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想说爱你也容易论文_胡爱华

中等生,想说爱你也容易论文_胡爱华

——班主任应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管理

胡爱华 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443200

2017年高考成绩揭晓,我所带三(4)班高考成绩总体相对不错,全班58人(含借读)全部上一本,过600分4人,全部为应届生,其中杨业鹏同学629,名列全校第八。但按学校EC值评价方案来算,三(4)班的EC值却是最差的,作为班主任,我不得不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很显然,是中等生出了问题。为此,我做了反思和总结,也读了不少相关的文章,以下是我的思考结果:

班级学生管理,我们一般的做法是:“抓两头,促中间。”意思是抓好优等生,管好后进生,中等生群体自然就好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尤其在理科B班,中等生则是班级群体中人数最多的部分,正确做法应是:“抓中间,促两头”。抓住中等生这个主体,从中间切入,让中等生进步,让优等生更好,让后进生赶上。

一、怎样抓好中等生呢?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

1.缺乏自信,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中等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缺乏自信,遇事瞻前顾后,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有较多的消极情绪,长此以往必然动摇他们的信心,造成缺乏主见,行为波动性较大,再加上性格原因,遇到问题时,不愿问别人,但自身又不能很好地解决,渐渐形成自卑心理。

2.荣誉感和责任感不强,学习与活动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

中等生的基本态度是:不求优胜只求无错,不争名、不出风头。无论班里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己无关,缺乏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由于自身的普通性及老师、同学的忽视,他们学习与工作热情都不高,成为班级“焦点”可能性小,部分中等生逐渐形成了无所谓的心态。

3.长时间被冷落,产生嫉妒心理。

中等生各方面表现不够理想,长期得不到表扬和重视,被教师和同学冷落,他们总想获得优等生的那种“风光”和“地位”,于是埋头学习,暗地里与人攀比,但屡次失败,渐渐形成嫉妒心理。

4.各方面兴趣、爱好和毅力的发展都一般。

中等生各方面兴趣、爱好和毅力的发展都比较一般,很少有什么活动能够使他们投入满腔的热情且忘我地参加,很难看到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且用顽强的毅力去实现。

5.渴望老师和同学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中等生既不能凭借优秀的表现引起老师的关注,也不会违反校规校纪来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他们总体上表现为不好不坏,安分守己,默默无闻。由于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无暇顾及他们,他们常常有无人过问的感觉,获得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是他们最渴望的。

二、针对中等生的心理特点,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

1.情感上多给点温暖。

情感问题其实更多出现在中等生,这主要是一种被忽视的隐痛。优等生因学习优秀而时时被关注,后进生因调皮违纪多而被老师时时关注。而中等生,成绩不突出,又遵守纪律,容易跌入教师忽视的境地。

情感,是一个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或者被忽视心灰意冷,或者一句鼓励的话而学习劲头倍增。班主任也好,一般任课教师也好,要在情感上适当倾斜,对中等生多点关注,多点细腻。

例如,一个孩子因为晚上作业很晚没睡好,上课总是打瞌睡,意识上想认真听讲,但总是抑制不住并一不小心趴着睡着了。老师就不能勃然大怒,而是和声细语问明情况,给予孩子肯定,给些鼓励的话语和建议,要求孩子早睡并下不为例。中等生的问题,更具有隐蔽性。教师要做细心人,要做贴心人。情感关怀,这是做好中等生工作的关键所在。

2.学习上多给点帮助。

中等生的成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紧紧,就能上去,松松,就能下来。中等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更具有班级典型性。中等生的学习其实更多困惑。优等生一般不会遇到困难,题目一般都会做,后进生则很多题目完全不会,直接需要补课。中等生的学习表现为:上课往往都能听明白,可又眼高手低,做题时却往往就差一层窗户纸,似会非会,因此更为困惑和苦恼。中等生往往又不好问,把问题憋在心里。做为老师就要在学习上多给点帮助。这个群体是班级知识掌握情况的晴雨表,老师必须在这个群体学生上下功夫。等中等生都会了,然后在此基础上,促优等生向更难题进发,促后进生向基础题目进发。

3.活动上多点出彩机会。

学校里很多活动被班级的两头学生获得。学习上,优等生获奖,竞赛得头筹,年终有奖状。运动场上,往往是后进生获得,如球类比赛、田径比赛等,往往被那些魁梧调皮的后进生取得。中等生群体,不能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要创造合适的活动,让人人机会均等,多给他们人生出彩的机会。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出彩的学生。借出彩的机会,给予他们肯定性的评价,树立和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同时,避免或减少在日常教育中的消极评价和负面评价。

4.机制上三级帮带。

通过合作学习机制,搞好同学之间的传帮带。优等生带中等生,中等生带后进生。优等生不会的题目,老师及时跟上点拨。通过生生互动,让生生成为小先生,帮助他人,扎实自己。更关键的是,通过帮带,建立一种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让人人感到不孤立。“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融洽的关系,可达到共赢的境界。

论文作者:胡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3月总第1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  ;  ;  ;  ;  ;  ;  ;  

中等生,想说爱你也容易论文_胡爱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