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固原供电公司 宁夏固原 756000)
摘要:电气设备是变电运行所需的重要设备,电气设备运行异常,会造成变电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降低。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采取针对性方法对电气设备运行异常进行诊断并解决,对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要分析监控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工作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的异常诊断方法进行分析,具体探讨了变电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监控措施。
关键词:电气设备;变电运行;监控;异常诊断
电力资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保障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安全使用,在变电运行过程中,需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对电气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诊断造成设备运行异常的原因,并制定科学、适宜的解决对策,以便为变电运行提供保障,而这也对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的运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监控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工作的重要性
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开展,旨在为变电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变电运行涉及到大量不同功能类型电气设备的使用,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而这也对变电运行中的电气设备运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决定着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基于高性能、高水平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为保障变电运行的正常安全,应加强对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及时检修出现问题的电气设备,避免因缺乏监控而导致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大幅度变化没有被及时发现,对变电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以便确保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电气设备运维管理成本。
2.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的异常诊断方法
多样化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对电气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受设备质量不达标、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变电运行中,运行异常是电气设备较常出现的问题,而因影响因素的不同,导致电气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也有明显区别,不利于电气设备异常诊断的实施。为确保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运行异常能够得到准确的诊断,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则需选用适宜的异常诊断方法,分析电气设备运行异常的表象及原因,以便为解决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针对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的异常诊断较常使用的方法包括表面温度法、红外测温法、同类比较法和历史分析法。
2.1表面温度法
作为电气设备异常诊断较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表面温度法主要是在变电运行中检测电气设备运行时的温度,并依据检测结果分析造成电气设备运行异常的原因,从而为电气设备运行异常的解决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当电气设备运行出现异常情况时,一般电气设备的表面温度会与正常温度有很大差距,并超过规定的标准温度,针对这种情况,可检测电气设备的负荷率,分析可能造成电气设备表面温度异常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电气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予以及时解决,以便为电气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提供保障,提升变电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2.2红外测温法
在变电运行中,红外测温法是对电气设备进行异常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而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可将红外测温法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红外成像测温,另一种是点红外测温。在利用红外测温法对电气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检测时,对检测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在实施红外测温的时候,要求温度不能低于0℃,而空气湿度不能超过80%,雨雪天气不利于红外测温的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同类比较法
在利用同类比较法对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检测时,需以表面温度法的应用为基础,通过对比同一类型、规格的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不同表象,结合电气设备运行的规范标准,准确找出运行异常的电气设备,据此分析造成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为电气设备检修提供科学依据。比如,针对相同电路回路中同一型号的电气设备,为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异常的准确诊断,需对电气设备在电流达到恒定值时的各项运行数据进行准确记录,特别是设备表面温度,通过对比分析同一型号的不同电气设备,检测出运行异常的电气设备,分析电气设备的故障原因,准确记录对比结果,综合相同电压下电气设备的温度变化,判断出现故障的电气设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确保电气设备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以便为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正常、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2.4历史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也是对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异常进行诊断的常用方法,而该方法的应用主要是结合同一电气设备在不同时段的运行状态及相关数据记录,分析电气设备出现异常时的运行状态,对比同一电气设备的历史运行参数与当前的设备数值,判断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部位,分析造成电气设备运行异常的原因,从而为电气设备的后续检修提供参考。
3.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监控措施
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是为保障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对提升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蕴含更高科技水平的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传统监控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对这类电气设备的监控需求,为了提升对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需对监控方法和管理手段进行创新,运用科技含量更高的技术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加强对电气设备的运维管理,以便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3.1完善电气设备监控管理体系
为实现对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在原有设备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应结合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革新对电气设备的监控手段,创新监控技术,建立计算机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更高效的设备监控体系,借助该系统实时监控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准确记录电气设备在不同阶段的运行参数,以便确保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能够被准确掌握。同时,为确保运行异常的电气设备能够及时被发现,还应建立科学、适宜的设备故障警告系统,当电气设备运行参数出现异常时,该系统能够及时发出告警信号,并作出应急处理,为相关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和检修争取时间,避免因电气设备故障未得到及时处理而造成变电运行所涉及设备的集体故障,以便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能够得到提升。
3.2防雷检测
雷电是影响电气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雷击会造成电气设备的严重损坏,而这也体现出电气设备防雷的重要性。为确保电气设备能够在变电运行中真正发挥作用,需加强对电气设备的防雷检测,积极引入高压防雷技术,为电气设备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防雷保护。同时,在安装电气设备过程中,应重视对安装后电气设备的防雷效果进行检测,及时调整防雷效果差的设备安装方案,以便保证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降低雷电对电气设备造成的威胁,从而为变电运行提供保护。
结束语:
电气设备是变电运行中的重要设备,直接影响着变电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为确保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表面温度法、红外测温法、同类比较法、历史分析法等不同诊断方法,提高电气设备故障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并通过完善电气设备监控体系,加强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以便为电气设备运维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从而提升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邵天文.电气设备检查与检修方法浅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04).
[2].刘华.现代电气设备检修现状及改善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6,(09).
论文作者:褚万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异常论文; 测温论文; 设备论文; 运行状态论文; 方法论文; 防雷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