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新观念与无传统馆藏图书馆试验项目的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时代论文,新观念论文,图书馆论文,传统论文,项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250.76
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服务领域竞争的加剧,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工业化时代(相对于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信息化社会”及“网络化时代”而言)图书馆的形式、结构和内容,均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中,许多新的概念和理论不断提出和完善,其中,关于网络时代无传统馆藏图书馆的理论已在争鸣中初露端倪。本文依据网络时代新的理论和观点,提出在我国建设无传统馆藏图书馆试验项目的构想,以期推动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发展。
1 网络时代的新观念
因特网自1994年5月进入中国以来,即以年均300%的增长速度发展,到1999年9月底,用户已达到500万户,这一切不仅对传统的管理方式带来了猛烈的冲击,引起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而且对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大革新。概括起来,网络时代的新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新的时空观念
因特网、外部网(Extranet)和内部网(Intranet)构成了新的“网上空间”(Cyberspace)。“网上无国界”已成为现实。对于“网上空间”来说,地球变小了,时间变快了,地球就好像是一个大办公室和大家庭,可以随时随地办公、学习,进行科研或者娱乐活动,物理距离与时滞已不再成为影响信息交流的因素。
1.2 新的平等观念
在工业社会,人们信奉的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信息社会和网络化时代,“在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网上,信息消费、信息共享、信息发布的机会均等,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接收者的地位、等级和权力已不起作用,信息垄断渐趋消失。因特网奉行的开放原则和平等原则,为所有用户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的交流、竞争与协作的环境。
1.3 新的财富观念
农业社会的首要资源是土地,人们有了钱就买地,以成为庄园主为荣;工业社会的首要资源是资本,人们千方百计扩大资本,想当资本家。到了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成了首要资源,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成了社会的首要经济形态,“信息就是资源,知识就是财富”成了人们新的财富观念。计算机网络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检索和传输能力,使信息和知识可以被人们大量地获取和使用,并在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资源中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从而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财富观念。
1.4 新的管理观念
传统的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均实行由上而下的、垂直的、分层的金字塔式的管理,中间层次多,因而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弊端也多。在网络化时代,新的管理观念和新的管理模式开始出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变成了并行的、水平的和直接的关系,消除了中间环节,管理结构趋于扁平,最高层和最低层可以直接对话;此外,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与最终消费者之间也可以直接交易,中间层次和中间商的作用渐趋消失。新的管理观念既是一种平等的和民主的管理,也是一种高速化和高效率的管理。
1.5 新的服务观念
传统的经营者都是通过市场来进行经营活动的,寻找市场和开辟市场是经营者的主要活动。进入网络化时代之后,人们将以全新的网上经营观念逐步替代原有的经营观念,网上销售、网上展览、网上广告以至于网上融资投资,已经成为新的经营方式。于是出现了规模巨大席卷全球的“电子商务”热潮,网络为服务业提供了更为廉价、便捷的服务渠道,创造了无限的商机。
1.6 新的思维观念
网络化时代产生了一种与抽象思维有所不同的思维观念——虚拟思维观念。虚拟思维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借助信息技术,将现实中难以实现或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方能实现的事,在网上“虚拟”出来,有效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虚拟图书馆,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的帮助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信息资源组织起来,实现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这种虚拟图书馆可以达到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各类服务要素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信息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比。
目前,建设我国的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均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对于建设无传统馆藏图书馆的呼吁,仍停留在书面上,未能提出可操作的举措。基于当前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笔者认为启动我国无传统馆藏图书馆的试验项目已基本具备可行性。以下将据此提出启动该试验项目的一些设想。
2 关于无传统馆藏图书馆试验项目的构想
2.1 无传统馆藏图书馆的概念
无传统馆藏图书馆是与“有传统馆藏”的现代图书馆相对而言的。“有传统馆藏”的图书馆主要是指通过收藏主要以纸介质为载体的图书、期刊、文献及其他非书资料等来完成其收藏与服务功能;而无传统馆藏的图书馆则是借助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馆藏”通过电子数据化处理后加以收藏,或者通过对分布于不同时空环境下的各种数据化的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管理,从而达到完成图书馆各种功能的目的,其本质仍然是一种信息资源体系[1]。
2.2 实施我国无传统馆藏图书馆试验项目的基本构想
无传统馆藏图书馆试验项目的基本构想如下:
●基于新的时空观念,对分布于不同时空环境下的各种数据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基于新的平等观念,探索新形势下的信息占有和分配模式;
●基于新的财富观念,将“无形”的信息财富转换成为“有形”的物质财富,拓宽图书馆的资金来源,逐步解决图书情报工作中面临的资金——R&D(研究与发展)——应用的矛盾, 形成相对稳定的经费自补给的良性循环;
●基于新的管理观念,结合传统图书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图书馆作为知识经济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的新的管理模式;
●基于新的服务观念,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实现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
●基于新的思维观念,拓展图书馆信息组织的领域,探索无传统馆藏甚至“0馆藏”及其他性质的“虚拟图书馆”的可行性;
●为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培养一批新生力量,进行有预见性的人才准备。
2.3 无传统馆藏图书馆的技术支持
无传统馆藏图书馆试验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主要是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的,构成其支持基础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信息处理技术。包括信息转换技术(如将各类音频、视频信息转换成数据信息)、信息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其他的数字数据技术等。
●信息传输技术。包括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
●互联网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超媒体技术等。
目前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相对超前的,根据“莫尔定律”,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的处理速度每18个月增加一倍[2],所以,计算机在许多领域的应用都有待加强,“应用跟不上技术,想象跟不上技术”已成为共识,因此,能否把已相对成熟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中,从而推动我国无传统馆藏图书馆试验项目的实施,已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
3 我国无传统馆藏图书馆试验项目的实施方式
3.1 我国无传统馆藏图书馆试验项目的实施原则
实施我国无传统馆藏图书馆试验项目应遵循以下几条主要原则:
●高起点原则。由于本项目是在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业空前发展的背景下实施的,因此,目标的制定、项目的提出和组织实施必须建立在较高的基础之上,以确保项目的试验成果能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从简单做起。尽管本项目的高科技背景为其提供了对复杂事件的处理能力,但就项目本身而言,没有必要把试验的每一个子项目同时铺开,大而全、小而全的实施方式对本项目的意义不大。最好是从简单做起,成熟一项,推广一项。
●高知名度原则。在投入中加大向社会推广的力度,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图书馆事业是一项社会化事业,单纯依靠自身的努力是难以完成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历史使命的。
●服务重点明确。尽管本项目的实施目的是从整体上推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但项目本身的高科技特性又决定了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在全社会广泛推广,为社会带来看得见的“使用价值”。因此,项目的服务重点应该是少部分只需简单培训或不经培训的用户,从某种意义上说,本项目属于“尽可能贴近社会的‘贵族’项目”。
3.2 项目的组织与承担机构
本项目须由政府部门牵头,并落实到具体的国家级机构实施。
无传统馆藏图书馆试验项目是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一块重要的“试验田”,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事业乃至整个信息服务业在21世纪全球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所以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上参照高科技产业给予扶持[3], 并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由国家级的图书情报机构(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图书馆等)负责牵头立项、组织并承担实施工作。
3.3 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通过合作、购买、交流等形式组织数字化的基础馆藏。
●以应用技术为依托,跟踪、组织网上的信息资源。
●以传统的分类体系为基础,结合网络信息的特点,组织新的分类体系,并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
●通过合作、交流等形式,建立远程信息资源组织体系和访问体系。
●建立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存储机制。
3.4 信息服务方式
信息服务方式以“个性化服务”为主要服务方式。“个性化服务”是指根据具体的不同的信息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主要组织方式如下:
●树立新的“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建立新的服务体系,对用户群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层次确定服务的档次,如如何为足不出户的科研人员提供远程信息服务, 如何为被称为“SOHO 族”(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人员提供服务,如何为休闲消遣性的用户提供服务等。
●借鉴目前互联网络ICP的服务思想和服务精神, 以低价位高水准的服务思想提供“上门(远程访问)服务”、 “定题服务”( 网上的mail—list就是一种新型的“定题情报服务”),为用户提供费用低廉的“个性化服务”。
●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提供各类新型的信息服务,如参与企业信息利用的培训活动,参与IT行业的硬件—软件—信息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制定,走图书馆信息服务“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建立有效的专家顾问保障体系。利用方便快捷的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为用户和专家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
3.5 资金解决途径
毋庸讳言,任何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都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投入,本试验项目同样面对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笔者认为本项目的资金主要应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
●由政府提供项目启动经费。如前所述,本试验项目的实施对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事业乃至整个信息服务业在21世纪全球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所以应由政府主管部门拨出专项经费来支持该项目。所拨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启动和前期运作。
●争取社会力量的投入。目前“信息上市”已成为互联网ICP 的一种追求目标,并已逐渐形成一整套的较为规范的操作流程,国际市场风险基金对“信息上市”前期操作的介入也使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得到了相对稳定的资金保障。因此,在项目启动后争取多渠道的社会资金投入是保障项目后续资金的一条途径,并且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以经济实体的形式来运作该项目。通过项目成果的产业化回笼资金,以逐步实现资金保障的良性循环。据笔者浅见,许多试验型项目运作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是资金来源单一,缺乏有效的资金运作机制和“造血功能”欠缺。因此,以经济实体的形式来运作这样一个项目,对项目后期的“扩大再生产”至关重要。
3.6 关于效益/利益的认识
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许多工业化时代无法实现和想象的事情成为现实,“数字地球”、“地球村”等新的观念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探索新形势下信息资源管理如何服务于人类和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试验项目是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试验项目之一,是我国在21世纪启动我国国家信息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工程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国在21世纪的全球信息国力决战中胜出的重要保障之一,其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是在新的网络环境下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并让其服务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各个领域的一种尝试,一旦成功实施,便可将无形的信息财富转换成为有形的经济财富,为国家、社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经济效益同样不可低估。
●本项目作为一个试验项目,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实现经费自给自足的良性循环,从而为信息服务业在新形势下的产业化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本项目借鉴了西方科研应用于项目的组织思想及当前IT行业的创业和管理模式,可为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摸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通过本项目能为我国培养一批适应新形势的图书情报专业人才,锻炼出一支应变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队伍。
3.7 与项目运作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
正如业界专家所言,当前我国图书情报事业中最缺乏的一是资金,二是人才,尤其是具有相关学科和技术背景的业务人才和具有领导自动化、网络化潮流的人才,三是良好的信息环境和信息管理规范[4]。 本试验项目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这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