜欢幻想,其会在上网游戏时,将自身想象成本其游戏中的人物,进而会完成各项任务,得到较为强烈的心理成就感。很多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会比较大,长期处于一个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下,其就会对各类知识理论的学习产生出较强的抵触心理情绪,在其因素的影响下,学生们会在网络上不断的游荡,在麻醉自己的同时,接受社会的各类不良影响,会达到痴迷的状态。
2农村中学生沉迷网络的教育方式
2.1构建温馨的家庭环境
家长们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其起到了极强的言传身教的效用,所以,家长们必须要以身作则,不断的强化自身的素养,注重家风的构建,使得其家庭中有着较好的传统家风,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们构建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行,坚持以学兴家的思想,构建出一个家庭氛围良好的文化环境,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们都可以更为健康的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改变传统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们需要时刻的了解学生,注重学生们心理的发展,掌控好学生们性格以及情绪等方面的额变化,加大对学生们感情的重视程度。不能一味的以家长自身为重心,需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以此来更好的了解孩子们的内心生活世界,尊重孩子,同时满足孩子们身心发展的各项诉求,和孩子们构建一个和谐的亲子关系,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温暖,尽可能的让孩子们远离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的消除孩子们内心的各类不良情绪。同时其还应当更新陈旧的家教观念,把控好时代发展的脉搏,将眼光放的长远一些,注重孩子个性化的发展,培养孩子们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
2.3有效的监管
中学生们应当在家长的监督下上网,不能让中学生出入网吧等场所,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们还没有成年,网络中的信息内容比较繁杂,学生们很容易就学坏。当孩子们在玩游戏时,家长要适时的提醒孩子,控制好孩子上网的时间。
2.4关心孩子
大部分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都是由于其自身现实生活没有丝毫的成就感,且父母没有给予孩子们关爱。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会有极强的自卑感,只能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自我,从而迷恋网络而不愿回到现实社会中来。家长、老师对这类学生应该多了解,观察,及时发现优点,并时不时提到他的优点,让孩子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2.5金钱的合理给予,权利的有效控制
“金钱不是万能的”在全世界充满物欲的时代被看成一句笑话,有的未成年人认为我家有钱,我家长有权,自己谁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的情况,如“我爸李刚”的人,在思想、心理还未成熟的孩子面前,家长要合理控制孩子的权利,一件事行就行,不行就一定不行,不能太对孩子溺爱。
2.6教师在教育中平等关注每一个学生
在学校里,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使得相当多的教师不能真正实现与学生的平等,学生在教师的的眼中总是有差异的。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每一个学生,这可能是每一个老师都理解的,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倾向于“偏心”那些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和聪明的学生。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首先要把学生视为“优秀学生”,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其次,要给予每个学生支持、帮助、关怀和关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挚关怀和关爱。对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并把他们的爱传给他们。
结语
互联网没有地区,也没有国界,且互联网中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各类数据信息内容的传播速度也比较快,其实际的影响程度十分的广泛,其倡导的是参与平等,个性化服务。这是一些其它类型媒介所无法比较的,互联网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及缺陷,因此,在使用互联网时,必须要把控好方向,辨别出网络信息的真伪性,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合理的对待互联网,让互联网可以将自身的效用完整的展现出来,和家长进行合作,让农村中学生们都可以正确的认知网络。
参考文献
[1]数字化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课堂实践研究[D]. 肖燕.苏州大学 2015.
[2]沉迷网络游戏对初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D]. 安醒珠.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3]数字化游戏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理解力的研究[D]. 邢雯瑾.上海师范大学 2013.
[4]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原因及对策研究[D]. 郭晓冉.重庆师范大学 2011.
论文作者:孙家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学生们论文; 孩子们论文; 网络论文; 中学生论文; 学生论文; 农村论文; 孩子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