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崔晨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崔晨

崔晨

身份证号:3305221985****101X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在发展,致使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基础工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础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整体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管理,认真研究基础施工技术,并将其合理应用到实际施工中,不断提升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与长久性。文章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施工技术,并且提出加强基础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以此为施工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起到显著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要想让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就必须要选择恰当的施工方法、使用正确的而施工技术,从而促进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能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特点

1.1施工环境条件复杂

顾名思义,水利水电工程都建设在江河水域,且还要尽量选择水流湍急、流量大的位置,受水流影响较大。此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到季节变化与降雨降雪的干扰影响。通常地基含水量大,地下水水位高,需要进行特别处理才能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1.2施工范围广

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大、工期长,工种多,面积大,往往需要在很大的范围内对许多水利水电建筑进行基础施工(如大坝、水闸、进水建筑、泄洪建筑等等)。在施工中,常常进行爆破作业,地下作业,水上水下作业,高空作业——这些作业甚至要平行或交叉进行,施工组织复杂。

1.3施工技术更新快

目前国内外都在加大对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新的基础施工技术与新材料不断涌现出来,它们的更新速度很快,极大地提高了基础施工的质量与效率。

1.4施工要求严格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难度大,结构复杂,任何一个细节上的问题都可能增加工程的脆弱性。而且这些施工细节上的缺陷往往很隐蔽,只能在水利水电工程投入使用后才暴露出来。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要求极其严格。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技术应用

2.1锚固技术

锚固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使用的一个重要技术质疑,对于整个基础的施工工程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之所以锚固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是因为水利水电的工程建设场地一般都是比较偏远的山区,而山区原本的道路条件就十分有限,交通行驶很困难,也因此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来说,大部分都具有严格的而施工要求,因此若想要在条件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目标,锚固技术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选择。因此锚固技术能够非常显著的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环节稳定性。锚固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需要采用锚具、台座、只当结构、承压板、预应力的钢筋还有圆柱形锚固体,通过进行锚固结构的施工作业,不仅能够节约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同时还能够提高技术人员的施工效率,确保在要求的工期范围之内实现全部的施工作业要求。

2.2预应力管桩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应用预应力管桩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这一技术之前,施工人员必须了解和熟悉先张法、后张法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年来,国内预应力管桩技术发展迅速,常见的技术包括静压法、锤击法、振动法以及射水法等,其中,前两个方法最为常用。锤击法能够有效提升基础工程施工效率。在水利水电基础施工中应用预应力管桩技术时,首先要对各类技术的适用条件进行掌握,然后认真勘察施工现场,在此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手段。一道工序结束后,应立即开展质量检验工作,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从源头上消除水利水电施工质量漏洞。

2.3水泥土防渗技术

从施工目的的角度来说,在泥沙层中按一定的深度、尺度、提升度来控制压入一定的水泥桨,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之中合理应用水泥土,利于提高工程基础部分的强度和稳定度。另外,在具体进行水泥浆灌浆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相关参数加以控制,标准化的施工。

2.4软土处理技术

软土处理技术也是水利水电的施工项目中很常见的一种作业方法,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好软土地基的施工,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在一般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都会采取较为经济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置换法、排水法、夯实法等等,并且这三种方法具有鲜明的特点,需要技术人员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吻合率最高的方法进行软土地基施工。

2.5可液化土层的处理技术

在相关振动力以及静力的作用下,会使得一些粘性比较差的土层的水压不断升高,使得土层的抗剪强度大大降低,这样的话就会使得地基出现滑动、下沉凹陷等问题,以至于土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严重的影响力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质量。而要将这种问题有效的处理,首先,就应当将可能会出现液化的土层进行清理,然后将防渗性能良好的材料放置到土层当中,然后采用分层振动的方式来将其进行夯实;其次,使用混凝土对周边的围墙进行有效的封闭,以免其向四周流动;最后,穿过可液化的土层,设置砂桩以及砂井。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健全基础施工管理制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当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健全基础施工管理制度,做好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工作。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分析与施工相关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认真检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漏洞、安全隐患等,并且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下次再犯。

3.2创新施工技术,加强技术监督

对于水利水电施工机械设备,应当做好定期检修工作,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改进设备性能。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员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除此之外,对于水利水电基础施工中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施工人员也要及时掌握,并做到合理应用,以此实现基础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提升。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施工单位还要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检修图的绘制,严格检查施工质量细节,做好监督工作。不但要提高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还要提高材料设备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投入。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技术革新,对基础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新工程机械、施工技术等,利用技术力量确保工程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技术运用过程,要明确其使用价值,同时也应该充分提高技术的运用效率,要确保技术的采用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此外,作为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更要不断学习,并掌握有效的技术,做到施工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技术措施,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丽珍.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48-249.

[2]何建国.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285.

[3]焦应实.解析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8(05):86-87.

论文作者:崔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崔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