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我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以生活自理问题为例论文_禇岩 王圆圆 韩晶强 罗兰

小学生自我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以生活自理问题为例论文_禇岩 王圆圆 韩晶强 罗兰

摘要:所谓学生自我管理,就是把班级管理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即学生能够脱离教师的外力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自身言行的管理。学生在自我管理状态下,班级管理便成了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集体管理,学生在自我约束力的作用下会在心中自然形成对言行正误的自我判断,以此为标准约束自己在班级中的一言一行,逐渐形成一种自我管理模式。

本文首先提出小学生自我管理方面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再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希望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班级管理参考。

关键词:自我管理;生活自理;约束力

一、一年级入学新生的生活自理现状

对于一年级刚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尽快适应小学的校园生活变得尤为重要,而对于6、7岁的儿童来说,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才是更好适应小学生活的头等大事, 实习期间,班级中经常会出现学生生活自理等方面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不会系鞋带、不会拉拉链、不会打开袋子、饭盒、水壶等、不会整理书包、书桌凌乱,自己无法发现问题、写作业无法听懂老师的要求、经常丢东西、不会打扫环境卫生、遇事易哭闹、动手能力差、大小便失禁等。

以上问题是本人在学校实习期间最常见的有关学生生活自理的问题,学生经常会遇事就主动找老师来帮忙,没有自我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严重影响学生的能力养成,降低学习效率,甚至会影响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所以以上问题值得每一位家长和教师引起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生活管理能力迫在眉睫。

二、现状问题分析

形成以上学生生活自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家长的过分溺爱

随着社会是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随之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投入量也越来越大,孩子成了家里的“宝贝”,不论是在学习投入或是衣食住行方面,家长都会给孩子最好的,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往往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爱会变成过分的“溺爱”,在家里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氛围,所以对于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的事情,家长全部帮忙代劳,这样就会导致孩子成了一个只会学习和思考的“机器”,一旦失去父母的帮助,就会变成没有拐棍的瘸子。更有甚者,对于孩子的错误,家长也舍不得批评教育,从而失去最佳教育时机,孩子心中便没有了是非对错的标准。而有些孩子的家长由于工作忙,孩子完全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来带,隔代人对于孩子的爱更是超越正确的范围,这样很容易造成“溺爱”,这便导致孩子在学校生活无法自理,遇到困难就大哭大闹的结果。

(二)老师对学生的“过分”照顾

班级中,难免会出现学生经常找老师寻求帮助,包括学习上和生活上,而在学习方面,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是天经地义,但是前提是要首先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逐步发现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结果。对于生活上的难题,诸如系鞋带、整理书包等生活自理的问题,有些教师存在对学生“有求必应”的情况,无论学生遇到什么生活自理问题,只要学生向老师提出帮忙的请求,教师便会伸手帮忙,这就造成学生在家里失去家长的照顾之后,在学校形成了对老师的过度以来,老师便成了学生的第二个家长,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解决问题和习惯养成的能力,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教师用来教育教学的时间,一举两失。

(三)家长和老师没有形成教育合力

有许多家长和教师的关系会处于一种敌对关系状态,没有做到相互尊重和信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家长方面,家长认为自己花钱送孩子来学校读书,教师有义务照顾学生的所有事情,包括学习、生活琐事,甚至有些家长会对教师的处事心存不满和抱怨,对孩子在学校一天的生活存在担忧,害怕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好,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好、玩不好、学不好,形成一种过度自我焦虑状态。在教师方面,有些教师会认为自己的地位比家长高,没有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家长,缺乏对家长的尊重,甚至有些老师还会依照和家长的关系来对待学生,没有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家长和每一名学生,导致家长对教师的抱怨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家长和教师的关系紧张,更无法形成对孩子的教育合力,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问题的改进建议

(一)家长应正确对待给予孩子的爱

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是为人父母为人长辈的本性,但是作为家长要正确看待自己所给予孩子的爱,不要让爱变成对孩子的伤害。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习惯养成的极其重要阶段,如果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会在孩子成才的道路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家长给孩子以身示范,然后再引导孩子动手去做,从而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做成一件事情的喜悦,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样的爱才是家长对孩子真正的爱,不要让你的爱成为伤害。

(二)教师要学会适度放手

学生在校园的一切教师都有责任关注,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代劳所有学生应该自己做的事情,比如系鞋带、穿衣服、整理书包等学生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问题。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天职,教学才是教师在学校的首要任务,但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许多事情仍处于学习阶段,教师不能做到事事代办,但是也要适当给予学生帮助,但这种帮助绝不应该是有求必应,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做好,教师可以先以身示范去教学生,然后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一学、做一做,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成功的喜悦,这样经过几次的锻炼,学生潜意识里面会形成独立解决事情的意识,不会事事找别人帮忙,真正的尝到成长的喜悦。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模式之后,教师也不必浪费时间在帮助学生打理生活琐事上,会更能有精力投身到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家长和老师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在家长层面,应该放下对教师的戒备心理,要相信教师会给予孩子最好的爱,要放手把孩子交给老师,不要存在过分担心和焦虑的情况,积极配合教师,在家里也要养成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要过分骄纵孩子的任性,及时批评指正他们的错误,不要与教师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出现相悖的做法,这样会导致孩子出现对正误的标准畸形的状态,影响教师的教育力量,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次,在教师层面,教师应该持有一颗公平公正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家长和学生,不要因为家长的家庭条件和社会地位而出现不一样的对待这种现象,尊重每一位家长,当出现分歧的时候,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耐心协商,最后达到意见一致。教师要让家长真正感受到自己对学生的教育爱,让家长心悦诚服,放心的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只有家长和教师做到相互信任和尊重,形成真正的教育合力,才更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在成长和学习的道路扬帆远航。

结束语: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家长和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在生活自我管理中体验真正成长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张敏.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10(5).

[2]李勇玲.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6(06).

[3]徐建,刘良书.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J].吉林教育.2013(20).

作者简介:禇岩,出生日期:1993年5月31日,性别:女,籍贯:辽宁省锦州市,民族:汉族,学历:研究生,专业:小学教育。

论文作者:禇岩 王圆圆 韩晶强 罗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  ;  ;  ;  ;  ;  ;  ;  

小学生自我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以生活自理问题为例论文_禇岩 王圆圆 韩晶强 罗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