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公路管理所 518114
摘要:本文是作者通过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究,并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大家参考,一起探讨
关键词: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伴随着不断进步的社会和发展的科技,不断加快的现代步伐,促使我国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模不断扩大。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工程中,它占地面积广,而且还有跨度比较大的地域,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比较多,时间的跨度也比较大,所以,做好这一项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们还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并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
1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1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沥青路面被我国高速公路越来越普遍地采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及其轴重越来越大。
1.2石料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石料(碎石、砂)填充料。材料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好坏的重要因素,不合格的材料绝对不能用于道路建设。因此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需各种材料的采购非常重要,施工中在加强对施工单位原材料自检以及监理单位抽检的基础上,同时开展了技术服务单位平行检验与质量稳定性评价试验,如及时进行石场或料场各规格料的表观密度、筛分、针片状、软石含量等指标的检验。沥青是最关键的材料,应直接从厂家订购,沥青标号一般设计文件都有明确要求。
1.3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解决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应首先从目标配合比设计开始。增加粗集料比例可提高混合料抗高温性能,但也增加了施工离析的风险;反之,细集料比例变大,虽施工均匀性较好,但抗高温性能损失较大。本工作尽量提前,有了配合比,就可以准确的确定材料各种规格和数量。生产过程中,当进场材料发生变化,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及时调整配合比。
1.4沥青混凝土拌和
所需是选好拌制设备,保证沥青混凝土拌和机的性能和生产能力,是拌和站的生产能力与工程规模相互匹配,合格的拌和站应当能够对自动进行、完成整个拌制过程,能够分析数据,计算核定生产量,能够进行拌和质量分析沥青混凝土拌和时要注意温度、油石比以及材料的级配。拌和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70℃左右,由于常温的矿粉是与矿料同时加入的,为了保证矿料的拌和温度,矿料的进料温度控制在175~190℃,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为宜。以拌和机为中心的沥青拌合站位置应当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运输车从拌和站到施工地点运料时间不大于60分钟。
1.5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施工段尽量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摊铺前提前将熨平板预热15~20min,使其接缝处原路面的温度达65℃以上。开始摊铺时,逐车检测混合料的温度,应不低于130℃。调整摊铺机的振夯频率及振幅,使摊铺后的沥青混凝料具有80%以上的初始密度。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热料仓的储料数量、运输尽量,设备的运输车及压实能力来综合考虑,保证使摊铺能匀速不间断地铺筑。为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上面层摊铺采用走雪橇方式控制摊铺层厚度和平整度,摊铺机安装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每天开始摊铺前,熨平板必须预热,预热温度不得低于70℃,人工修正时,不允许站在热混合料上操作,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踩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底基层以及基层的施工
在多数的公路桥梁工程中,我们会在底基层进行砂石料或者石灰土的铺设,这主要是为了提升路基的稳固性和路面平稳度。在这个施工的过程中,土和料的配比以其对它的均匀搅拌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般来说,基层是石及水泥组成的,因此,土和料如果不是均匀分布的话,则会给路面平整度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我们如果想达到预期的要求,首先要选择过硬的材料,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配合比,配合比确定下来之后,还要结合设备等因素进行头筹得考虑。在拌合的过程中,最好使用机械拌合,这样有利于保证拌合的均匀性及含水量。对于路拌要严格禁止,很容易给工程的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3路面工程质量控制
在对基层平整度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基层选择不同的方法,举例来说,针对石灰稳定土,我们可以使用平地机将其刮到符合要求的平整度;而对于水泥稳定石,控制难度较大,主要是因为这类材料的接头比较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减水剂等外加剂来对初凝时间进行延长,一遍设计摊铺长度以及压实程序。
至于沥青混凝土面平整度,我们的控制手段是多面的,因为基层的平整度,温度,施工接缝,碾压机具和碾压时间都会给其面层平整度造成影响。举例来说,假如面层松铺厚度以及压实度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那么一段时间之后,平整度必然会下降。另外,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我们不能对温度进行很好的控制,过高则容易导致裂缝以及推移等问题,过低又会使混合料压实不充分。此外,一般我们在初压的过程中会使用双驱双振压路机,错轮1/2振压进行2遍,复压则是用轮压路机,最终再利用双驱双振压路机静压收光。初压温度应为120度,而覆压则是110度,终压105度。
4路基路面的排水
4.1地面排水
一般来说,在地面排水中。常见的设施有边沟,截水沟,地表的排水管、跌水以及急流槽等,针对级别较高的公路上的排水沟渠,我们一般要进行铺砌防护,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使用浆砌片石加固等手段。
4.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主要是将路面范围内的降水迅速的排除,以降低路面渗入的水量,进而,保证其不对路基边坡造成冲刷。在雨水排出的过程中,主要有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方式,其中集中排水方式主要是通过于硬路肩的外侧进行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者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的设置,一般会在相隔20到50m的间距设置一个泄水口。至于分散排水,多应用在平坦地区,路线纵坡小于0.3%的长路段。
4.3地下排水
地下排水多是通过使用暗沟、渗井、盲沟以及渗沟等来实现的。具体则是以渗透方式排水为主要原理,如果谁的流量较大,则可以通过渗水管渗沟继续排水。在传统方法中,一般都会使用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代替砂砾料反滤层,由加强合成纤维、钢圈以及滤布所构成的,直径在8到30cm的加劲软式透水管在地下排水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5路基的防护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是公路桥梁项目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部分,路基的稳定性和压实程度决定着这路面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持久力,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设后期路面的运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路基填充材料和路面压实条件,因此,施工中采用填筑方式和控制压实条件是进行科学施工、保证路基建设质量、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6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路桥梁工程越来越多。而在公路桥梁工程中,路基路面的施工是重要的一环,因此针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探究不仅仅具有学术的意义,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阳成齐. 论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05)
[2]崔云峰. 谈公路桥梁施工施工技术以及治疗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
论文作者:林跃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路面论文; 路基论文; 沥青论文; 公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温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