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光辉典范——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典范论文,光辉论文,领导集体论文,伟大旗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从党的十四大到现在近十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总揽全局,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在丰富的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对邓小平理论作出了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说了许多过去没有说过的新话,作出了许多过去没有作出过的新决策,从而在理论上使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到新的阶段,成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光辉典范。
一、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主要从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1989年6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形成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而这一代领导集体的诞生,恰逢我们党、我们国家面临危难之时:一是国内发生政治风波,各种错误思潮严重泛滥,全党、全国人民亟需统一思想;二是国际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运遭受了严重挫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走向何处?对第三代领导集体不能不说是个巨大考验。1997年2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逝世,人们都在观察中国的走向,关注着我们党将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在全中国人民面前,展现在全世界面前。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第三代领导集体又一次面临着巨大的考验。面对这两次大的历史性挑战,第三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的敏锐洞察力,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革命胆略和伟大气魄,紧紧抓住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澄清了种种疑惑,给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经受住了来自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的和经济的以及自然界大风大浪大险的严峻考验。在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胜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以来的新鲜经验,在确立与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的同时,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下面就其主要方面作一概述。
(一)对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最突出贡献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第三代领导集体立足国际国内大局首先抓住的关键问题。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最突出贡献:一是旗帜鲜明地确立与把握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在全党的指导作用。十四大报告把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概括为九条,提出了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十五大报告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从新境界、新水平、新判断、新体系四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作了新的阐述,明确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号召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二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江泽民同志多次反复强调,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一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要全面执行,一以贯之。三是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发展趋势和历史进程;确定了党在这一历史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概念写入党纲。
(二)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第三代领导集体针对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大胆探索,开拓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经济理论。一是坚持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在公有制含义、实现形式、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实现了所有制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搞单一的公有制,也不能搞私有化;在分配形式上,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原则。二是确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实行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体制。这一目标模式的选择与确立,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首次完整地提出和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和深刻内涵,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划时代的创新。三是全方位推进各项经济改革。强调综合配套、全面推进的改革思想,使改革更具系统性、整体性;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是在十分复杂和严峻的国际环境中,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强调“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增强国际竞争力”;针对经济全球化,提出了“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思想;“逐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走出去”,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创造了重要条件。
(三)对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根据邓小平同志为我国制定的三步走战略,第三代领导集体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新三步”,并从多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一是牢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指导思想并予以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讲发展是硬道理,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两个文明”的同步发展,扩大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内涵。二是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等关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本关系。明确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个总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方针;强调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是对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实践经验的新概括。三是提出实行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指导思想。即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做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四是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强调要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五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六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一个重要方针提出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力度,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四)对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十四大以来,第三代领导集体在这方面又作了积极的推进。一是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移的奋斗目标”,强调“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保障人权的问题上对内对外也作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三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现了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从“法制国家”到“法治国家”,标志着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治国理念上的飞跃,使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五)对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大以来,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新的情况,创造性发展了这一理论。一是强调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牢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地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探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着手克服长期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二是着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纲,阐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内涵,要求全党务必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是大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思想,为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完整而明确的行动纲领和奋斗方向;反复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愈是改革开放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倡导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江泽民同志指出,共产党人是唯物论和无神论者,同李洪志为首的“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是长期的,科学最终战胜迷信。他提出的关于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关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等许多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六)对邓小平民族与宗教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近十年来,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保持民族和宗教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的前提下,努力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一是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各族人民要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二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依法加强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在坚持扩大开放的前提下,坚决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问题进行的渗透;正确处理宗教方面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出了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的原则,保证了社会政治的稳定。
(七)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实践“一国两制”理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历史重任,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一是坚持“一国两制”方针,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把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香港、澳门问题上付诸实践,并取得巨大成功,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二是在台湾问题上,坚决捍卫“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中取得重大胜利。江泽民主席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使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在台湾问题上进一步具体化。针对李登辉、陈水扁、吕秀莲为首的台独分子鼓吹“一中一台”、分裂祖国的阴谋,在予以痛击和谴责的同时,提出了一切可能采取的断然措施,维护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江泽民同志反复重申,台湾问题的解决不会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八)对邓小平军队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代领导集体紧紧抓住“不变质”、“打得赢”这一军队建设的根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军队建设理论。一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指挥,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二是提出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加强质量建设”,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三是全面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要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积极推进军队建设和改革,把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从严治军”、“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军”战略任务和实施“科技强军”的长远战略,同时强调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制。
(九)对邓小平外交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一直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这方面丰富与发展的主要表现:一是深刻分析和正确判断国际形势。“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发展趋势呈多极化”,“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流”。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二是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坚持和平、反对武力,相互尊重、主权平等,自主选择、求同存异,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等重要原则,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三是发展同各国的友好互利合作关系,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坚持睦邻友好”、“求同存异”,进一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和发展了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广泛开展了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
(十)对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十四大以来,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论断和光辉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一是明确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十五大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围绕“一个总目标”,解决“两大课题”,加强“三方面建设”和发挥“三大优势”,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二是坚持从严治党,深入开展了反腐败斗争。十五大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今年召开的中纪委四次会议又突出强调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三是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党建理论作出了重大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提出,可以说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完整、系统、科学的建党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四是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新举措。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大力开展以“三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旨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
从以上十大方面的概述中可以看出,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以下显著特征:以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入攻坚阶段、关键时期,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多方面丰富和发展,反映了近十年中国改革发展形势的全方位变化以及国内外环境的诸多变化;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思路更加清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越来越明确,已经相当成熟;我们党已逐步摸索和基本掌握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规律,开始建立起比较明确的具体制度,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办法措施逐步明确具体。十年来,我国在经济上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在改革开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是建国以来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好时期。这是对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最有力佐证。
二、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为什么能够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伟大理论创造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种伟大理论创造力,源于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源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常抓不懈地学习,源于勇于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勇于和善于高度概括和总结历史经验,进行理论创新,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推向前进。
(一)第三代领导集体之所以能够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就在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革命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根本体现。只有勇于解放思想,彻底地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等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想。从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来看,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大发展与突破,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一代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第三代领导集体正是这样做的,所以,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的表述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也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样一个重要的表述,但是真正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明确提出来的是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6月9日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种设想,他倾向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首次提出。又如,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尽管这个纲领的基本内容都可以归纳到邓小平理论里面去,但是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提出来的还是第三代领导集体。还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理念和方略等等,都是第三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来的。毫无疑问,这些新思想、新观点的提出,都是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离开这一精髓,就谈不上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讲,只能导致思想僵化,其生机也就停止了。
(二)第三代领导集体之所以能够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就在于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对待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是能否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学风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处在不停的剧烈和深刻的变动中。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不断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联系、相结合才能发展,才会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对待邓小平理论,一方面,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重视学习、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学习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完整准确地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不断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老祖宗不能丢”,坚持邓小平理论不能丢;另一方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善于把邓小平理论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出新思想、新观点,解决新问题。
第三代领导集体正是这样做的,所以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十四大以来,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和评价,就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很好的范例。正是新时期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新成就,促使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国情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从对国际形势的观察与判断中充分认识到,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从而建议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而这一历史性决策的作出,是第三代领导集体一贯重视理论学习、重视理论指导作用的结果,是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典范。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空谈马克思主义,是没有出路的;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同样没有出路。
(三)第三代领导集体之所以能够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就在于尊重亿万群众的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一条基本经验,就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改革开放的许多办法、经验都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的。实践证明,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都是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尊重亿万群众的实践,是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一条根本途径。因此,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深入实践,到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一切依靠群众,不断地吸取群众探索和创造的一些好的办法、好的经验,并加以概括、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使之再回到实践中去,更好地指导群众的实践,从而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第三代领导集体正是这样做的,所以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例如,在深入群众的实践方面,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坚持“一月走访一省”,带头开展调查研究,从工厂到学校,从城市到乡村,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四大以来,江泽民同志赴各地考察调研百余次,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达几百人次。这充分体现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挖掘理论创造的源泉、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伟大风范。又如,“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活动推动的。从“村主任的竞选”到“村委会成员的选举”,主要由人民群众说了算,得票率最高,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公认的人才能进入领导班子。这些都是近几年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集中总结了这一实践经验,使之进一步完善,有效地扩大了基层民主的权力,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这一切都说明,理论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脱离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什么丰富和发展。
(四)第三代领导集体之所以能够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就在于坚持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社会实践和人们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永无止境,认识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我们不应该满足于一时一地一事的经验,而应善于从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根据新的实践的需求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和动力。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的统一,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不拘泥于个别的结论和过时的思想;既继承和重视已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又结合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勇于探索,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
第三代领导集体正是这样做的,所以才能够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近期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世纪之交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复杂多变的客观形势,坚持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从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带领中国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的理论创新,从而成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一个范例。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敢于求实,不善于创新,它的生命力就会窒息,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三、在新世纪我们如何更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中指出:“更高地举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念,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和愿望。”我们在世纪之交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一重大课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其重大意义正在于:使全党在新的世纪进一步高举起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牢固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确保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长期不动摇;进一步提高和树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中的威信和权威,使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把邓小平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更新、更高的阶段。
(一)更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要以第三代领导集体为榜样,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入新世纪的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正确结论。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和宝贵财富,我们要倍加珍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样,邓小平理论不能丢,丢了我们就没有了“精神支柱”和“主心骨”。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因此,在新的世纪,深入学习、研究和贯彻邓小平理论,既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和丰富的思想内涵,真正弄懂、弄透、弄通,又要学以致用,善于运用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新世纪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既是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也是我们全党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更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基本出发点和坚实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排除各种干扰,同一切怀疑、歪曲邓小平理论的各种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理直气壮地捍卫邓小平理论。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理论,才能确保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长期不动摇,从而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新的世纪取得更大、更新的成就。
(二)更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要以第三代领导集体为榜样,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这就决定了这一理论同马克思主义一样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邓小平理论,就不能把邓小平理论当成绝对真理的理论大厦,而要把它看成“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如果把邓小平理论“终结”起来,甚至看成是不变的教条,那就从根本上背离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任何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做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成不变的东西,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都不能躺在马克思主义的书本上,寻找现成答案,坐享其成。而应该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它,以保持其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在新世纪,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就要象第三代领导集体那样,在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坚持,而发展是最好的坚持。因此,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立足于“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牢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尊重群众、尊重实践的原则,反对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照本宣科,作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甚至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的不良风气;大力弘扬和长期坚持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发展向前看,始终把邓小平理论当作一个开放的体系。对它的丰富和发展,不能仅停留于现有的水平,而应更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周围,把发展邓小平理论的视野和精力放在当前和未来应该做的事情上,将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目光永远向前:对于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没有最后完成的事情,我们要把它继续做下去,直至取得最后胜利;对于邓小平同志提出但尚未来得及做的,或者做了一些成就还不显著的,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地努力推进;对于邓小平同志没有提出也不可能提出的,我们则要进行全新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探索。“只有这样去做,才能创造性地继承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才能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这是对待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态度,也是邓小平同志期望于我们的”。
(三)更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要以第三代领导集体为榜样,勇于和善于理论创新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同样是理论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培养和造就层出不穷的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群体,创造出新经验、新业绩,才能创造出新世纪、新时代。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但在新世纪,今后的路具体怎么走,还要靠我们自己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创造新的理论。因此,在新世纪,无论是党的思想工作者、理论研究工作者,还是党的广大实际工作者,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都要以第三代领导集体为榜样,努力做到:第一,继续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尊重群众,深入实践,搞好调查研究,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继续认真深入地学习、研究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第二,忠实地遵循邓小平理论创立者的基本思路,在刻苦扎实、锲而不舍的学习研究基础上,结合新的实际,继续全面深入地阐发邓小平理论,发表新见解,作出新概括,使邓小平理论内容更为丰满、逻辑更为严密、体系更为完整;第三,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各自的领域创造性地工作,倡导和增强创新意识,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并及时加以总结提炼,使之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勇于和善于理论创新,不断地为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增添新的颗粒,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这不仅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历史责任,而且也是全党的庄严的历史责任。只要全党忠实地履行这一庄严的历史责任,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把邓小平理论推向前进,取得更多、更新、更大的理论成果。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邓小平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