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实验研究论文,意识论文,体育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缺乏合作精神的人不仅在事业上难以获得成功,甚至于难以立足于社会。应届大学毕业生在试用期结束时被淘汰的,大多是由于以我为中心,难以与他人合作造成的。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并作为一项社会适应目标提将出来。为此,我在初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就如何结合教材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验设计
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实验组共计82人,男、女生合班上课,5~8人为一个合作小组,对照组54人,进行常规的分组教学。教学内容相同,主要教材是快速跑和技巧(鱼跃前滚翻),共16个课时。实验组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创设不同的情境进行教学。各合作小组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制定小组学习目标,研究如何进行分工合作,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
二、培养方法
(一)结合教材特点,培养合作意识
快速跑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教学主要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了解、熟悉本组成员各方面的情况,为下一个教材的学习打好基础。技巧教材难度较大,对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要求较高,通过这一教材的教学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困难的竞赛中通力合作共同实现预期目标,在合作中体验成功。整个教学过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被动到主动。教师在教学中还采取多种措施,在教给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也传授有关人际交往的技能,并通过实践掌握有关交往技能;还注意教会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合作分享、学会互相帮助;并对典型事例进行评析,使学生懂得与人合作的道理,以评优奖励的办法强化合作意识。注意合作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交往能力相一致,没有交往就没有合作,只有合理的交往技能,才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学。
(二)在平等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让学生在平等、公平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成为小组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员,为实现小组的学习目标出谋划策,自觉地履行小组赋予的职责,主动地帮助小组其他成员,或愉快地接受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相对平等的学习环境中,提高相互合作的意识。
(三)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上,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发放一张写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要求的字条,设置一种教学情境“让我能给你带来方便”,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如,在各种练习与比赛中,在明确小组学习目标后,通过小组集体讨论,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工合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开始练习或比赛时,有的学生往往只考虑到自己如何完成任务,而没有想到如何才能为下一位同学创造有利条件,没有想到体弱的同学能否顺利完成任务。于是在讨论中,教师就引导他们研究如何才能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或比赛成绩,使学生懂得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重要性,并付诸于行动。在下一轮的练习或比赛中,我们发现,各组学生主动帮助、积极参与的情况明显增多了,并能体验到各有所长,取长补短,发挥集体力量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良行为,或肯定学生的良好表现。如在练习或比赛中,出现讽刺挖苦、恶语伤人等打击对手,造成不良的人际冲突时,教师必须严肃认真、旗帜鲜明地提出批评,但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真正懂得错在哪里,应当怎么做才对。对学生中相互关心、团结协作、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良好表现,要及时予以表扬。树立一种良好的人际氛围,使学生在互相交流,相互激励,互教互学中共同提高,使集体充满温情和友爱。
(四)教会学生懂得尊重、欣赏、鼓励、学习他人
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运用激励性的语言,但要恰如其分。并教导学生对同学的学习,决不能讽刺挖苦,说泄气话,说风凉话。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欣赏他人,鼓励他人,学习他人。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强的融合剂,大家在友好的环境中会更好地合作,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充满信心地进行学习。
三、实验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1.懂得了要全面看待自己与他人优缺点,注意学习同学的长处;
2.懂得了尊重同学,能与同学和睦相处;
3.知道了关心、帮助(或接受帮助)、鼓励同学的学习;
4.懂得了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发挥集体力量的重要性。
(二)促进了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
鱼跃前滚翻,对初一学生来说难度相对较大,特别是女生学起来困难更多一些,第一次课复习前滚翻时有81%的学生不能完成。教师示范、讲解后,进行分组练习,并提出哪个小组学生全部完成练习经检查合格后,剩下的时间就可进行自主选择练习,以资奖励。各组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动作,互相切磋、互相保护、互相帮助、相互鼓励,特别是已经完成动作的学生,主动帮助尚未完成动作的学生,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学习气氛十分融洽,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见表1)下课前一个班只有一两个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动作,但他们都表示,课后一定要加强练习,决不能因为自己影响小组的成绩。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鱼跃前滚翻脚离垫子距离(cm)比较表
距 离
0~40cm41~79cm80~120cm121~159cm 160~200cm
实验组82人
2/2.4%6/7.3% 20/24.4%20/24.4%34/41.5%
对照组54人
3/5.6%14/25.9%
19/35.2%10/18.5%8/14.8%
(三)提高了学生的奔跑能力
由于合作意识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为了小组的荣誉,自觉地加大了练习的密度和强度,克服种种困难,累的时候在同学的鼓励和帮助下,坚持完成练习任务,使奔跑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女生由于平时不太好动,运动能力较差,通过合作意识的培养,由原来的被动练习到后来的主动积极参与,使50米跑的成绩提高更加明显(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50米跑的成绩比较表
性 别 女 男
实验组8秒3
8秒05
对照组8秒87 8秒2
四、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动能力的提高。但要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钻研教材,科学地设计课的组织教法。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胜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重视对体育差生的关爱、团结、帮助和鼓励;把合作意识的培养,提高到“学会做人”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