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世纪论文,经验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主要在于:一是搞社会主义必须永远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二是有效地发展生产力是巩固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条件;三是要处理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四是要处理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进行社会主义具体体制改革的关系;五是要把共产党建设好。
对于社会主义来说,20世纪非同寻常: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发生在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主义制度在欧亚许多国家建立以致形成与西方对抗的阵营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发生在20世纪中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在不到一百年时间里遭际如此丰富的经历中蕴含着最可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搞社会主义必须永远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以其对人类思维成就的深刻把握和对历史及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深刻分析,认识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并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植根于对历史和现实的科学分析以及对人类历史规律的把握的理论是科学的、正确的。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仅以1917年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及东欧、亚洲一些国家先后建立,就足以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由实践揭示出的道理是: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也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国共产党人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并未全部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对社会主义的具体论证;但是,他们始终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原则:取得了社会主义胜利的共产党人可能在实现这一胜利的途径、方式上各有差别,但却都是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学说的;共产党人可能在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方式、模式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却都是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并在体现、实现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原则方面作了现实努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的。在20世纪,社会主义有一个任何人都不会否认的辉煌时期,仔细分析起来,无论哪个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发挥其先进性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然而,上述最简单的道理却常常被有的人们忘记,其结果导致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毁灭。在已经毁灭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里,我们在其未被毁灭之前首先看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原则被抛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统治地位的丧失;无产阶级专政基础的动摇;在“多元化”旗帜下共产党领导权的实际放弃;在“公开化”口号下把明明是因为未能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产生的种种社会不公现象人为地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联系起来,导致人们失去对社会主义的信任;在虚假改革口号下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被严重动摇,社会经济无序化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严重抑制和干扰等等。这种种现象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抛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原则,从根本上毁灭社会主义。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历史教训。
当然,搞社会主义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生动的创造,才能使社会主义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但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运用,不等于说可以抛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原则。我们既然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建成了社会主义的,那末我们要想使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健康发展,就永远不能丢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原则。这不仅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而且因为抛弃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原则,实际上就是抛弃了社会主义。
把马列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实际并取得了成功的毛泽东曾把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比作箭和靶的关系。这一比喻中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历经风浪而认识到的一个真理:没有靶(理论脱离实际)而乱放箭是愚蠢的,而没有箭(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根本谈不上射靶的问题。然而许多人却只片面地理解了不能“无的放矢”一方面的道理,没有意识到无箭不能射靶的另一方面的道理。实际上,从本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加以创造性运用的根本前提,恰恰是应当牢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则,才能谈得上“结合”的问题。而“结合”也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则更切实、更具体地在实践中运用和体现出来,以充分发挥这些原理、原则改造世界的作用。
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昭示着一条真理:搞社会主义必须永远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原则;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的结合必须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原则前提下的结合。我们不仅没有看到一个抛弃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原则而取得了社会主义成功的例子,反而看到了许多因为抛弃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原则而失败的实例。
二、有效地发展生产力是巩固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条件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几乎都是在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的国家里产生的,这就在客观上使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任务:发展生产力。处于弱小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利用自己的先进社会制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使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尽快赶上并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逐步创造条件。这是一场严酷的竞赛。因为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制度并存于世的情况下,竞赛的结果将不是冠亚军排列,而是你死我活的结局。
社会主义要取得最终胜利,必须得到最广泛的人民拥护,而在一定历史时期里,人民群众中的多数不可能通过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来理解社会主义,他们对社会主义大多是通过直观的特别是基于对物质生活状况的纵横对比来认识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接近并最终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民群众才能在对自己切身利益的感受中获得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并且真心诚意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一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应有之义,二者是社会主义存在、发展的现实要求。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说明,在上述两者中,对后者的切实认识尤为重要。20世纪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大的曲折以至覆亡的根本原因之一,“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1〕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社会主义应该发展生产力以显示其优越性,但到底怎样去发展生产力呢?20世纪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里是重视发展生产力的,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怎样发展生产力问题上也出了不少问题。有的国家曾在处理农轻重三者关系问题上犯错误,片面发展工业,忽视了发展农业;有的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方面过分依赖外国的设备、技术、资金、原材料支持;有的国家领导人头脑发热,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发展生产力却得到了低速度、走弯路、浪费甚至破坏了生产力,其结果,反而损害了社会主义形象。上述教训说明了一个道理,社会主义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必须时刻牢记“有效”二字。有效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才能尽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正如陈云同志一再强调的:“按比例发展是最快的速度。”〔2〕因此, 既永远坚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一根本原则, 又牢记有效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一根本道理, 是共产党人在分析20世纪社会主义经验教训时应该获得的正确认识。
三、处理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
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并未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灭亡。资产阶级还存在,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资产阶级思想还存在,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很大势力。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证明:如何处理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将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而且,随着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内部发生了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多层面的新问题,加上国际关系的变化及国际国内各种矛盾的交织,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这给各国共产党正确处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增加了新的难度。
然而,处理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又是摆在无产阶级政党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当代社会两个主要阶级的关系问题如何,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势,因而也关系着社会主义自身的命运。20世纪中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问题的重要教训之一,是未能处理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有的国家过分主张与资产阶级协调、合作、缓和,而忘记了具有根本利害冲突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必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斗争,因此对资产阶级和平演变丧失警惕,反和平演变的措施不得力或几乎没有;有的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过分强调和扩大阶级斗争,把它放在发展生产力之上,长期作为党第一位的中心任务,反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的国家完全放弃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任其自由泛滥;有的国家领导人在“民主”旗号下为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创造条件;有的国家在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先进技术和与外国资产阶级打交道的过程中,完全放弃对资产阶级腐朽东西的抵制,甚至以与资产阶级溶合为荣;有的国家在利用资本主义搞活经济的时候无限度地扩大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成份,以至损害了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并使国内资产阶级力量悄然形成。社会主义制度本来是具有优越性的,通过社会主义改革,这种优越性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快速进步,但有的领导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共产党却偏偏忘记了这一点,他们或是僵化地理解社会主义模式而拒绝社会主义改革,或是在所谓改革当中放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逐渐引进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他们不能处理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关系的根本原因。
在处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关系方面中国共产党曾经有过成熟的经验,这就是以维护和发展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利益为目的,与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二者不可偏废,在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始终对其保持警惕,并加以限制,在适当时机加以改造,同时以各种更具体的政策体现上述原则。应该说,中国共产党处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这一成熟经验是她在20世纪里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宝贵的思想贡献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宝贵思想成果并未成为各国共产党的共同财富而在国际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共产党在处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关系时首要的是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社会主义事业要发展,当然需要利用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当然也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积极因素,社会主义自身当然也需要改革。拒绝利用资本主义或拒绝改革是不对的。但是,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也好,社会主义自身的改革也好,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而决不是引进资本主义或与资产阶级溶合。怎样才能做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能够利用资本主义某些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与资产阶级打交道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利用和限制两手,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在这方面,20世纪社会主义既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经验,又留下了许多尚待解答的课题。
四、处理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进行社会主义具体体制改革的关系
把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原则体现在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中,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才能真正保持我们所干事业的社会主义本质,抛弃这四项基本原则实际上就等于抛弃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在各个具体情况很不相同的国家实践着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事业,实践总是给社会主义提出新的课题。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原则为我们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向上的正确指导,但并未具体提供搞社会主义的万应灵药。社会主义事业要发展,必须在具体实践中不断解决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中包括在新情况面前社会自身具体体制新出现的问题和旧有的问题。因此社会主义事业要发展,必须不断调整和改进它的具体体制,这些具体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不进行社会主义具体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就会僵化而失去生机和活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所在,它要通过社会主义具体体制加以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定了社会主义具体体制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具体体制不能背离这一质的规定性而必须从属于它。因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社会主义具体体制是密切相联的。但社会主义具体体制是在特定的国内外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受特定历史条件制约,随着具体条件变化而发展。不仅如此,社会主义具体体制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进一步化解为多个层次和层面,如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等具体体制,就有中央、省、市、县及机关、企业、农村等多个不同的层次和层面。社会主义具体体制这一特点使它既不等同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不能保证经常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比较起来,社会主义具体体制是具体的和可变的,因为社会主义事业是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没变,但党的领导、人代会、政协等具体体制却经历了多次改变。改变这些具体体制的目的是使它更正确地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当社会主义具体体制更正确地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当社会主义具体体制不能正确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难以发挥,就不能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健康快速发展,甚至还会阻碍社会主义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对社会主义具体体制进行改革,以便使其更正确更切实地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当然,改革的目的只是为了使之更正确地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不是根本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必须坚持,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存在了,又怎能谈社会主义改革?我们的改革应该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改革。那些动摇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所谓改革,根本就不是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改革,而是有意或无意被纳入西方资产阶级和平演变社会主义总战略之中的行为,必然毁灭社会主义。
对此,20世纪社会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最惨痛的教训。前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1986年提出的“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就已经越出社会主义具体体制改革的范围而打算触动社会主义根本制度。1987年戈尔巴乔夫又进一步提出了“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的所谓“新思路”,试图改变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推行“新思路”的着眼点不是发挥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内在的优越性,而是想根本动摇这一基本制度。结果,人们不仅未能得到戈氏事先许诺的好处,反而使前苏联经济一路下滑,并伴随着巨大的经济紊乱。令人诧异的是,戈氏不仅没有及时中止推行“新思路”,反而把苏联社会主义具体体制的弊端记在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账上。1988年他开始直接、公开地指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说这一基本制度是“扭曲变形的社会主义”。他由科学社会主义改宗民主社会主义后,提出通过“公开化”、“民主化”、“社会多元化”的途径去“改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果造成了前苏联社会主义的全面混乱和社会矛盾加剧,促成了1989——1991年间的苏东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训告诉人们:社会主义需要改革,但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改革。领导社会主义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处理好坚持与改革的关系,把永远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和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具体体制改革有机地统一起来。
五、把共产党建设好
20世纪社会主义所以出现一些问题甚至出现大曲折,穷根究底,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不把共产党搞好,社会主义就要垮台。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留给人们的重要经验。
20世纪执政的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留下了三个重要教训:
第一,放弃马克思主义对党的指导地位,必将改变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从而改变国家的方向。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是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确定党的根本纲领所决定的,动摇马克思主义对党的指导地位,党的根本纲领也必然公开或非公开地被改变,党实际上就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政党了,已经不能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了,它所领导的国家必然离开社会主义道路而滑向资本主义。在动摇马克思主义对共产党指导地位方面,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之一的民主社会主义出力不小。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早在50年代就利用社会主义国家一些失误而加紧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他们攻击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是共产法西斯主义的怪胎。 〔3〕他们一直在作以民主社会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努力,其中最凶恶也最隐蔽的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无论是民主社会主义还是其变种“新马克思主义”,利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失误和社会主义具体体制的弊端来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都达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与此相对照的是,前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对民主社会主义及其变种“新马克思主义”的抵制、批判都显得软弱无力,后来干脆采取包容的态度,而向人民灌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却渐趋薄弱,以致放弃。其后果,马克思主义阵地被民主社会主义不断占领,进而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共产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许多共产党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民主社会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主张。在前苏、东各国几乎普遍地接受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某些政治主张,把推行这些主张当作是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直到采取多党制:一些民主社会主义者的著作被出版,他们的政治观点几乎在无批判的情况下流行;一些“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甚至担任了党和国家要职。特别是对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有巨大影响的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改宗民主社会主义后,该党最高领导机关实际上已经纳入了在民主社会主义指导下运作的轨道。这一点早已被西方政治家道破。布热津斯基在1990年第1 期美国《新闻周刊》上发表评论指出:戈尔巴乔夫“选择了民主化混乱”,“正在离开布尔什维克的共产主义传统,而按照孟什维克的社会民主传统办事。”新加坡政府资政李光耀也指出:戈尔巴乔夫“接受了西方的条件和他们对多党制、人权和民主的定义”。戈氏上述做法自然使国家脱离社会主义道路,滑向资本主义道路。
第二,执政的共产党若不加强党风建设,必将脱离人民,失去人民的信任,最终危及社会主义事业。共产党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它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成功。反之,共产党若存在腐败现象又不能被制止而不断漫延的话,党必将脱离人民,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它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也必将因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而失败。因为共产党内的腐败现象是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根本对立的。20世纪内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共产党内官僚主义和特权现象长期存在,并且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清除,有的甚至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这就造成了两个直接恶果:一是败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破坏了党群关系。二是给国内外企图把该国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人以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口实,使他们的口号、理论拥有一定市场。这两个恶果的综合效应使得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处于一种危险境地,在特定因素或突发事件产生时,往往直接导致无产阶级政权的丧失和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当政,社会主义大厦的崩溃就在倾刻之间。
第三,共产党必须形成一个以真正马克思主义者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曾论证过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的关系,认为领袖对于党、阶级、群众有重大作用。20世纪国际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也证明:一个共产党能不能形成一个以真正马克思主义者为核心的坚强中央领导集体,并自觉地维护这个领导集体的核心,确实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有列宁这个核心,布尔什维克党迅速壮大起来,并于1917年实现了十月革命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党的核心。由于有斯大林这个核心,尽管出现了包括斯大林本人的错误在内的党内外政策的重大错误,但苏联共产党并没有垮台,苏联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并崛起而成为新兴的经济和军事大国。在法西斯德国兵临莫斯科城下之际,苏联人民仍能团结在苏联共产党周围,击败法西斯,赢得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随后很快进入世界强国之列。后来的苏联共产党以及在它影响之下的东欧共产党领导集体一直不成熟、不稳定,没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核心,因此才长期积累了许多重大问题,直到一朝覆亡。拿中国共产党来说,遵义会议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后,党才由被动、失败转入发展、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建国后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即便是后来我党犯“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错误而使国家陷入动乱之中时,“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4〕20 世纪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证明了一条真理:共产党“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紧张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5〕。
在20世纪勃兴又在20世纪遭受重大挫折的社会主义留给我们很多值得深思的经验,浅析其中几个主要之点之后再进一步思考,自然把我们的思路引向一个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永远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原则为指导。做到这一点,社会主义事业就发展,反之,社会主义事业就失败。这个最浅显的道理是从最深刻的经验中悟出的。
注释: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4、310页。
〔2〕《陈云文选》第3卷,第251页。
〔3〕参见沙夫《当代社会主义的空白领域》。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决议》。
标签: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共产党论文; 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关系处理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