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环境系统中矿山地质环境是其中重要组成,影响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矿藏开采的方法中露天开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生产效率高等诸多优点,而露天开采会严重地破坏矿山的地质环境,由于大部分的开采作业都是在露天的条件下在地表进行,会污染地表饮用水,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地质灾害,所产生的大量的废水废气会严重地污染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对露天采矿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治理和恢复,从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露天采矿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然后阐述了治理和恢复矿山环境的重大意义,最后提出了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的策略。
关键词: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研究
导言
在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很多地质条件变化是由于人类活动诱发的,大规模无序开采,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质环境问题异常突出,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处处可见。地质灾害的主要表现在:一是使边坡改变原有的天然平衡状态、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山体及斜坡稳定,最终导致岩(土)体变形,诱发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二是矿山矿渣的随意堆放,造成超负荷,以致引起滑坡;三是部分矿山矿渣顺沟随意堆放,一旦遭遇下雨等恶劣天气,就会形成泥石流。
1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必要性
大范围的开发矿山给我们经济开发提供了主要动力,不过与此同时人们生活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大量的地质环境事件,即为社会添加了不稳定的原因,也导致出现不同种类的社会事件。所以解决好矿山的环境问题,不仅是改变以下理念,又是维持地方经济开发的必要条件。
1.1增加矿区日常生活品质
被污染的有毒气体泄露,导致污染了空气以及水资源,直接关系到公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灵健康的保障。通过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矿区中的地理灾难很快得到解决,植物得以复苏,生态平衡得以正常,变成一个生态平稳,环境练好的场所。
1.2增多耕地,增加土地利用率
因为开始在开发之后便出现额大范围的坑洼,经过覆土,实行填埋,不仅增多了耕地范围,而且能够给一些矿工以及本地公民提供一个经济渠道,减少公司与公民之间的问题,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平稳和谐。
1.3有效避免地质危险的出现
矿山开采的时候,损害了山坡土质,导致边坡丧失平衡,必须建设护坡以及挡土墙,避免出现坍塌和滑坡现象。
1.4绿化环境,植被复苏
于矿区中实施复苏植物,能够增加矿区中的植物生存数值,降低水土损失,以便减少滑坡以及泥石流的产生率,缩减矿山污水带来的危害,矿区生态环境以及地貌景观能够得逐渐地复苏,生态环境品质得到大量提升。
2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1地质灾害
露天采矿,顾名思义就是指将矿体表面覆盖的土石剥离,将矿体自上而下分为几个梯段,在露天的条件下进行矿物的开采。而这样会导致出现诸多的地质灾害问题,例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山体崩塌等都十分常见。山体滑坡和崩落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山体天然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山体上土石的剥离使山体本身的稳定性能遭到破坏,最终导致岩体发生形变,这是诱发山体滑坡和山体崩塌的根本原因。山体滑坡的形成则主要是因为矿渣的随意堆放,超过了山体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最终引起山体滑坡。而这些随意堆放的矿渣遇上暴雨天气就会在雨水的冲刷下顺着山体向下流动,引起泥石流灾害。这些地质灾害都十分危险,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住在靠近山体附近的居民,其生命财产安全根本无法受到保障。
2.2石漠化严重
开采现场遗留下来的开采面绝壁林立,采石坑中到处是残留的矿体、矿柱和任意堆放的废石堆和裸露的采矿地板,破坏了生态环境,环目四处望,处处皆石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片石漠,满目颓废。
2.3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源
矿山生产排出大量废水,如矿坑水、洗矿选矿水、矿渣矸石堆受雨水淋漓后溶解了矿物质的污水以及矿区其他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大部分未经处理,排放后直接或间接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农田、土地,再进一步污染农作物,恶化生态环境。
3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恢复对策
3.1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矿山环境。
首先,矿产开发过程中,规定选择恰当的措施,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开发结束后,选择合理的恢复措施,恢复到规定的程度。其次,根据矿山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环境保护与恢复的技术标准。我国大多数矿区在进行环境恢复时,未对表土实行单独剥离,出现表土资源不足的情况。因此,可根据当时剥离物的肥力情况,作出规范,进行植物种植或借土覆盖后种植。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合理改变规范标准。最后,完善相关法规,保障标准实施。完善采矿许可制度,在采矿许可证申请时,必须包含如何开发矿产资源以及以后的恢复方案;制定违反矿产开发的处罚办法与执行方案;建立环境保护与开发相关的保证金制度,未完成者,根据环境污染与恢复程度确定返还保证金比例。
3.2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矿山环境。
首先,矿产开发过程中,规定选择恰当的措施,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开发结束后,选择合理的恢复措施,恢复到规定的程度。其次,根据矿山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环境保护与恢复的技术标准。我国大多数矿区在进行环境恢复时,未对表土实行单独剥离,出现表土资源不足的情况。因此,可根据当时剥离物的肥力情况,作出规范,进行植物种植或借土覆盖后种植。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合理改变规范标准。最后,完善相关法规,保障标准实施。完善采矿许可制度,在采矿许可证申请时,必须包含如何开发矿产资源以及以后的恢复方案;制定违反矿产开发的处罚办法与执行方案;建立环境保护与开发相关的保证金制度,未完成者,根据环境污染与恢复程度确定返还保证金比例。
3.3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积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并推广应用,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科技支撑。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基于现有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融合相关学科技术方法并进行优化创新。积极鼓励和引导矿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结合矿山企业实际,引进应用和研究开发开采加工新技术,把巩固提高现有生产技术成果与探索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实现工艺技术改造与挖潜、降耗、增效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积极发展环境监测、保护和恢复治理技术,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矿产资源开发科技创新体系。
3.4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积极探求矿山开采的新技术新方法,改革原有的技术手段,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手段的革新,采用科技创新来支撑矿产资源的整体利用水平和保护水平。在研究和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方案时要融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政府要积极引导矿产企业不断地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新型的技术人才,研究开采的新技术和新手段,时时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并将其运用于矿产开采中。
结语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是一项于国于民有益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积极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开发和保护并重。通过治理恢复,有效地预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改善矿区环境,使昔日的荒山逐渐恢复生机,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成为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场所。
参考文献
[1]徐曙光,国外矿山环境立法综述,国土资源情报,2009-08.
[2]严法善,环境经济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冯明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矿山论文; 环境论文; 地质论文; 山体论文; 露天论文; 矿区论文; 矿产资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