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市第一中学,黑龙江省 同江市 156400)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关系介词,我们知道在“在+名词+方位词”这个框式介词中方位词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一是介词的缺漏与误用,二是方位词的缺漏与误用。
关键词:框式介词;介词短语;误用;教学策略
笔者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对俄罗斯学生学习框式介词中介词与方位词的缺漏与误用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入职高中教师后发现,我们的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有时也会对框式介词中介词与方位词的使用出现缺漏与误用的错误。
一、框式介词中介词与方位词的缺漏与误用
(一)介词的缺漏与误用
①汽车开到圣彼得堡。
②后来从哈尔滨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③今年五一的时候,我跟朋友向哈尔滨去旅游了。
④飞天空
⑤左边向右边
这几个句子是我们收集到的典型的介词缺漏与误用的偏误。学生介词缺漏与误用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学生由于掌握得不好,就会采用回避使用介词的策略。
①句学生没有正确掌握“往”和“到”的用法,把表示终点意义的“到”用在了表示方向意义的句子中。属于介词“往”的误用。
②句中的介词“从”和介词“到”都可以用来表示空间关系,介词“到”的语义功能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终点,而介词“从”的语义功能则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起点或者是表示动作行为通过的处所。在②句中,“哈尔滨”是“旅游”这个动作行为的终点,既不是起点也不是通过的处所,所以在这里应该用的是“到”。学生在表示终点意义的句子中用了表示起点意义的介词“从”。
③句和②句中造成偏误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介词的误用,根据句义,这个句子中强调的也是“旅游”的终点,所以应该用表终点意义的“到”,而学生在表终点意义的句子中误用了表示方向意义的介词“向”。
④、⑤句属于介词的缺漏,正确的汉语表达是“飞向天空”、“从左边向右边”。如果学生对介词的用法掌握得不好,有的学生就会回避介词的使用。
(二)方位词的缺漏、误用与冗余
①立刻跳在水。
②她躺着在床。
③他看电视在椅子。
④有一条蛇掉进缸
⑤我在这个工厂里实习了半年了。
⑥报纸里说了个重大新闻。
我们可以看到,①—③句都是方位词的缺漏。正确的汉语表达应该是“立刻跳在水里”、“她在床上躺着”、“他在椅子上看电视”。根据调查,学生在课本上从理论上接触到的第一个表空间关系的介词结构是“在+地点名词”结构,这个结构在表示处所意义时,短语中的方位词是无需出现的。学生在运用的时候出现“立刻跳在水”、“她看电视在椅子”、“她躺着在床”这种方位词缺漏的偏误。“水”、“沙发”、“床”并不是地点名词,在与空间关系介词组成介词短语时一定要有方位词,其结构应为“在+名词+方位词”。
④句也是方位词的缺漏。正确的汉语表达应该为“有一条蛇掉进缸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⑤句是方位词的冗余,应该去掉方位词“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在这个工厂实习了半年了”,从这个偏误看,学生有意识的在运用汉语介词短语结构,但是对“在+名词+方位词”和“在+地点名词”这两个结构没有很好地区分,或者说对地点名词的掌握还不够,工厂是地点名词,在这里不应该用方位词“里”。毕竟地点名词数量有限,在教学中学到地点名词时,教师应该把这些地点名词与介词组合成句子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⑥句的“报纸里说了个重大新闻”汉语的正确表达应该是“报纸上说了个重大新闻”。
(三)介词短语位置错序
在表达中有的学生还会造出这样的语序偏误的句子:
① 我等你在教室
②在教室我等你
③一盆花放着在桌子上
④他来从上海
受句法结构线性结构的制约,在汉语中动词的后面出现了宾语、动态助词(着、了、过)、补语(可能补语、趋向补语、结果补语)时,这些成分与“在+处所”不能同时出现在动词后面,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在+处所”只能位于动词的前面,不能处于句末。如:第一题中因为动词“等”后面出现了宾语“你”,所以①句的“在教室”只能放在动词“等”的前面,标准答案为:“我在教室等你。”在语料的搜集中这一题的错误率较高,很多同学都写成了“我等你在教室”。还有部分同学写成了②句“在教室我等你”。
③句学生写成“一盆花放着在桌子上”,动词后面已经有动态助词“着”,“在+处所”短语不能放在动词“放”的后面,标准答案为“一盆花在桌子上放着”。
④句“他来从上海”正确的答案是“他从上海来”,“从上海”作处所状语应该放在主语“他”和谓语“来”之间。
二、教学策略
更好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是每个炎黄子孙的使命,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更应对汉语的正确使用的方法责无旁贷。汉语虚词在高考中不再以试题的形式在试卷中出现,致使一部分同学随便使用介词,错误百出,这种情况应避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纠错应该以偏误为对象,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了解偏误出现的原因,预测偏误的发生,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汉语介词的效率。
笔者对汉语空间关系介词教学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一、建立空间关系框式介词中介词与方位词的紧密联系
笔者认为应建立框式介词中的介词与方位词的紧密联系。如:一旦出现了表空间关系意义的介词“在”,就应该系统介绍汉语中的框式介词结构“在+名词+方位词”,让“在”与方位词同时出现在学生的认知中,如“在…里”、“在…上”。汉语的“在+地点名词”这个结构是不需要方位词的,
二、在教学中有意识强化汉语语序
汉语语言的内部有着丰富的词形变化,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词形的变化就成了语法关系的体现,汉语是孤立语,语言内部缺少词形变化,语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表达手段,语序相对比较稳定。如汉语要表达“我爱你”这一语义时,只有这一种固定的语序,但汉语中对应的这三个词的词序不能随意调换,“我爱你”和“你爱我”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给学生明确指出在汉语中介词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可位于句首,也可以在主语后谓语动词前起修饰作用;介词短语作补语则位于谓语动词的后面。汉语语序比较固定,不能随意地变动。
还应该指出,介词位于动词后是有很大的限制的,既有音节的限制,又有语义上的限制,即使是同义介词,有的可以位于动词后,但是有的却不行。如“向、往”能位于动词后;而“朝”就不能,“自”可以用在动词后,“从”就不能。
论文作者:朱家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介词论文; 方位词论文; 汉语论文; 缺漏论文; 动词论文; 名词论文; 语序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