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的建筑设计方法论文_李军

论建筑工程的建筑设计方法论文_李军

宜昌筑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如今,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为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而建筑设计对于建筑项目的实施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建筑质量,而且还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开展。所以,建筑设计在整个项目工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建筑设计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时代背景不同,建筑的风格和设计方法也会随之变化,设计工作者们通过标新立异的设计来充分展现信息时代的特点。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的建筑设计原则,进而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的建筑设计方法,希望能够为业界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设计;设计原则;方法

前言:如果工程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那么工程方法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手段,我们都知道,建筑工程是工程的一个主要范畴,主要为满足人类生活而打造的人工活动空间。建筑设计方法是人类创造人工空间,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就建筑设计而言,我们人类已经拥有了极其丰富工作经验,同时已经归纳总结出一些非常实用的建筑设计方法,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又综合分析了建筑行业工程设计方法的共性,深入探究了建筑设计方法,并在理论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建设项目不仅具有艺术性和日常性,而且还具有规模性,虽然与其他类型的工程设计方法存在很大不同,但对于一般的建筑设计方法来说,同其他工程方法大同小异,差异性较小,为了实现现实的生产力,通常会经历选择、集成以及建构这三个主要过程。

系统、动态以及开放是建筑设计方法需要重点突出的特征,设计人员不仅要注重环境适应性,而且还要关注功能与效率的优化以及整体结构等问题;从而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常规思路,来有效解决这些基本问题:即采用科学合理的原则和理论,利用合理的思维方法,创造性地采用技术集成来更好地处理一些工程问题,从而把控设计过程,进行实现设计管理。

1.建筑设计原则

1.1整体和谐原则

为了使建筑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人为自然环境和当地气候,建筑和环境要实现和谐统一;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有效融合在一起,从建筑物角度出发,更好地掌握建筑的和谐角度,从而细化建筑物的规划、群体等,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优化,有效阻止项目领导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的现象。

1.2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工作人员要遵从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同时不伤害子孙后代的原则,保护好生态环境,同时增强科学技术人文类发展,不断向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使人类、建筑、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2.建筑工程的建筑设计方法

2.1辩证思维

2.1.1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是因为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源于特殊的环境和条件,成为了建筑创作灵感的源泉,设计人员根据这些技术条件,深入分析了项目的特殊性,进而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2.1.2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思维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于不同的建设项目而言,往往对一些问题的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会因为时间、地点以及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努力寻找这些问题之间的关键矛盾。至于现实中的矛盾,它们的实际发展是不协调的,其中一个必须在矛盾双方的制约和作用中起主导作用。由于设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优化选择的过程,我们不仅重视主要矛盾,而且还要了解主要方面,对于普通建筑的性质而言,业界人士主要根据矛盾的方向进行规定。

2.1.3思维方式的对立和统一

现阶段,城市总体环境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矛盾对立的统一成为了建筑设计的主要矛盾。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遵从和谐的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系统思维法

2.2.1整体的思维方法

在具体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全面细致地分析各个设计条件,综合考量所有相关因素,在综合开发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主要矛盾;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对建筑物周边的气候、自然条件等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主要是因为城市规划、建筑物以及周围景观三者息息相关,需要对其进行整体考虑;此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更好地配合其他工种,有效协调建筑结构、材料以及机械设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和比较建筑设计方案,从而使得不断完善。

2.2.2联系的思维方法

联系的思维方法将有利于系统产生巨大能量,从而使得整体技能远远超出局部效果,同时,建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复杂性的问题,比如,社会、自然经济等,这些问题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联系,他们通常都会相互影响和作用,因此,必须从整体角度去认真看待这些问题,同时重点关注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2.2.3发展的思维方法

构成建筑的各个要素之间,在运行方向和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建筑设计期间,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各阶段之间的变化情况,从而有效整合建筑设计中主要目标,按照先整体再局部,循序渐进发展的原则,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效解决问题。

2.3创造性思维法

2.3.1理性与感性的交织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必须拥有明确的目标,从而正确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保证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然而,对于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设计师往往需要在众多解决方案中选择出最佳的解决路径,这将使建筑思维呈现出艺术性。

2.3.2创新与传承相结合的思考方法

在人类有效生存和社会稳定的情况下,传统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使其重要的基础,因此,人类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活力。传统文化的缺失就等于缺乏基础、创新和传承。在城市高速发展期间,文化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价值,使其发展的灵魂。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大文化建设,切实做好文化传承工作,同时更要注重创新。因此,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主要表现为传统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建筑设计最终要回归建筑的本质,有效整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的传统,进而创造出具有文化性的现代建筑。

2.3.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成功的建筑师往往凭借作用来证明自己的真正实力,这样资深的建筑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建筑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出令人信服的建筑作品。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是建筑师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土壤,有利于审计创新,此外,还能更好地突出设计的科学水平,而实践能够使理论知识变成具体实物,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才能更好地锻炼建筑师的解决问题能力,体现理论价值,在具体实践中检验真理。

结束语

综上文所述,建筑设计师的标新立异、独到见解往往体现在建筑物的设计风格和创意上,其中难能可贵的是同业主的需求不谋而合,因为设计成果的好坏最终是由业主来鉴别的,广大业主才是建筑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只有同时满足这两点,才能算是一个实用兼美观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何镜堂.基于“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12-19.

[2]姜洪庆,李佩玲.基于“两观三性”理论的城市空间规划思考[J].南方建筑,2016:86-92.

[3]何镜堂.我的建筑人生[J].城市环境设计(UED),2013:37-43.

[4]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5]徐金苗.浅析建筑工程设计中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方法[J].智能城市,2019,5(05):31-32.

[6]王庆伟.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方法工程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6):35.

论文作者:李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论建筑工程的建筑设计方法论文_李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