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外墙防水施工难点的探析论文_余方明

上海研祥旺客高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立足现代建筑外墙防水设计现状,以无锡深港A2地块项目的防水施工为实例,从地下室底板、地下室侧墙以及后浇带细部节点、外墙施工缝、底板与外墙交界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建筑外墙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希望能够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外墙;防水;施工;难点;

1、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无锡新区坊前、北靠东安路(锡沪路)、南至新坊路、东临新月路(纺城大道),西至新兴路(规划道路)。该工程共83栋三层商业、办公楼,2栋二层独立商业楼及地下室。地上建筑面积约81004.56m2,地下室建筑面积约59006.57m2,总建筑面积约140011.13m2。全部主要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其中防水工程主要包括以下3部分:地下室底板、地下室侧墙以及后浇带细部节点、外墙施工缝、底板与外墙交界处、桩头处理、塔吊基础节点等。

2.施工技术及方法

2.1 屋面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

2.1.1施工工艺

(1)涂刷底油:首先要做清理工作,清楚基层灰尘,隔绝基层潮气,以确保卷材和基层的粘结能力。后用长把刷,在干净和干燥的基层表面上涂刷稀释过的沥青涂料或氯丁胶,对于相对较复杂部位可用油漆刷来刷涂,应注意涂刷的均匀性,不要留白露白。待干燥4小时以上至不粘脚后再进行下道工序。(2)附加层:在完成底油作业后,在女儿墙和出屋面管道等重点部位铺贴一层附加层。(3)卷材实行热熔铺贴。

2.1.2 节点及重要部位处理

1)女儿墙部位应增加附加防水层(砌体面不抹灰),上翻高度应大于屋面完成面250mm,顶部采用40宽7字金属压条,采用混凝土钉@300固定,压条上部采用防水密封胶封闭,完成后水泥砂浆抹面保护,详见图1 。

图2 出屋面管道防水节点大样图

2.2 基础底板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

因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的施工工艺大体相同,故此处对基础底板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的施工工艺不在赘述,只就节点、重要部位的处理进行说明。

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在基础底部应预留出不少于100mm空隙,便于清理后浇带中的混凝土垃圾,保证底部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及后浇带部分混凝土的密实,如图3。

图4 变形缝处防水节点图

3)地下室基础桩头四周满涂聚氨酯防水涂料;桩头周边防水卷材封边密实,不出现翘边空鼓等现象。混凝土桩顶部位涂刷水泥基防水涂料。

4)塔吊基础四周预留卷材防水与地下室基础卷材防水搭接,塔吊基础四周预埋贯通止水钢板。

2.3 地下室外墙及顶板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

1)地下室外墙防水层必须采用砖砌保护墙保护,外墙外侧底板上方采用50厚细石砼进行保护,外墙施工缝留置在底板以上300mm,预埋-350*3钢板止水带。附加防水层搭接长度如图5。

图6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做法图

3)在距室外地坪上500mm以上位置设置防水卷材收口,用40宽金属压条先对防水末端进行固定,再用钢钉对金属压条进行牢固固定后,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封闭,具体如图7所示。

图8 外墙止水螺杆示意图

2.4 聚氨酯防水涂料

2.4.1 细部施工技术措施

1)基层为混凝土楼面,一定要牢固坚实,不能任何明显的裂缝、蜂窝、高低不平、松动以及倒坡的现象,对于接缝和裂缝,一定要用嵌缝材料进行补平和嵌填。

2)一定要保证基层的干燥性,含水率不得大于9%。

3)凡遇到阴阳角处,均应抹成半径不小于10㎜的小圆弧或45度坡角。卫生间四周设置200mm厚导墙,防水上翻高度应大于卫生间楼面完成面250mm。

4)对于穿过楼板的预留孔洞口,要打毛后 再用与楼层现浇板砼同标号的细石砼进行堵孔, 堵孔要进行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浇到距板面下20㎜处,一夜后,再用1:2的水泥砂浆压实抹平。卫生间结构施工中所有预埋管(地漏等)必须带止水环;预留洞管道(二次预埋施工)根部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二次浇 筑前须做蓄水试验,合格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水层施工时管根周边需加设防水 加强附加层。

5)要准确确定地漏安装位置的标高,周围坡度也要有设计要求达到一致,避免积水和逆水情况的发生。

6)在进行防水施工作业的前一天,做出墙地面交接处阴阳角附加层,并用建筑热油膏将地漏周围边原结构以及管根周边预留管孔洞口位置,全部进行嵌缝处理,以免新旧砼接缝处开裂儿发生渗漏。

7)针对防水涂料的施工,首先用刷子均匀涂抹基层涂料,同时依照阴阳角、管道根部后平立面,先立面后平面的顺序依次进行。 刷布时一定要保证均匀满涂,不能过薄也不能过厚,更不能漏刷。待4小时后,底层涂料涂布干燥固化,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8)依据防水层构造要求,在完成施工后,最后表面一层须进行封面满涂涂刷。在对防水层进行最后一遍施工时,在涂膜没有完全固化时,可在涂抹的表面撒少量干净粗砂,用以增强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的粘结;此外也可以用加入建筑胶的水泥浆在防水层的表面进行拉毛处理,之后再做保护层。

2.5 JS-Ⅱ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

2.5.1 操作流程

清理基层→蓄水试验→涂刷第一遍→附加增强层处理→涂刷第二遍→涂刷第三遍→检查修整、验收→蓄水试验→保护层施工→质量验收

2.5.2 三涂防水层施工

(1)基层处理:在涂刷第一道JS防水涂料时,该道涂料用较稀的配合比(1:1.6~2.0),来进行涂刷作业。

(2)局部加强层:针对墙毛细裂缝处、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处、施工缝以及出墙面管口等部位的加强工作,可以加贴一道纤维布,此处涂层涂料的重量配比为液料:粉料=1:1.6~2.0,用来增强防水能力。

(3)第二道:涂料施工各为整体单独一道JS防水涂料,重量配比为液料:粉料=1:1.6~2.0。

(4)第三道:在对整个工作面进行JS防水涂料的涂刷作业时,涂料的重量配比为液料:粉料=1:1.6~2.0。

在完成JS水泥基防水涂料的施工后,经验收合格后(蓄水结果无渗漏),再进行保护层施工,这里主要采用细石混凝土对保护层进行防护,真正起到保护防水层的作用。

2.6 其他重要环节的施工技术

2.6.1 外墙后开孔洞的处理

所有后开孔洞应做好与保温缝隙的防水密封措施,如外墙保温施工完毕后,墙面雨水管固定件后开孔洞应用防水密封胶填实,防止雨水倒灌保温内造成外墙渗漏。

2.6.2 外墙穿墙管道节点做法

详见图9.

图9 穿墙管道防水做法

2.6.3 防水材料阴阳角处理

图10 防水材料阴阳角处理示意图

如图10 所示。

2.6.4 水落口防水节点处理

(1)水落口出建议使用塑料制品或金属制品;?

(2)水落口要埋设标高,同时注意考虑水落口设防时增加的柔性密封层和附加层的厚度,以及加大的排水坡度的尺寸;

(3)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用防水涂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mm。在基层与水落口的接触处,留出宽、深各20mm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嵌入。

3 结语

现代建筑外墙渗水问题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各节点及砌体等结构部位,往往由于渗水问题的发生,影响建筑墙体的结构性能,也对室内的装饰造成损坏。为此,突出防水设计的重点,有针对性的防水设计,更能提高建筑外墙的防水性能。本文阐述了外墙砌体、外窗、穿外墙管洞口、女儿墙等四个方面的防水设计要点,对于实现现代建筑防水设计的科学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斯,朱国梁.建筑外墙防水设计及施工要点[J].中国建筑防水,2015(1).

[2]石伟国.深圳某商住小区外墙防水设计与施工[J].中国建筑防水,2012(5).

论文作者:余方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外墙防水施工难点的探析论文_余方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