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卷叶蛾(Cerace Stipatana Walker)微孢子虫的生物学分类及相关感染性问题的研究

龙眼卷叶蛾(Cerace Stipatana Walker)微孢子虫的生物学分类及相关感染性问题的研究

刘仁华[1]2004年在《龙眼卷叶蛾(Cerace Stipatana Walker)微孢子虫的生物学分类及相关感染性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微孢子虫是一类广泛存在的、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的、无线粒体的单细胞真核动物。微孢子虫能够感染、寄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是经济昆虫、鱼类、兔类、皮毛动物、啮齿类及灵长类动物的致命病原。自从1857年Nageli在家蚕中发现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后,人们在最近二十年的研究中又不断发现并分离到其他病原性微孢子虫。微孢子虫对于感染爱滋病病毒或者先天免疫机能不健全的病人来说,则是一个典型的机会性病原,它能加剧病人痛苦,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对微孢子虫的深入研究对于卫生防疫、环境生态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养蚕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在农业上一直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而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Nb)引起的家蚕微粒子病则是养蚕业的毁灭性病害。由于家蚕微粒子能经卵传染危害家蚕子代而被列为蚕种生产的唯一检疫对象,因此这一领域一直是蚕病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本研究以龙眼卷叶蛾微孢子虫为实验材料,以家蚕和鱼类为感染对象,对龙眼卷叶蛾微孢子虫的生物学和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龙眼卷叶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和鱼类的感染性试验。结果如下: 1.龙眼卷叶蛾微孢虫呈卵圆形,孢子有淡兰色折光,孢子聚集现象比较明显,即可以明显的观察到多数孢子以八孢子形态出现,同时也可以看到少数孢子以二孢子形态出现。孢子大小比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略小。测得龙眼卷叶蛾微孢虫的长径为2.5-3.5μm,短径为1.4-1.8μm。龙眼卷叶蛾微孢虫的生活史表明:其孢子主要以二分裂的方式增殖,孢子极丝单列,极丝7-12圈,其中单核7圈,双核12圈,生活周期为6-10天。 2.由于龙眼卷叶蛾微孢子虫孢子在孢子生殖时显示两种孢子形成过程:即母孢子二分裂形成二孢子和母孢子多分裂形成八孢子,既有二孢子形态又有八孢子形态,故根据1992年Sprague的微孢子虫生物学分类系统,通过对龙眼卷叶蛾微孢子虫的分类检索,将龙眼卷叶蛾微孢子虫归属于变形孢虫属(Vairimorpha),种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故龙眼卷叶蛾微孢子虫暂分类记录为:Vairimorpha.sp. 二、龙眼卷叶蛾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试验 1.龙眼卷叶蛾微孢子虫在龙眼卷叶蛾体内感染寄生的组织主要是肌肉。其接种家蚕后感染寄生的组织增加,如家蚕的中肠上皮组织、丝腺、肌肉、马氏管等器官和组织都有寄生现象发生;严重时其丝腺变成乳白色。有轻微的胚种传染,致病力比N.b略低,感染中量(IC_(50))为:1.2×10~4。西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理口里里里里里里里只里里里巴里里 2.龙眼卷叶蛾微袍子虫在接种感染寄生家蚕后,其发育形态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龙眼卷叶蛾微抱子虫在龙眼卷叶蛾体内主要以八抱子形态出现,接种家蚕后,龙眼卷叶蛾微抱子虫的二抱子数量增加,八抱子数量减少;二是接种家蚕后,龙眼卷叶蛾微抱子虫比其在龙眼卷叶蛾体内时个体稍微大一些。叁、龙眼卷叶蛾微泡子虫对鱼类的感染性试验 1.添食龙眼卷叶蛾微抱子虫四十天后,全部鱼体解剖。观测到部分鱼体性腺有乳白现象发生,同时发现部分鱼体鳃部变乳白;肠道有肿胀现象发生;肝胰脏也有糜烂现象发生.通过病变组织涂片镜检,发现其病变组织有疑似抱子的存在,既可以观察到疑似成熟抱子也可以观察到疑似未成熟抱子;但疑似成熟抱子数量较少,疑似未成熟抱子数量较多。 2.通过荧光免疫检测,发现其病变组织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抱子,这样的免疫检测结果说明龙眼卷叶峨微抱子虫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寄生感染鱼类。从而使我们认识到生活环境中的微抱子虫循环途径以及寄生范围是相当复杂的,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为了减轻甚至消除微泡子虫对蚕业生产的危害,尤其像龙眼卷叶蛾等野外昆虫体内微泡子虫与家蚕微抱子虫的交叉感染,我们很有必要彻底弄清楚龙眼卷叶蛾微抱子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分类地位。 3.如果龙眼卷叶蛾微抱子虫能够感染鱼类,则微抱子虫表面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中是否存在特异性识别位点的问题还有待于探讨和研究。

马露芸[2]2008年在《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SSUrRNA核心序列的克隆与分析》文中认为微孢子虫是一类广泛分布的、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的、无线粒体的单细胞真核生物,能寄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是经济昆虫、鱼类、兔类、皮毛动物、啮齿类及灵长类动物的致命病原。微孢子虫种类繁多,已发现的微孢子虫种类超过1300种,分别划入150多个属。微孢子虫一般被认为是与生物进化有关的最原始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其SSUrRNA的一级结构的保守性表现在所有种系中,比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保守100倍以上,且碱基长度适中,碱基变化的积累以一种类似计时器的方式进行,因此,SSUrRNA在生物进化和系统演化研究中是一个良好的分子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的进化分析和分类。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信息与以形态、生活史等为主的微孢子虫生物学分类系统有机地结合,有助于构建更有价值的微孢子虫分类系统。裳卷蛾变形孢虫分离于野外昆虫龙眼裳卷蛾Cerace stipatana Walker,可感染家蚕,最初通过对其形态大小、感染性、超微结构以及血清学反应的初步研究后将其定为Nosema属。后来,研究发现该微孢子虫在孢子生殖的过程中既有二孢子形态又有八孢子形态,而且八孢子形态为数众多,根据Sprague提出的微孢子虫生物学分类系统,将它归于布雷孢虫科(Burenellidae)、变形孢虫属(Vairimorpha)。进一步的研究和查新后,确定该微孢子虫为新种,根据其寄主名称将其命名为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目前对裳卷蛾变形孢虫的形态学、超微结构、病理学、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本实验通过对其SSUrRNA核心保守序列的克隆和系统进化分析,希望能为它的分类和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依据。1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SSUrRNA核心序列的克隆(1)采用常规碳酸钠法、TEK法和改良CTAB法制备DNA,叁种方法的效果都比较理想。但是在实验中通过比较发现,孢子浓度越高、孢子越新鲜,抽提处理过程中时间相对较短,提取的基因组DNA越多,完整性越好。这可能与新鲜孢子致病力强、发芽率高有关。(2)利用微孢子虫SSUrRNA基因共有的保守序列设计了裳卷蛾变形孢虫SSUrRNA核心序列的引物,经过PCR扩增得到一条长度约为1200bp的目的条带。(3)采用T-A克隆法对裳卷蛾变形孢虫SSUrRNA核心序列进行了克隆,对阳性克隆进行了双酶切鉴定和PCR检验。通过测序,去除上下游引物,得到裳卷蛾变形孢虫的SSUrRNA核心序列共1228bp,具有43种常见酶的119个酶切位点。其GC含量为34.69%,ssDNA分子量是37.01KD,裳卷蛾变形孢虫SSUrRNA核心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gi161137618|EU267796。2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SSUrRNA核心序列的相似性分析通过BLAST比对,与裳卷蛾变形孢虫SSUrRNA核心序列相似的序列基本都来自于Vairimorpha属和Nosema属。它与Vairimorpha属的模式种Vairimorpha necatrix的相似性仅有71%,但与一些分离于鳞翅目昆虫的Vairimorpha属和Nosema属微孢虫具有99%的高相似性。3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SSUrRNA核心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利用ClustalX1.83和MEGA3.1软件构建了Vairimorpha属和Nosema属部分SSUrRNA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在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Vairimorpha属和Nosema属不能很清晰地分成两个类群,而是出现交叉聚类的现象。裳卷蛾变形孢虫与分离于鳞翅目昆虫的Vairimorpha属和Nosema属部分序列聚为一类,它们的遗传距离为0.00~0.01。这种现象在用SSUrRNA、SSUrDNA、LSUrRNA进行Vairimorpha属和Nosema属的进化分析时不断出现。这可能与Vairimorpha属和Nosema属之间本来就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有关,也可能与微孢子虫细胞内寄生生长受到宿主基因组控制产生一些协同进化有关。与裳卷蛾变形孢虫分支最近的还是Vairimorpha sp.Germany,表明它们的同源性仍然是最高的。4裳卷蛾变形孢虫的分类地位更有价值的微孢子分类系统不仅包括其生物学特征,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在孢子生殖时存在着二孢子形态和八孢子形态,本实验又对其SSUrRNA核心序列进行了克隆和进化分析,根据Sprague的微孢子虫分类系统和Canning et al.的建议,裳卷蛾变形孢虫确是Vairimorpha属的成员,也许归入Nosematidae科更为合适。

买国庆[3]2004年在《封面照片:龙眼裳卷蛾Cerace stipatana Walker》文中指出卷蛾科Tortricidae昆虫为中小型蛾类 ,世界已知 5 0 0 0余种 ,其区系以温、热带最为丰富 ,幼虫大多卷叶 ,取食叶肉、种子或蛀茎等 ,对林木造成危害。我国已知约有 5 0 0种。本期封面为龙眼裳卷蛾CeracestipatanaWalke

万永继[4]2005年在《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若干种群的研究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类专营细胞内寄生、无线粒体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是昆虫、鱼类及哺乳动物的病原微生物。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 Naegeli 1857)是人类最初认识的微孢子虫,由于能通过胚胎传染从母代传染危害子代而被列为检疫对象。近数年来我国蚕种生产由于微孢子虫的感染损失惨重,过去一直认为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是唯一的寄生病原。本研究以四川蚕区为研究对象,对家蚕微粒子病及其病原的发生状况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构建了时间流行曲线、病害管理模型和病原种类的地域分布,发现了其他寄生家蚕的微孢子虫的新种群,从家蚕体内分离出两种新型微孢子虫并进行了分类鉴定,即大型微孢子虫SCM_6(Nosema sp)和小型微孢子虫SCM_7(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sp. nov.)。 大型微孢子虫SCM_6孢子卵园形,大小为3.91±0.25μm×2.56±0.28μm,极丝长度126±8.35μm;孢子双倍核,极丝绕核排列14~15圈,偶有16圈;发育过程具有裂殖体和孢子形成期,产孢体以二分裂形成两个孢子母细胞,然后形成成熟孢子,表现为Nosema属的发育特征;可寄生蚕体的多数组织,寄生程度以后部丝腺为重,但在中肠的寄生繁殖和孢子的形成较弱,生殖腺偶有寄生;胚传率低于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 10倍以上,为1.44±0.75%,对蚕子代群体的发育无明显影响;生物学分类与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同属异种,记录为Nosemasp。 小型微孢子虫SCM_7孢子卵园形,大小2.26±0.21μm×1.19±0.81μm,极丝长度39.90~60.18μm;孢子单核,极丝绕核排列7~9圈,裂殖体和孢子的发育均包被在宿主内质网膜形成的孢囊内,并在孢囊内形成许多孢子,表现为内网虫属Endoreticulatus的发育特征;只寄生中肠上皮组织,不感染生殖腺;无胚传致病性。分类检索表明该微孢子虫为一新种,鉴定记录为家蚕内网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sp nov);其16S rRNA的核心序列为1230pb,与修氏内网虫Endoreticulatus schubergi有98%以上的同源性。 根据大型微孢子虫SCM_6和小型微孢子虫SCM_7弱度胚传和不胚传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制定了与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不同的检验技术、母蛾的病率计算方法及合格标准,并成功地应用于疫区。据蚕种生产和检验机构反馈的应用结果,已挽回了大量的蚕种损失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新种群的研究取得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性进步,为国内外创新成果,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蚕种生产的一个重大难题。 另一方面,从四川省阆中市蚕桑生态系统周围的林木害虫龙眼裳卷蛾幼虫体内发现分离到一种新的微孢子虫。孢子卵圆形(3.1±0.3μm×1.6±0.2μm),孢子发育中呈现出八孢子囊孢和二孢子母细胞类型,为变形孢虫属的典型特征,分别形成单核孢子和双核孢子,极丝圈数分别为7~9圈和10~12圈;从宿主、大小、极丝、发育等的差异检索表明:为微孢子虫门变形孢虫属(Vairimorpha Pilly 1976)一新种,记录为裳卷蛾变形孢虫新种(Vairimorpha Ceracessp. nov.)。通过对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 nov.)转家蚕、鱼类的感染试验,本文研究了微孢子虫的感染生态问题。同时,对微孢子虫感染性变异机制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

张亚坤[5]1998年在《樟缀叶虫Cerace stipatana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樟缀叶虫是樟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叶苞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羽化。卵期3—4天,幼虫共5龄,幼虫期18~36天,蛹期8~16天,越冬蛹期148~166天。成虫寿命3~7天。每雌产卵量96~274粒。3~4月期间施放白僵菌粉炮以及喷洒80%敌敌畏、90%氰戊菊酯或90%敌百虫对该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万永继, 刘仁华, 沈佐锐[6]2005年在《寄生于龙眼裳卷蛾的微孢子虫一新种(微孢子虫门,布雷孢虫科)》文中认为本种于2 0 0 0年从四川阆中林木害虫龙眼裳卷蛾幼虫体内发现分离。孢子卵圆形(3 1μm±0 3μm×1 6 μm±0 2 μm ) ,孢子发育中呈现出八孢子囊孢子和二孢子母细胞类型,为变形孢虫属的典型特征,分别形成单核孢子和双核孢子,极丝圈数分别为7~9圈和10~12圈;从宿主、大小、极丝、发育等的差异检索表明:为微孢子虫门变形孢虫属VairimorphaPilly ,1976 1新种,定为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ceracessp .nov .。

刘仁华, 万永继, 刘强波, 涂增, 冯光强[7]2006年在《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对家蚕、鱼类的感染性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 orpha ceracessp.nov.)对家蚕为敏感性感染,感染中量(IC50)为1.2×104,可广泛寄生各种组织,其中丝腺与马氏管被严重寄生,病蛾胚传率为2.69%,孢子发育形态明显偏向二孢子母细胞(d is-porous)发育。以2×107~4×107粒孢子/mL对每尾红鲤(red carp)添食0.5 mL,饲养40 d后解剖全部鱼体,约有10%~20%的试验鱼出现了明显的组织病变,在寄生组织中观察到大量的梨形未成熟孢子和少量的成熟孢子,但未观察到八孢子囊(octosporous)形态,病变组织疑似孢子免疫荧光检测为阳性,3次独立重复试验均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表明高浓度裳卷蛾变形孢虫可能对红鲤发生了机会性感染。试验结果对探讨微孢子虫的感染与感染适应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杨幼平[8]1986年在《龙眼小卷叶蛾为害樟树的初步观察》文中研究表明龙眼小卷叶蛾(Cerace stipalanaWalker)在我县主要为害樟树,近几年发生严重,一些地方达到毁树的程度。近两年来我们对其发生规律和为害习性作了初步观察,介绍如下: 形态特征 成虫:展翅40—58毫米,前翅紫黑色,充满许多白色斑点和短条纹,在中间有一条红褐色斑,由基部直到外缘,外缘中部凸

马露芸, 涂增, 薛英伟, 王金芳, 万永继[9]2008年在《裳卷蛾变形孢虫SSU rRNA核心序列的克隆与系统发育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裳卷蛾变形孢虫的遗传发育地位。【方法】微孢子虫的SSUr RNA序列是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的重要工具。试验通过T-A克隆法对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SSU rRNA核心序列进行了克隆,并采用近邻法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克隆得到了长为1228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 EU267796)。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裳卷蛾变形孢虫与分离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Vairimorpha sp.Germany(GenBank AF124331)和Vairimorpha imperfecta(GenBank AJ131645)相似性最高,它们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中与寄主为鳞翅目昆虫的Nosema属聚为一类,与纳卡变形孢虫(Vairimorpha necatrix)为代表的Vairimorpha属为相邻集。【结论】结合其生物学特征,裳卷蛾变形孢虫确实为Vairimorph a属的成员,但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归入Nosematidae科可能更为合适。

唐聘芳, 赵玉桂, 蔡平钟[10]1988年在《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对家蚕致病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次报道了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对家蚕的致病感染试验结果。1985年在叁台等县第一次发现野外昆虫感染微孢子虫病,以其新鲜孢子虫添食家蚕可感染发病,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死亡;镜检病蚕蚕体及组织切片,可看到病原体和明显病变。还与家蚕微粒子原虫进行了比较观察。

参考文献:

[1]. 龙眼卷叶蛾(Cerace Stipatana Walker)微孢子虫的生物学分类及相关感染性问题的研究[D]. 刘仁华. 西南农业大学. 2004

[2]. 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SSUrRNA核心序列的克隆与分析[D]. 马露芸. 西南大学. 2008

[3]. 封面照片:龙眼裳卷蛾Cerace stipatana Walker[J]. 买国庆. 昆虫知识. 2004

[4].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若干种群的研究与控制[D]. 万永继.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5]. 樟缀叶虫Cerace stipatana的初步研究[J]. 张亚坤. 武夷科学. 1998

[6]. 寄生于龙眼裳卷蛾的微孢子虫一新种(微孢子虫门,布雷孢虫科)[J]. 万永继, 刘仁华, 沈佐锐. 动物分类学报. 2005

[7]. 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对家蚕、鱼类的感染性试验[J]. 刘仁华, 万永继, 刘强波, 涂增, 冯光强. 蚕业科学. 2006

[8]. 龙眼小卷叶蛾为害樟树的初步观察[J]. 杨幼平. 植物保护. 1986

[9]. 裳卷蛾变形孢虫SSU rRNA核心序列的克隆与系统发育分析[J]. 马露芸, 涂增, 薛英伟, 王金芳, 万永继. 微生物学报. 2008

[10]. 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对家蚕致病性的研究[J]. 唐聘芳, 赵玉桂, 蔡平钟. 西南农业学报. 1988

标签:;  ;  ;  ;  ;  ;  ;  

龙眼卷叶蛾(Cerace Stipatana Walker)微孢子虫的生物学分类及相关感染性问题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