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创新_绩效评价论文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创新_绩效评价论文

国企绩效评价指标的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企论文,绩效论文,评价指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评价指标现存的问题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运营效率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正确切实地评价企业绩效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尤其对于政府管理部门,只有了解企业的实际绩效,才能正确制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更好地完成宏观调控的职能,同时正确地评价企业的绩效,也是管理部门公平公正地评价国有企业管理者能力和水平的前提。然而现行的,以CHILD和KHOND WALLA分别于1974年和1979年提出的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为基础的评价制度,在我国的实际运用中,却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行为起了误导作用。

根据CHILD和KHOND WALLA的理论,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是税前利润、资产数量、存货周转率、利润成长率、利润稳定率等。关于这些指标均是来源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因此一些企业往往通过运用各种财务措施,来改善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转资增值。既企业通过出售资产,来增加财务报表中“投资收益”余额,并减少期间对资产的维护费用,从而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出售剩余或不良资产,来改善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产质量,从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但无论如何,这种行为对于当期企业的实际绩效是没有任何影响的。而且如果企业出售的是生产型固定资产,那么必然会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和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1999年,上海东方航空公司为了实现其对股民三年扭亏的承诺,通过出售公司所有的民航客机,来减少日常高昂的维护费用,增加税后利润,从而使其在经营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99年中期每股收益转亏为盈达到0.10元,同时其他财务指标也有较大的改善。

少提或不提折旧。即企业在经营困难时期,不提或少提折旧,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达到增加帐面利润的目的。由于折旧作为一种待摊性质的费用,在固定资产购入时已经发生了实际支付,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已经造成。如果本期不提或少提折旧,那么在设备使用的其他期间必然要多提,而且在设备报废前必须提完。因此这种行为对于企业的实际绩效并不产生影响。

大量使用产权性融资。由于目前中国股市的不完善和投资者过强的投机意识,企业的业绩和股利分配政策对于股票市价的影响极为有限。因此多发股票少借债,便成为一些上市公司改善融资结构、降低财务费用、提高利润的一大法宝。然而实际上这种做法恰恰是降低了企业的绩效。根据西方财务管理的理论,普通股融资的实际成本是所有融资方式中最高的,随着股市的日益完善和投资者日益的理性化,大量使用产权性融资的方法,只能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并降低企业的绩效。综上所述,之所以会造成以上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目前的企业绩效评价制度是一种以帐面财务数据为基础的考评制度,必然造成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同时也会对企业的经营行为产生误导。因此要杜绝上述现象,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的创新

本文以企业通过销售所创造的增加价值(Value-added)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每个企业所产产品的销售价格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从其他企业买进的原材料、燃料、工具等中间产品的价值,二是它投入生产要素新创造出来追加在中间产品上的价值”。因此:

增加价值=销售收入-所有原材料和燃料、工具的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增加价值的计算也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增加价值=实际支付的增值税/增值税率

由于增值税是由国家统一依法收取,因此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当期所创造的增加价值,而不象财务指标,容易受到企业“违规行为”或“擦边行为”的影响。

以企业通过销售所创造的增加价值,而非企业通过生产所创造的增加价值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的原因在于,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产品只有通过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只有通过销售,才能对企业的实际绩效产生影响。通过对增加价值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由产品销售利润,用于生产已销售产品的工资、折旧、利息组成。因此以企业通过销售而创造的增加价值作为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就相当于以包括工资、折旧、利息和利润在内的企业综合收益作为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与现行的企业绩效指标相比,它既可以消除折旧、财务费用等对于企业绩效的虚假影响,而且也更符合西方公司财务管理中“将工资、利息和股利作为企业利润而不是成本的组成部分”这一观点。

上述的分析仅仅是以企业的产出作为评价绩效的基础,而没有考虑企业的投入。然而只有对企业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的分析,才能对企业的绩效作出于确、全面的评价。因为较大的增加价值可能是以更大规模的投入为基础的。根据西文经济学的理论,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与资本,其中资本包括短期资本与长期资本,也就相当于目前企业占有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原值;而劳动则可以通过劳动力的机会价值,即企业所占有的劳动力从事社会其他工作所创造的价值,来进行量化。

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劳动力要素价值

劳动力要素价值=员工水平系数×(实际产量/设计产量)×员工人数×平均工资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企业投入的劳动要素价值时,乘以员工水平系数和(实际产量/设计产量)是出于对各企业员工平均素质不同,以及目前企业开工不足,下岗人员较多等情况的考虑。在实际应用中,员工水平系数可以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教育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采用层次分析法或模糊评估方法获得,因此:

上述公式得出的结论,只能反映企业某一时间点静态的绩效,容易受到企业短期行为的影响,因此要对企业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还必须包括对于企业成长性的评价与分析。

企业绩效增长率=(本期增加价值-上期增加价值)/(本期投入生产要素-上期投入生产要素)×100%

通过企业绩效增长率分析,能对企业绩效进行动态的评价,即企业投入生产要素的变化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对各时期企业绩效的变化的趋势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指标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货膨胀。由于企业绩效系数是以企业通过销售所创造的增加价值为出发点的,因此它必然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所以在进行企业绩效的纵向比较时,必须考虑通货膨胀所导致的物价变动的因素。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参照实际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做法,设定一个基年价格,从而增强企业绩效系数的可比性。

外部效益。在对企业绩效量化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考虑经济效益之外,还必须注重企业的外部效益。对于一些严重损害公共利益,污染环境的企业,在评价其企业绩效时,要适当的调低;同样对于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在评价其绩 效时,可适当调高。在实际运用中,可由管理部门针对各种行业、部门规定一系列调整系数,来实现对企业绩效系数的调整。

综上所述,本文是通过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来进行企业绩效的考评。与现行的评价方法相比,它存在以下的优点。首先,它以企业通过销售所创造的增加价值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从而避免了企业以财务行为,而非生产行为来改善企业的绩效评价结果;其次,它在分析时还引入了企业的人力、物力投入作为影响绩效的因素,从而引导国有企业重视投入与产出均衡的问题,改变目前国有企业在投入方面普遍存在的弊病,即在投入方面过多考虑非生产因素,如办公室的家具配备,而对生产起实际作用的因素,如投资、采购等有所忽视。当然,指标的制定仅仅是绩效评价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在于考评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能真正作到照章办事,不徇私舞弊,这样才可能保证考评结果的真实性与公正性。同时政府管理部门还应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与考评制度配合使用,从而使得企业绩效与企业利益、企业管理者利益挂钩,激发国企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标签:;  ;  ;  ;  ;  ;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创新_绩效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