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论文_李云凤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论文_李云凤

(通化市传染病医院 吉林 通化 134000)

【摘要】 目的:探析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手段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收治乙型肝炎病毒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肾活检组织免疫荧光手段检查,确诊病情后立即给予针对性治疗,分析此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典型症状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接受血清HBV标志物检查后,提示为阳性比例为66.7%;应用免疫球蛋白以及补体成分检查,提示有66.7%比例患者为全阳性。患者接受针对性手段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46.7%。结论:在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群体当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以膜性肾病为典型病理表现,以非典型膜性肾病为主要临床症状,预后质量较差。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肾炎;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6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2-0139-0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但会损伤肝脏且侵袭范围可扩大到全身脏器,也是导致出现继发性肾炎的重要因素,肾脏是乙型肝炎病毒侵袭的主要脏器,为临床更好的诊疗此类患者[1],现将本院近年收治乙型肝炎病毒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梳理并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笔者所在传染病医院2018年收治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群体相关数据为分析对象,随机抽取30例。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在19~49岁,平均为(36.1±13.4)岁。

1.2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尿残渣、肾脏功能是否异常、心电图、24h尿蛋白定量、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标记物、红细胞指标/形态、胸部X线扫描、血清IgA、IgG、IgM以及C3等指标检查检测。

1.3 治疗方法

肾病治疗。临床对肾病的治疗方案有多种,需要根据具体临床症状进行适当调整,但患者均存在肾脏严重受损情况,多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观察病情是否需要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酶酚酸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对此类患者应用α干扰素治疗,同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配合贺普丁治疗。

在治疗期间均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1.4 疗效标准

接受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无异常,临床无存在肾病综合征表现,进行尿蛋白检测后提示为阴性且多次测量后无变化,24h尿蛋白指标在0.2g以下,血浆白蛋白指标接近正常标准,血白蛋白指标在35g/L以上,为临床控制;在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指标接近正常范围且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临床肾病综合征有所改善,尿蛋白以及血浆白蛋白指标有所改善,为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肾功能得到改善,临床症状、尿蛋白以及血浆白蛋白等均有好转,为有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患者接受血清HBV标志物检查后,提示为阳性比例为66.7%;应用免疫球蛋白以及补体成分检查,提示有66.7%比例患者为全阳性。

患者接受针对性手段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46.7%,其中临床控制患者1例,显效患者8例,有效患者5例,无效患者16例。

3.讨论

3.1 临床特点

①肾脏临床特点。有23例患者为肾病综合征,7例患者为慢性肾炎综合征。有15例患者检测提示存在蛋白尿,有6例患者24h尿蛋白在3g以下,有9例患者24h尿蛋白超过3g;16例患者存在血尿症状,其中14例患者镜下血尿,2例患者肉眼可见血尿。有6例患者丙氨酸转氨酶指标异常升高。该临床特点提示了乙肝病毒会对肾脏细胞有直接感染的侵袭风险,如不进行有效治疗可在肾脏细胞内出现乙肝病毒的病毒复制。②肝脏临床特点。血清HBV标志物检测提示为阳性患者有20例,10例患者提示为阴性;12例患者为肝功能异常,18例患者肝功能正常。③血清学、肾组织免疫组化临床特点。HBsAg检测后,阳性患者12例;抗-HBs阳性患者4例,抗-HBc阳性患者5例,无患者提示为HBeAg阳性,抗-HBe患者有5例,HBV-DNA患者有3例。

3.2 治疗

对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应用激素药物,能够抑制患者机体本身对于病毒的清除效率,同时还可能刺激肝细胞里面的病毒复制速度,导致发生肝脏受损,因此在应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HBV的复制指标情况以及肝功能变化状态,一旦发现乙型肝炎复制标志物提示为阳性的时候可考虑应用抗HBV病毒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对于血清HbsAg检测提示为阳性的患者,在整个激素治疗的过程中均需要口服抗病毒药物。当前对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应用抗HBV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方案是较为常见,降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病毒再复制情况,避免发生肝功能失代偿[3]。虽然抗病毒治疗方案能够改善蛋白尿并延缓病情恶化,但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不耐受的情况,甚至会有精神神经症状出现,要保持高度重视[4]。

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在接受针对性治疗方案后治疗总有效率为46.7%,而结合临床特点和分布后可知此类患者以膜性肾病为典型病理表现,以非典型膜性肾病为主要临床症状,预后质量较差,因此需要保持高度重视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一般只要在患者肾组织当中发现HBV标志物便可确诊。

【参考文献】

[1]黄欢.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9(5):47-49.

[2]江波.阿德福韦酯加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8,32(1):122-123.

[3]张燕,张继强,常保超,等.拉米夫定在来氟米特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7):2822-2825.

[4]黄新造,柯文炳,赛君,等.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应用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6):679-682.

论文作者:李云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  ;  ;  ;  ;  ;  ;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论文_李云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