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九九八年一季度金融运行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论文,述评论文,人民币汇率论文,平稳论文,稳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年3月25日起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 较大幅度降低了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同时改革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这反映了中央银行在继续坚持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注意把握时机进行适时、灵活的微调。
一季度金融运行的突出特点为:货币供应量增幅有所回落,春节后现金回笼情况良好,适应经济增长和物价回落的运行状况;贷款增长正常;居民储蓄存款稳定增长;外汇储备有所增加,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一、一季度金融运行的基本状况
(一)货币供应量增幅有所回落,现金回笼势头强劲
到1998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92038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增幅比上年末回落1.9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 ,1] 余额为331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8%,增幅比去年末回落4.7个百分点,继续维持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下降趋势。从结构上看,M[,1] 增长减慢的主要原因是春节后现金大幅度回笼和企业活期存款大幅度下降。
3月末,市场现金流通量M[,0]为102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9%。当月现金净回笼68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回笼110亿元。一季度累计净投放现金23.4亿元,比去年同期少投放454.7亿元。 春节过后现金回笼的势头与1995年相似,大大高于1996年、1997年同期水平。春节后现金回笼加快的主要原因,一是信用回笼力度大,二是发行国债等有价证券回笼的现金较多,三是服务业收入增长较快,四是受经济增长回落影响,工资性支出增长较慢。
(二)金融机构贷款增幅下降,但3月份银行贷款增长有加快的趋势
3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去年同期增长15.4%, 增幅比去年末低1.2个百分点。国家银行贷款增长14.9%,增幅比去年末低1个百分点,保持着去年的回落趋势。但是,3月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加898亿元,比前两个月多785亿元,表明3月份各家银行加大了贷款力度。
一季度金融机构累计增加贷款91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13亿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增加16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6亿元。
(三)企业存款继续下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平稳
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比去年同期增长16.9%。其中, 企业存款增长13.7%。一季度企业存款累计季节性下降1432亿元。有关调查显示了企业存款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益不佳,可用资金少;二是企业普遍反映税负偏重,发展后劲不足;三是银行贷款增幅下降,派生存款减少,同时,用贷款缴税现象较普遍。3 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8686亿元,增长17.2%, 增幅比上年末低2.1个百分点。1~3月份累计,储蓄存款增加2296亿元, 比去年同期少增480亿元。
(四)中央银行资产运用较谨慎,外汇占款不再是流动性增加的主渠道
中央银行3月末的基础货币增长9%。造成基础货币增长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3月25日中央银行推出准备金制度改革, 县支行在向上划缴存款准备金过程中减少了法定存款准备金。
一季度累计,中央银行资产运用增长17.6%,其中,外汇占款仅有少量增加,不再是中央银行增加金融机构流动性的主渠道。国家外汇储备有所增加,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左右。
(五)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交易见旺,成交量增加
目前,商业银行的头寸比较宽松,融资需求不大,拆借利率恢复到正常水平。1~3月份累计成交268亿元,比去年同期少成交991亿元。 3月末,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平均利率为7.61%,比上年末低1.93个百分点。
3月末,上证综合指数为1243点,比上月末高48.9点; 深证成份指数为4063.3点,比上月末低18.4点。当月,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证券成交总额为3319.8亿元,比上月多成交997.1亿元。1~3月份累计, 证券总成交8368亿元,比去年同期少成交4445亿元。今年以来,由于企业上市的步伐加快,频率提高,加之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渠道被切断,投入资本市场的资金有限,资本市场交易平淡。虽然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及改革准备金制度,但对此利好消息,股市反映比较平稳。
二、金融运行情况分析
一季度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趋势反映了目前社会总供求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变动状况。当前金融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狭义货币增幅回落问题。目前M[,1]的增速为11.8%, 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表明,狭义货币增长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当然,决定M[,1] 增长的因素除了供给外,还有需求因素,实际经济运行状况造成对M[,1] 需求的下降是其增长偏慢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内需的措施应及时落实到位,以保持狭义货币的适度增长,确保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二)贷款少增问题。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增,其中短期贷款少增较多。据调查表明,目前贷款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企业应收帐款增加,减少了对资金的需求;二是信贷体制发生变化,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风险意识增强,对贷款对象的选择更加严格,放款更加谨慎;三是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减少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
(三)购买外汇已不再是中央银行增加金融体系流动性的主渠道问题。今年一季度,我国的外汇市场发生很大变化,央行不能再通过外汇占款渠道继续给金融机构增加流动性。此外,今年一季度的结汇占出口收入的比重与前几年同期比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