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工人薪资待遇研究
曹嘉怡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摘 要: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工业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流动到固定、从修械作坊到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过程。工人是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根据地各军工厂对工人实行供给制,以及战时工资制度,并提供较为优厚的福利待遇,大大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确保军工产品的顺利生产,为抗战取得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战时产生工资制的萌芽,为军事工业逐步走向企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工人;薪资待遇
1937年7月7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满足战争所需要的军事武器,提高军事实力,八路军总司令部决定对分散在太行区的各修械所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生产”的方针,将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修械所、一二九师高平修械所,一一五师唐支队修械所合并,成立八路军总司令部修械所,由此,军事工业在晋冀豫抗日根据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从最初修理枪械的三个随军修械所,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多所大型兵工厂并自主研发弹药枪支的军事力量,并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人是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根据地军事工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保证军工工人的基本生活,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确保前线的军火补给,根据地民主政府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工资制度,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前期成本控制涉及公司各个工作和管理环节,是各部门共同责任,前期成本控制不仅是项目管理者的职责,也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职责,倡导全员节约资金,提高效益的主动精神,鼓励提出合理化成本控制建议,对降低成本控制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管理部门和人员进行奖励,推广节约、增效的先进管理经验。其次结合前期预算,将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层层落实下来,倡导全员成本控制文化。
员工B在夜里梦到公司多次,并多次在梦话中吐露对公司的热爱,一夜竟重复了40次;员工C则是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后累倒在了工作岗位,她望向会场黑压压的人群,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大厅内循环往复:我时刻接受公司的注视……
一 供给制
抗战时期,晋冀豫根据地军工工人的物质待遇,个人吃穿及生活必需日用品,基本上都是实行供给制。供给制要求军工人员按照军队指战员的标准,穿军衣、吃军粮,在此基础上发给工人们少量零用津贴。零用津贴的发放是以军工工人技术水平的高低与对军工厂做出的贡献大小评定的,按等级工资形式支付。起初,根据地发行纸币来作为工人们的零用津贴,由于战争的特殊形势,根据地物价波动较大,为了避免物价波动的影响,军工部决定将小米作为零用津贴。整个抗战时期,军工工人物质待遇的具体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灵活性进一步保障了军工工人的生活。
1937年至1939年6月,工人生活待遇为每人两年发放棉服一套,一年发放单服两套,毛巾两条,肥皂六块,牙粉四包,牙刷两把,每日粮食供给为一斤半、蔬菜供给一斤,零用津贴发给冀南银行货币,最高工人每人每月九元,最低学徒每人每月一元五角。
(一)包工计件工资制。1939年冬,黄崖洞兵工厂开工投产以后,1940年在彭德怀副司令的指示下,为提高工作效率,鼓励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实行了一段时期的包工计件工资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铁工部锻打步枪零件,产量提高三至四倍。当时工人薪资是半供给制性质,计算包件价格是把津贴部分视为标准固定工资,其公式是:包件价格=标准固定工资/标准产量
供给制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但是供给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强调平均主义。为了提高工人工作效率,促进军事工业的发展,根据地军事工业的工资制度除了供给制外,还曾实行过包工计件工资制、包工计时工资制,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包工,分为个人单独包工与集体包工两种。凡是一个人可以单独工作的半成品,尽量采用单独包工。若一个人不能独立完成,则以机器、烘炉或工作组为单位。集体包工的分红办法是按照参加包工工人的标准固定工资多少和参加工作日多少计算,学徒也按照此种办法参加包工,或者有工人酌情给予一部分奖励。
由图表可以直观地看出,这种供给办法中,对外来工人的待遇比本地工人高了许多,正是这种政策,吸引了大批军工人才来到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为当地军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促进了军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要进一步增进对保教工作的认识,规范一日保教活动。在科学保教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严格坚持“教育活动游戏化,游戏活动教育化”的原则,立足幼儿发展需要,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来设定幼儿一日活动,有效规范一日保教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教师不能只关注教学工作,也要努力提升保教能力,经常与保育员沟通,深入交流,共同构建良好的幼儿园一日活动,提升科学保教实践的有效性,从而让幼儿在园中得到更为有效的发展。
1、衣、食、日用品的供给标准:
(1)本军工人每人每月折合小米九十七斤六两;
除保障工人们的基本日常生活外,根据地对高级技术工人的直系亲属亦有优待保障,外来工人员家属每人发放每月发放小米27斤,本军工人按随军家属待遇,并组织家属生产,保障日常生活。
(2)外来工人每人每月折合小米一百一十斤六两。
2、津贴待遇标准
本军工人分为四等三级,津贴待遇根据等级降低随之减少,外来军工人员分为三等三级,津贴待遇同样根据等级变化而变化。
本军工人津贴待遇标准
外来工人津贴待遇标
1943年10月,为了吸收和引进外来的军工技术干人才,进一步推动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工业军工生产建设,军工部将工人生活待遇进行区别处理,分为本军工人和外来工人两种。具体规定为:
3、优待家属
(2)铷有机相用1 mol/L盐酸反萃,在相比VO/VA=51时,经三级逆流反萃,反萃率为91.04%,铷钾得到了较好的分离。
供给制是战时采取的特殊制度,它保障了工人的基本生活,保证了军工生产得以在逆境中生存下来。在艰难的抗战时期,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种供给办法在吸引外来军工人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执行一年多以来,有大批军工人才涌入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支援了当地军事工业的建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工人已经与本军工人已融为一体,如若再继续执行下去,则不利于军工工人的内部团结,1945年5月军工部指示:本部工人不论是外来工人还是由本军培养的工人,其实质都是为抗日服务的革命者都应享受八路军一样的荣誉和待遇。因此对工人们做了统一的供给标准。这种物资分配形式的衣食部分是平均主义,零用津贴则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二 工资制
1940年9月至1943年9月,这段时期,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和战争影响,晋冀豫抗日根据地迎来了最为艰难的时期,物资奇缺、价格波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军工工人们的最低生活水平,军工部决定将工人们的衣食再次纳入供给范围,供给标准为每人每月伙食费折合小米45斤,穿衣所用布料25方尺。零用津贴也以实物(小米)折价支付,工人分三等九级,学徒分二等六级,具体标准是:特等工人最高每月为51斤小米,最低为45斤小米;一般工人最高每月为42斤小米,最低为27斤小米。见习工人最高每月为25斤小米,最低为15斤小米。学徒工人最高每月为14斤小米,最低为9斤小米。在战时状态下,这个措施保障了军工工人们的基本生活,使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工业得以继续进行。
本研究还表明,AP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呈逐年降低趋势,可能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关。来自2008年万宇辉等[10]和2012年胡牡丽[11]的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的饮酒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来自季成叶[12]的研究报道表明中学生过量饮酒普遍化、低龄化、程度加重趋势越来越明显;来自张爱军等[13]的一组76例AP的研究报道21~40岁男性占全部病例的27.63%,其中饮酒者占52.38%,预示饮酒者越来越年轻化。孙昌琴[14]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患者越来越年轻化,也直接导致了AP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呈逐年降低趋势。
1940年5月至1940年8月,随着物质条件的好转,工人待遇随之改善。工人的穿衣仍然实行供给制度,但是伙食和津贴实行工资制。工资标准为最高工人每人每月发给四十元,最低学徒,每人每月发给十八元。
(二)包工计时制。又被称为点包公。1943年以后由于日寇连续疯狂地扫荡军工厂,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在这种极端条件情况下,每件军工产品包价很难确定,所以将几件包公改为计时包工。计时包公,制订出标准产量,不计包价,再以实际产量根据标准产量折成工数,乘以固定的每工工资。即为应得工资计算。计算方法是:
语文课堂,尤其是小学的语文课堂,是希望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能够产生对于我们国家博大精深的文化的兴趣。在兴趣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且多种的教学手段、方法都是在围绕这一教学理念。具体的语文情景的建设,让学生和老师互相配合,产生相互的能动的过程。这不仅符合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学理念,更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解决了语文教育标准里的重难点的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包工应得工资=(实际生产数/每工标准产量)×每工固定工资
从契约与道义权源间的一般竞合上看,搜救责任区内的缔约国与人道主义救援国之间都存在协调权的行使问题,只不过前者源于契约或协定,并在所缔结的搜救责任区内行使,而后者单纯地源于人道主义救援国以及搜救责任区内的缔约国各自的搜救计划或预案,甚至是人道主义救援精神,不受任何公约或协定的影响。然而,海上救助的顺利进展来源于力量的整合而不是分散。因此,如果不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有机配合,反而让这些国家各行其是,单一地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协调处理,这些协调权之间不但会产生摩擦和冲突,对救助目的的实现也无帮助。
应得工资总额=应得包工工资+食用工资+穿用工资
在抗战期间,包工制度中每件产品的工资只是根据津贴部分计算的,不包括供给部分,故每件产品的工资率是很小的。在整个工资中衣食部分占很大比例,只根据较低的一部分津贴来计算分红工资,自然是工资率很低。抗战胜利以后,军事工业生产逐步走向企业化,包工制度也跟着前进了一步,由半供给制改为全面工制资。工资制度弥补了补给制的一些不足,对确保军事工业有序规范地运作,调动广大工人的生产积极性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一创举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是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迈向现代化、企业化的重要一步。
三 劳动保护与工人福利
劳动保护与工人福利是除了工人薪资以外,保障工人生活的补充方式。随着军事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工人的劳动保护和福利政策也日趋完善。除了基本的供给制和工资制外,民主政府加强了对工人劳动保护与福利的工作,从而解决了军工工人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军事工业的建设上来。
根据地民主政府注重对军工工人的劳动保护,工厂将一部分资金作为工人劳动保护与福利基金,由工会与工厂共同组织委员会,对于从事三酸、硝化、磷酸的工人每月每人提供保健费;办理工人生活补助,对工人家属发生疾病、死亡、灾害等情况进行救济;军工厂建立劳动保险部,组织医务人员组织建立保健机构,负责军工工人的卫生保健工作;工厂设置医生,凡职工患病,厂方应酌情予以治疗。
工会在对军工工人劳动保护和福利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护军工厂尽一切可能在“工办厂助”的原则下,保障职工消费供应、伙食管理、家属优抚、储蓄财富、互助借贷等业务,解决职工实际困难。
综上所述,抗战时期,在人力、财力、物力都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工业仍然最大限度地为工人们的生活提供保障。在实行供给制,保障军工工人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适应形势的发展,部分推行了工资制,尽管包工制度中每件产品的工资只是根据津贴部分计算的,不包括供给部分,故每件产品的工资率是很小,但是这种不完全的工资制弥补了补给制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工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孕育着军事工业企业化的萌芽,是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工业生产逐步走向企业化的第一步。军事工业在发展的过程注重发挥工会的作用,做好工人劳动保护和职工福利的工作,对当代军事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山西省国防工业工会编.山西军事工业史稿(1898 — 1949)[M].内部资料,1983.
[2] 王楗夫.铁血荣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军工建设发展纪实[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3] 山西总工会编.中国工会运动史料全书·山西卷[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4]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军事工业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
本文引用格式: 曹嘉怡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工人薪资待遇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46):234-23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6.084
作者简介: 曹嘉怡,女,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工人薪资待遇研究。
标签:晋冀豫抗日根据地论文; 军事工业论文; 工人论文; 薪资待遇论文; 太原理工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