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人民医院 湖北十堰 4422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压力的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病人进行研究,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比较二组护理后的疗效。结果:护理前研究组的病人焦虑和抑郁程度都比对照组差,但护理后,二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较护理前好,而且研究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明显缓解病人不良情绪,提升预后疗效,为以后治疗此类疾病提供经验。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192-01
尿毒症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指肾病病人在疾病晚期所出现的代谢物积聚、电解质失衡等临床综合征。现阶段,治疗尿毒症临床较为普遍应用的就是血液透析,它能够遏制病情恶化,增加病人的生存时间[1]。基于此类情况,这次实验选择2017年全年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00例尿毒症病人进行研究,探讨心理护理防治对尿毒症血液透析心理的影响,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选择2017年全年来我们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00例尿毒症病人进行研究,全部病人中有60例男性病人,40例女性病人,年龄分布在34到7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是59岁,进行随机对照实验,平均将病人分成两组,比较二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基本信息,没有显著差别(P>0.05),统计学有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病人进行普通护理,研究组除此之外,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详细情况是:
1.2.1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详细掌握病人当前的基本情况,如病程、病情、病人的性格特点、经济生活状况和家庭背景等,基于每个病人的不同状况,依照一定的谈话方法来取得病人的信任,从而有利于病人后续治疗的配合。
1.2.2心理护理:由于此类疾病得病危重,病人在知晓自己得病后都不愿相信,或是抱有消极抵抗的心态,认为自己的疾病无法治愈,且生存时间不长而放弃治疗[2]。基于此类情况,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引导病人逐渐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通过应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接受疗法,帮助病人改变“我的生活已经完了”的悲观心态,令其知晓积极治疗能够控制病情恶化甚至是治愈疾病,从而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重建对抗病魔的信心。
1.2.3健康宣教:护士依照病人的具体病情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可通过组织座谈会,组织相关知识培训,医患知识交流等方式进行宣教。宣教内容主要是尿毒症的定义、诊治方式、护理要点、并发症以及危害等,从而令病人能够准确的了解疾病,此外,通过向病人讲述此类疾病治愈成功的例子来帮助病人树立对抗病魔的信心,告知病人经过治疗就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恶化,增强其治愈信心。
1.2.4饮食护理:调整病人饮食结构,建议病人多吃蛋白(尤其是优质的动物蛋白)含量丰富,营养成分高,钠和脂肪含量少的食物,此外,病人必须少吃豆制品和钾含量丰富的食物,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
1.2.5关怀护理:因为尿毒症的病人治疗时间长,病人高昂的医疗费用为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病人多会产生担心医疗费用,烦躁等消极心态。基于病人此类情况,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多多关心和安慰病人,让其感受到亲人的关怀,提升治疗顺应性。此外,护士可组织一些文娱活动并鼓励病人参加,从而帮助病人保持积极心态,有利于后续的治疗。
1.3 评价指标
实验结束后,对所得信息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同时,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前后实施SAS和SDS的评定[3]。
1.4 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处理,二组结果之间有显著差别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二组进行不同护理后,我们发现,护理前研究组的病人焦虑和抑郁程度都比对照组差,但护理后,二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较护理前好,而且研究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二组之间差别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详细见表1。
3.讨论
有关研究表明,尿毒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病人复发率较高,且需要多次进行血液透析,由于病人治疗过程中医疗费用庞大、治疗时间长,病人多会出现压抑和焦虑的心态,不利于血液透析治疗达到最佳疗效[4]。通过对尿毒症病人进行优质护理,病人家属陪伴病人一同对抗病魔,同时,帮助病人建立对抗病魔的信心。此外,对尿毒症病人实施健康宣教,令病人能够了解尿毒症的相关知识,督促病人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临床的各种检查;告知病人进行何种体育锻炼和饮食方案,帮助病人提高身体素质,从而争取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目前,优质护理是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的首选的护理方式。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护理前研究组的病人焦虑和抑郁程度都比对照组差,但护理后,二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较护理前好,而且研究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因此,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明显缓解病人不良情绪,提升预后疗效,为以后治疗此类疾病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陈少琼,徐丽君,杨开莲.对首次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年4期675-676.
[2]路秀花.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产生的心理影响[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3期545-546.
[3]丁莉莉.护理干预策略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作用探析[J].《医药前沿》,2017年23期786-787.
[4]佟建荣.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分析[J].《母婴世界》,2016年1期389-340.
论文作者:蔡佳云,李瑞祯(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病人论文; 尿毒症论文; 血液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疾病论文; 此类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