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中国流通创新的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化与论文,战略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网络化的趋势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如何应对“信息经济”的特征和要求,更好地发挥流通产业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已成为“十五”期间流通创新的重要内容。信息化作为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提高我国流通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十五”期间流通创新的关键。
一、信息化战略下流通创新的本质特征
(一)信息化社会的总体特征和要求
信息化的起源基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装备和产品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和应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信息装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核心就是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各行各业,建设适应信息时代的企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从而使企业在一个新的生产力、新的基础设施、新的体制环境中发展,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因此我们认为,信息化是一个在国民经济及社会生活及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转变观念和培养人才、完善法制和体制环境的综合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转变的过程,是带动21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化的核心是资源共享,数字化和网络化是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与工业化相对比,信息化是经济和社会形态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转变的过程,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其重大的转折。从表1可以看出工业化和信息化两种社会形态经济特征和要求的不同。
(二)信息化战略下流通创新的本质分析
表1 工业化社会与信息化社会经济特征的对比
要素内容
工业化社会 信息化社会
经济环境
工业经济 信息经济
规模经济 速度经济
范围经济 经济全球化
资源使用、配置资源消耗,不再生 可持续发展
方式及范围
内部自我积累
内部积累与外部并购、重组
国内市场 全球市场
买方市场→买方商场完全的买方市场
市场环境
单一的同质市场
细分的异质市场
稳定,简单,变化小 不稳定,复杂,变化大
可预测,风险小 不可预测,风险大
长期稳定 变化快
产品基本功能 多样化,个性化,多附加值
顾客需求
量的满足 质的追求
解决有/无的问题
解决好/坏的问题
演化慢,生命周期长
演化快,生命周期短
产业特征
产业分隔,界限清晰
产业融合,界限模糊
竞争定位
竞争对抗
竞争合作
竞争焦点
产品价格
产品特征
技术特征
创新慢,技术生命周期长 创新快,技术生命周期短
经营目标
市场占有率、利润最大化 市场占有率、利润最大化
主要经营要素
土地、资本、劳动力
知识、人力资本、能力
技术设备 及其它战略资源
成功关键因素 大批量、低成本
核心能力
资料来源:刘经贤:《信息化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发展思考》,中国电子产业信息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
所谓流通,我们认为是指由实体经济运行引起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总和或总称。所谓流通创新,我们认为是指在实体经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中,凭借先进理论、思维方法、经营管理方式和科学技术手段,对传统流通格局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所进行的全面改造和提升,以便全面、系统、大幅度地提高流通的效能。(注: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第三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论坛”论文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即流通制度创新、流通组织创新、流通管理手段创新、产业政策创新等等。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流通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即市场实现问题是通过流通得以实现的。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市场与流通领域基本上是同义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现象和市场运行状况的分析发现,市场贯穿于整个流通领域,市场的本质就是商品所有者之间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市场是检验商品价值能否实现的领域。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指出:“重要的不是市场在空间上的远近,而是商品到达市场的速度,即时间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1页。)。所以,“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生产多少产品,在一定期间资本能够增值多少次,它的价值能够再生产和增值多少,就取决于流通速度,取决于流通经历的时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3页。)。由于资本在扩张时产生了空间扩大和商品周转时间延长的矛盾,资本要“用时间去消灭空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3页。)。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现代流通技术密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几乎使流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接近于零。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无论微观还是宏观经济运行效率在技术层面上都具备了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也为流通创新理论和政策的新突破提供了技术保障。
现代信息技术对流通产业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在于流通效能的提高,而流通效能的提高最终体现为流通成本的降低。流通成本包括交易费用和流通费用。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流通费用的降低主要表现为商品流通速度的加快和流通时间的缩短。互联网将全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交易双方空间上的距离消失了,真正实现了“用时间消灭空间”。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网上一次性完成,流通时间大大缩短,而商品实体则由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以最快的速度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
互联网的出现赋予了流通技术创新更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这就是供应链技术。实施供应链管理就是以电子商务技术为基础,将商品需求、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不仅可以在库存数量、存货地点、定货计划、配送运输几个方面实现最佳选择,优化企业经营者的利益,而且能够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以恰当的价格和便捷的方式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最大地体现消费者主权。供应链技术将“时滞”变为“实时”,其关键是信息技术从消费延伸到销供产全过程,并通过电子商务技术把众多的生产者、零售商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在产供销各环节建立起多极化的产销联通体系。
实施供应链技术的企业,其流通成本大大降低。这主要是靠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一是最佳期的库存量和库存结构的优化,减少了资金的占压及利息、保管费的支出;二是采购过程在网上实现,改变了“大撒网”式寻求最佳供货商的传统做法,信息流从功能上替代了商流,或者说将商流业务虚拟化,将依靠人工的交易活动转化成数字化的信息传送过程,从而节省了包括差旅费、人工费、手续费在内的大量商流费用,降低了购买成本;三是在线销售可以避免有形商场及流通设施的投资,使交易费用进一步降低,价格竞争的空间也随之增大;四是流通信息网络规模足够大时,充分的商业信息会在网络上自动生成,网络上信息的利用率提高,信息使用成本和流通成本降低。
通过信息化建设不断降低流通成本的典范当属沃尔玛。沃尔玛的经营宗旨是“天天平价,始终如一”,它指的不仅是一种或若干种商品低价销售,而是所有商品都以最低价格销售;不仅是在一时或一段时间低价销售,而是常年都以最低价格销售;不仅是在一地或一些地区低价销售,而是在所有地区都以低价格销售。正是这一经营宗旨使沃尔玛成为流通行业中信息化战略实施的领先者。
流通实现的本质特征就是为生产和消费的实现解决时空限制,保证货畅其流,减少停顿与耽搁,使稀缺资源的配置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而流通创新的本质就在于“将流通过程中的一切停顿尽可能地消灭,全面加快经济运行的节奏、效率和质量”。(注: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第三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论坛”论文集。)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对流通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则为流通创新的进行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并带动流通产业相关的制度、管理、政策以及组织化程度等的全面提升。
二、信息化为中国流通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
中国的流通创新有其特殊的背景条件。对于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要尽快摆脱不发达状态,迅速发展生产力,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就是在实现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同时,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推进信息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化为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为中国流通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
(一)信息化与流通制度创新
流通制度创新是指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流通制度要素的新组合。其中,流通企业制度创新是流通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流通企业制度创新的目的在于明晰产权关系,使经营权和所有权真正分离,使流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运行主体。我国传统流通企业尤其是国有流通企业独具特色的庞大科层组织,其沉重的惯性与体制力量是信息化进程的主要障碍。流通企业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从而改革旧的运行机制。
一般来讲,业务流程重组是流通制度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的结合点,它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流通制度创新所引起的业务流程改变,例如连锁经营的出现是一种流通制度创新,改变了原来单店经营的业务流程,由过去的业务单元销售变为流水线销售;另一种是新技术的引进而引起的业务流程改变,如在流通企业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原有的商品采购、销售、结算流程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但仍保留旧的运行机制,信息化程度再高也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因此,应借助信息化改造,按照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优化控制及信息经济的要求,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加快流通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进程。
(二)信息化与流通组织创新
流通组织创新是指为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流通组织的新组合,即通过流通组织的创新、集中、分散、融合与协作等途径,改变流通组织的形态,提高流通组织的运行效率。流通组织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其目标是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最大限度地提高流通效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信息化体系的逐渐形成,资源配置的组织形式必然发生深刻变化。尽管在工业化时代广泛应用的企业组织形式依然存在,但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其组织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流通企业的组织结构来看,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是以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作为其核心原理的,这种管理模式是在信息技术相对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严密的等级体系、明确的责权统一和完备的规章制度保证了用人工方法进行信息采集、加工和传输的有效性。其弊端在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人员之间缺乏合作。随着流通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上述组织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灵活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柔性组织结构。尤其是流通企业引入ERP系统之后,更要求企业以业务流程为中心改造组织结构。信息化使管理信息的下达和获取不需要通过中间层,从而形成了一个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模式。
从流通企业的组织形式来看,以零售业态为例。零售业态是指零售商业的组织形式,在流通业业态中,零售业态变化频繁且最为引入注目。我国零售业态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新兴业态如超级市场、专卖店、仓储式商店、折扣商店、便利店、邮购以及网络商店等纷纷出现。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新兴零售业态并不是按经济发展阶段依次诞生,而是几乎同时涌现。但整体来看,我国零售业态仍处于较低层次的非均衡发展阶段,同时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较低。从美、日等发达国家经验看,流通业态的现代化主要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及其在流通领域的广泛运用。因此,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必然促进我国流通业态的增长与优化。
(三)信息化与流通管理手段创新
传统的商品流通活动主要依靠手工完成,交易费用和时间耗费较高。从1974年开始,我国流通领域开始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其主要标志就是利用电子结算替代手工结算。从80年代中期开始,POS机、条形码技术、色码技术、基于PC的MIS、财务管理软件、系统集成产品广泛进入零售业应用。进入90年代,流通企业开始应用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在全面推进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为适应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推广应用了条形码技术、多种银行卡互通互联技术,探索了决策支持、现代物流配送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网上购物等技术的应用,流通业的办公自动化建设也开始起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到90年代末,以光纤通讯、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为载体的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得到极大发展。以第三代POS及RS6000小型机被引进到大型零售企业为标志,由制造业生产管理产生的ERP软件系统思想和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成为可能。1998年,中国第一个商业自动化ERPV3.O系统产生,标志中国零售业管理软件开发走出简单MIS阶段,进入了与国际零售业先进水平接轨的高端ERP发展阶段。随着商业ERP、商业智能BI、供应链管理SCM与客户关系管理CRM等高端产品应用不断被推向流通企业应用,极大地扩展了流通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范围。
目前,我国80%的大中型零售商业企业,不同程度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其中绝大多数是实行连锁经营的零售企业。有70%以上的连锁企业建立了系统开发的前台POS销售时点系统和后台MIS/ERP管理系统,30%左右率先进入了商业自动化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的阶段。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了流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对象,将传统的内部的人财物管理的主要模式,延宽到以信息人财物为主要管理对象,以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更为强调信息的获取、管理和使用,更为强调对人才的管理与使用。
三、中国流通创新中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信息化是流通创新的基础和条件。现代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提高了全社会的流通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促使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由原来的末端产业上升为先导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尤其是流通产业的信息化建设才刚起步,处于较低层次或模仿阶段。流通产业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并严重影响了流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我们建议:
(一)建立“大网络”概念,加强统一规划,增加政府宏观调控
中国信息化建设应建立“大网络”的概念,贯彻联合共建、专通结合的原则,防止各搞一套。对现有“一家一户”封闭运行的所谓“信息中心”,应通过部门统一规划,采取联网的方式,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的资源重组,按照效能、齐全、方便、快捷、低价的原则,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地区规划应贯彻重点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可率先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交通发达地区,建立起以“第三方物流”为基础的信息网络,使全国各地工商企业都能方便快捷地同时上网,随时查询、随时输入供求信息,进行网上交易,尽可能多带动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同时,应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认证体系、信用体系的统一规划和建设。
(二)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加大政策支持与引导
政府应加强流通信息化建设的示范和引导,在商业信息化、流通标准化、现代物流建设中的共性技术等方面国家应给予科技经费支持。同时,国家应重点支持大型公益性数据库和电子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建立社会化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为中小流通企业服务。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商用数据库和电子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以提高流通基础信息的规范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鼓励流通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列入计划的项目,各级政府的技术、创业资金要给予匹配资金支持。加大国债贴息贷款向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倾斜,支持流通企业技术进步。
(三)以流通产业制度创新推动信息化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动力和灵魂,而制度创新则是整个流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只有产权清晰、经济利益前景明确,才可能调动流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积极性。而流通创新也才有切实可靠的动力和后劲。因此,应通过流通企业的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等的变革,推动流通产业的信息化建设。
(四)加强流通基础理论研究,建立流通人才培养体系和强化培训机制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流通产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对流通人才的培养和流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出了较高要求。应当说加强流通业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从业人员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彻底改变流通领域技术水平落后的关键。因此,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加快培养流通领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同时,可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建立强化流通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并将参加职业培训及获得资格证书作为职工上岗的基本条件。
(五)加强信息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流通产业的特性决定了流通产业信息化建设将涉及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系统性和政策性。因此国家应尽快加强信息立法,促进信息共享,维护国家主权和商业秘密,促进国际信息交流。目前应抓紧起草信息技术标准规范,特别是信息标准、软件标准以及网络技术标准等。
标签:大数据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过程管理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创新管理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制度创新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