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特征之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艺术美论文,自然美论文,特征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特征,各美学教科书均有谈论,但大都未尽人意,这些论述或过于空泛,或不得要领,甚至逻辑混乱。
本文试图设置几个坐标,然后将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分别放到各个坐标中加以比较,或许,这会有助于对其各自审美特征的把握(社会美、自然美都是现实美,对现实美与艺术美的特征也可以作若干比较,但本文暂不涉及)。
1.从实践性看,社会美表现为直接的物质实践性,自然美相对远离物质实践,而艺术美则是直接精神实践的产物。
社会美包括社会生活状态、社会主体、实践行为、实践条件(狭义的劳动物质条件)、劳动产品的美。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①。首先,这种实践是物质性的,劳动产品本来就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应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②。劳动条件也是如此,社会生活状态、社会主体、实践行为等同样是物质形态的客观存在。其次,社会美与实践的关系又是直接的:劳动产品是生产实践的直接结果;劳动条件一方面直接影响着劳动效率,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通过物化劳动创造出来的;社会主体是实践活动的完成者;实践行为则是实践本身。
自然美包括宇宙太空、天文气象、山光水色、植物动物之美和人体美等。与社会美相比,自然美明显地远离物质实践。所谓“人对象化”、“自然人化”只是说人能通过实践与整个自然界建立起对象性关系,并不是说对每一具体对象都进行直接的加工改造。太空与气象两个领域从总体上讲是人力所未及的,植物与动物虽然有人类劳动的部分痕迹(如驯养和种植),但它们的物种(族类)性质和外形特征并未因此而有根本性改变,被开发的山水景观总是留有人类加工的烙印,如庙宇、道路等,然而这些恰恰不属于自然美。园林正是由于人工而成而不能成为纯粹的自然美。人体美固然是漫长的劳动实践的结晶,但人作为“类的存在物”,其外在生理形式如肤色、身材、相貌等方面的状况,从总体上说是“天使其然”的。总之,自然美与物质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远离的。
艺术美在实践的直接性方面靠近社会美,它是一种直接的精神生产活动的成果。诚然,艺术创作也离不开物质,不但建筑用的土木、雕塑用的石头是物质,而且作为文学媒介的语言和作为音乐手段的音响也是物质。但区别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依据,并不在于产品的存在形式而在于它的目的。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绘画中的苹果不能食用,雕塑中的奔马不能乘骑。因此,艺术活动是直接的精神实践活动。
2.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如同列宁所说,“形式是本质的,本质是形式的”③。二者相互依存,缺少其中一方,另一方面都不能独立存在。
美的事物同样如此。但在不同的领域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呈现出不同的结束,一般说来,社会美的内容偏重于善,自然美偏重于真,而艺术美则强调真善的融合。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④孔子的文质统一观就是内容与形式统一观。只有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所谈的是人之美,整个社会的美亦同此理。
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中,我们更重社会美内容的善。我们知道,人类的社会实践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要而从事的活动,这种活动及其结果的功利性就构成了社会美的基础:就社会总体而言,美在于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就社会个体而言,美在于高尚健全的心灵和有益于社会公众的行为;就实践条件而言,美在于有一个有利于人们言行创造性活动和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物质环境;就劳动产品而言,美在于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所坚持的美善统一观大都是从社会角度着眼的。荀子认为:“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⑤托马斯·阿奎那也说:“身体美在于五官端正和色泽鲜明;精神美和可敬的善是一回事。”⑥荀子强调人之美在于心术善而不在于形相善;托马斯·阿奎那则强调精神美有着与人体美不同的标准,那就是善。
自然美的内容与形式也是统一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水性虚软才产生波纹这样的外在形式;树体充实才生出旺盛的花朵;虎豹如果没有特别的毛色斑纹,其皮革与犬羊相同;犀兕有皮,但需凭借红漆才显得美观。可见,自然美的内容与形式也是统一的。一般地说,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其内容与形式“天使其然”地协调一致。虎豹的凶猛与它们的巨体和利齿相统一,鹿马的善奔与它们轻捷的四肢相和谐。一旦某个物种的内容与形式产生了背离,那么,造物主或者迫使它改变自己的机体结构以顺应环境,或者干脆淘汰它。应当说,自然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最为严格的。
由于自然万物是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和运动的,因而在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自然美中,真占有突出的地位。《庄子》中说:“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骈拇》)庄子认为“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在他看来,天然之美高于人工之美,“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是谓反其真。”(《秋水》)不管庄子的美学思想有多大偏颇,他的“法天贵真”的命题对自然美来说无疑是十分卓越的见解。星移斗转,风变云幻,花红叶绿,鸟飞兽驰,自然万物无不以其率直的品格呈现于人类面前,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素朴”之美。由于自然美相对远离物质实践,因此它也相对远离善,亦即远离功利性。土壤比星月对人类更具有物质功利,但人们更喜欢欣赏星月。当然,在自然美中,我们并不否定善,美的自然物至少要无碍于人类的生存,地震至今仍然威胁着人类,这种“恶”的性质使它不可能成为我们的审美对象。
关于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别林斯基曾说:“艺术作品是具体思想在具体形式中的有机的表现。……在一部艺术作品中,思想必须具体地和形式融合在一起,就是说,必须和它构成一体,消逝、消失在它里面,整个儿渗透在它里面。”⑦如果说客观存在的自然物的内容与形式“天使其然”地协调一致,那么,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的统一则必须“人使其然”。人为的结果当然有两种,一种是二者相背离。于是,我们就听到大师们两方面的告诫:“专事模仿的诗人们除了形式上的光泽,就再没有别的什么了。”⑧马克思的这句话强调了内容的重要性。“对于一个艺术家,如果说,他的作品的内容是如何的好(甚至很优秀),但是缺乏正当的形式,那么这句话就是一个很坏的辩护。”⑨黑格尔的话重在申明形式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内容与形式必须是有机的统一。别林斯基曾批评有些作品:“思想在作者的头脑中脱离形式而产生,——形式是另外编造出来的,以后安装到思想上面的。结果是,这种作品尽管在思想上(也就是在作者的意图上)很明智,但却不能从形式上赢得人的注意。”⑩
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中,艺术美强调真与善的统一。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是一条不容置疑的创作信条;艺术又要求具有善的品格,我们通常听说的“人民性”、“进步性”即指此而言。真与善虽然各自具有独立的价值(比如重再现的艺术侧重于真,重表现的艺术侧重于善;现实主义侧重于真,浪漫主义偏重于善等),但从艺术价值的总体看,成功的作品总是真善高度融合的。恩格斯所提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11),实在是对内容与形式、真与善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十分精当的概括。此句话前半是对思想性的要求,后半是对艺术性的要求。内容又分为善即“较大的思想深度”真即“意识到的历史内容”。鲁迅也曾提到文学批评的“真实的圈”、“前进的圈”的标准,我们的教科书也常谈到“真实性”、“思想性”,其实都是从真善两方面提出的要求。
3.从历史观点看,社会美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自然美则是相对恒定的,而艺术美表现为时代性与恒定性的统一。
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12)不但历史活动家是这样,整个社会也都是如此。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特定社会的美丑只有从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中才能鉴别。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都是新制度战胜旧制度,也是美对丑的胜利。在同一制度中,社会也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初始阶段和鼎盛阶段都曾推动过历史前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具有美的品格;但在它们趋于没落时,则阻碍历史前进,遏制生产力的发展,因而进入丑的阶段。各历史阶段还可以作更具体的划分,比如我国封建社会上升阶段,不同朝代的审美就显示出不同的风貌:汉代的粗犷壮阔,魏晋的清峻通脱等。物质生产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工具为例,石器是原始时代的标志,青铜是奴隶时代的标志,铁器是封建时代的标志,蒸汽机则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现代社会生产工具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产品的情况也与工具类似。
与社会美相较,自然美表现出明显的恒定性,它的存在和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不随历史的演进而有所变化,或者说这种变化在过程上是极其漫长的,在程度上是极其微小的(比如大陆飘移等)。日升日落、夏雨冬雪,百年千载,一如既往。既然自然美相对远离物质实践,那么社会的动荡运转也就绝少在自然中留下什么痕迹。当然,表现在审美主体方面,仍受时代的某些影响,比如先秦时代人们从比德角度来鉴赏自然美(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到魏晋时代自然成了独立的审美领域,但这种审美观念的转变一方面比较细微,另一方面时间漫长,是跨越了好几个朝代才完成的,其恒定性是远超过社会美的。
艺术美介于社会美与自然美之间。一方面,艺术是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的动荡就不可避免地在艺术中留下痕迹;艺术又是艺术家主观情志的展露,每个时代的艺术家都体现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时代个性。因此,艺术与时代风貌是息息相关的。《乐记·乐本篇》中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也说过类似的话:“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另一方面,艺术又具有较大的恒定性。原因是,其一,艺术跟宗教、哲学一样,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13),其发展变化并非总是与社会同步的。社会改变了,旧有的艺术并不立即发生变化,而是保留下来,它在新的社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其二,艺术除受社会影响外,还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亦即继承的规律,每一时代的艺术都与上一代乃至上几代的艺术保持着紧密的承递关系。其三,艺术的形式因素具有相当大的适应性,某种艺术形式往往能被不同时代的艺术家所借鉴运用,比如属于唐宋时代的文学样式的诗词格律等。
4.从个体审美感知过程看,对社会美的审美重理解,对自然美的审美重直觉,对艺术美的审美则是直觉与理解的统一。
社会美侧重于善,而善需要从是否有利于公众利益、是否有利于历史发展等情况来鉴别,由于社会是复杂的,历史是曲折的,因而审美主体单靠直觉就无法把握对象,只有调动理解力,作深入的、宏观的甚至是长期的思考,才能弄清它的实质内容。一场政治运动,可能是革命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前者如太平天国运动,我们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才能充分肯定它的历史功绩,后者如文化大革命,我们经过了十多年的反思才看清这次重大失误。
自然美相对远离善,故其意蕴比较朦胧、模糊、不确定,缺乏社会美所具有的那种丰厚度和深刻性,因此对其审美一般无须凭借深刻的理解,而更多地诉诸直觉。日月云霞、山川花鸟都直接唤起我们感官的愉悦,我们无须作过多的思考和分析。
当然,对自然美的鉴赏并不是与理解完全绝缘的。当审美主体展开联想时,往往含有某种理解成分。比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将水与知者相联系,是因为水有灵活性,随地形而自由地改变着流动的方向;将山与仁者相联系,是因为山有稳固性,任凭风吹雨打,它总是巍然屹立,不可摇撼。正是出于对山水习性的理解,孔子才将它们与仁智联系起来。但审美主体对自然习性的理解,大都只涉及对象本质的表层或某一侧面,而不作深层或全面的探究。当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时候,只着眼于水的灵活和山的稳固,而对水和山的深层本性和其它品格则未加思索。因此,欣赏自然美固然时时也包含着一定的理解成分,但与社会美相比,这种理解成分的比重较小。
在对艺术美的欣赏中,审美主体表现为直觉与理解的统一。艺术作品都重视可感的外在形式,音乐的声响、绘画的色线、雕塑的形体、舞蹈的动作等,这些鲜明的外在形式都需通过人们的直觉去感知。正是凭借直觉,我们“神与物游”不期然而然地进入到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又无不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内容和艺术家的主观情思,因此欣赏者又必须上升到理性高度去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正是凭借理解,我们才能自觉地把握作品的生活内容与思想内容。
5.从群体审美判断效果看,对社会美的评价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性,对自然美的评价表现出相对的一致性,对艺术美的评价则表现为差异性与普遍性并存。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特定的社会地位、社会环境中生活,也就形成了各自特定的世界观、阶级立场、审美理解、审美趣味等,这些精神因素在面对社会对象时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是因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社会性利害关系,这使审美主体无法完全采取超然的态度,而不免带有主观色彩。比如,在封建统治者看来,等级制度是天经地义的,是社会秩序化的体现,“礼”的意义就在于区别君臣贵贱,他们认为礼在社会中的全面实现,就是一种高度完美的境界;然而在劳动者看来,礼越是全面实现,劳动者就越没有自由。当然,审美评价的差异程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尽一致,大致说来,当社会矛盾激化时,这种差异就显著些;反之,当社会矛盾缓和时,其差异也就稍小些。
与社会不同,自然并不象制度、机构那样为特定阶级的利益服务,也不象革命运动那样指向特定社会集团,它面对的是整个人类,太阳的光芒并不专射向某一阶级而避开另一阶级,其他自然现象也是如此。这样,人们对自然美的评价就相对超越功利色彩而采取较为客观的态度,从而表现出较大程度的一致性。例如对旭日、虹霞、壮美的山河等自然美的喜爱,几乎是全社会各阶级成员共同的心理感受。
对艺术美的评价,差异性和普遍性是并存的。关于差异性,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鲁迅也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14)一部《水浒传》,在劳动人民中深受喜爱,而统治者却斥之为“诲盗”之作,此类例子是不胜枚举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讲的就这种差异性。由于艺术从本质上讲是精神产品,欣赏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超越自身利害关系去看待作品,其差异性也就比评价社会美时显得小一些。
人们对艺术的审美评价也具有较大的一致性,这方面有些象自然美的情况。同一部作品为不同阶级的欣赏者所喜爱的现象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李杜的诗歌、贝多芬的交响曲、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等等,决不仅仅属于哪一个特定的阶级,而是属于全人类。但一般地说,人们对艺术美评价中的一致性较之对自然美的评价的一致性要差一些,即使在不同欣赏者喜爱同一作品的情况下,他们也往往是从作品中汲取不尽相同的意蕴。
以上是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各自特征的尝试性比较分析,谨请专家们批评指点。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②《资本论》第1卷,第205页。
③《哲学笔记—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④《论语·雍也》。
⑤《荀子·非相》。
⑥《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⑦⑧春风文艺出版社《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上册,第1297、1252页。
⑨《小逻辑》第279页。
⑩《别林斯基论文学》第9页。
(11)(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3、484页。
(12)《列宁全集》第2卷,第150页。
(14)《鲁迅全集》(1958年版)第7卷,第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