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和谐的审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审美生境作为审美化生存时空,是四维时空的生态美,是生态系统的和谐。是以现代的生态和谐为基础,它伴随着现当代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生成与发展。现当代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首先是一种生态反思的文化与文明。它们在对惨重的生态代价的反思中,探索新的生态和谐的路径,以构建更高形态的生态和谐,促成生态和谐走向审美生境。在生态和谐的恢复中,促成审美生境走向它的高级形态——艺术生境,表征了现当代生态文化和文明,特别是生态审美文化与文明的进步。
一、生态和谐的发展境界
现当代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反思与超越近代生态文明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矛盾对立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关系,倡导与建构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关系,形成了逐级发展的四重生态和谐的理论境界。
1.和天生人 构建主体一元化的生态和谐结构,形成了现当代生态文化特别是生态美学的第一重理论境界,构成了现当代生态和谐的第一个理论形态。
现代生态美学、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指导与规劝人类按照自然的生态规律和主体的生态要求,修复破损的生态环境,重新形成与发展自然生态的完整性与宜人性,使自然与人握手言和,重构主客和谐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关系。这种重构,不是对古代和谐的天人生态结构的平面复归。古代天人生态结构与生态关系虽然和谐,但缺乏主体性,构成的是较低平台的生态自由。在古代客体生态场中,主体依从、依同于客体,人类依从、依同于自然,最终形成的是主体生态同于客体生态的一元化整体结构,即客体化的整体生态结构。现当代的生态美学、生态文化、生态文明,首先要重构的和谐生态结构,则是宜人的、为人的,从而带有古代生态文明向近代生态文明统一的痕迹。这是主体一元化的整体生态和谐结构。这是一种在近代没有实现的甚至走向悖论的生态理想,经过历史的曲折后,在现代的初步实现。这种生态和谐结构,不同于近代矛盾对立的主体一元化生态结构。前者在“和天”的基础上“生人”,合乎生态规律,从而一定程度地确证、保障与发展了人的生态自由,后者却背离了生态规律。天在暂时屈从人的生态自由后,进而否定、破坏与弃绝了人的生态自由。
现当代的生态文明和生态美学一元化生态和谐结构,既形成了主客体失和的生态结构向生态和谐结构的过渡,又促使其后的生态和谐向更高的层次与形态发展,实现对自身的超越。是近代主体生态结构的最后形态,又是现代生态和谐的最初形态,同时也显示出走向审美生境的潜能。
现代生态文化和生态美学一元化和谐的生态结构,所形成的和天生人的审美生境,在学理上继承与发展了人类学生态研究的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思想。这种观点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文化决定与同化了地理环境,人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与统一者。
2.天人相和 现当代生态文明的第二重理论境界,构建的是主客耦合的生态结构,形成双方动态平衡的生态自由,显示出审美生境的趋向性。
这种生态结构的逐步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生态伦理与主体间性的理论。主体间性的理论,已有了生态哲学的意义,它是生态文明一元化结构向二元并生的生态结构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生态伦理学一样,强调主体与客体生态权益的平等性,人与自然生态自由的平衡性。它认为:不仅人与人之间,而且人与自然之间,都应互为主体。这就形成了二元并存的生态结构。人与自然动态的互为主体,自然而然地展开了二元互进的生态结构,形成了耦合发展的生态关系。与上述主体一元化和谐的生态结构相比,主客二元并存及二元并进的生态结构,具有更突出的共生性,特别是在主客共同生成、共同生存、共同生长方面,显得更为协调。生态自由,是建立在合规律合目的的基础上的。不管是自主的自由,还是自足的自由,离开了合规律合目的的支撑,将无法形成与持续。自律的自由、自觉的自由、自然的自由,更是直接以合规律合目的为内容的。一般来说,合规律合目的的平衡度、统一度越高,生态自由度也就越发平衡,越发达。主体一元化的生态和谐结构,从合乎人与自然双方的整体的生态规律出发,追求合主体的生态目的,仅有平衡的合规律,缺乏平衡的合目的,形成了非平衡的生态自由,即人类主体的生态自由度大,自然客体的生态自由度小。这种非平衡的生态自由,制约了主体与整体生态自由的进一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主客二元共进的生态结构,在双方动态平衡的合规律合目的中,构成了双方动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自由。很显然,主张主客耦合共进之自由的生态文明与生态美学,较之倡导主体一元化和谐自由的生态文明与生态美学,在理论境界方面、理论所表征的生态和谐境界以及审美生境品位方面,都实现了超越。这标志着现代生态文明在逐步摆脱近代生态文明的不良影响,完成了从主体美学到生态美学的过渡,构成了独立的理论品格,成为自成理论境界的生态美学。
从学理上,现代生态文明和生态美学倡导的主客耦合并进的生态结构,承接与发展了人类学生态研究人与环境互动的观点,以及文化生态学的相关主张。“文化生态学探讨环境、技术以及人类行为等因素的系统互动关系以社会科学的方法分析特定社会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适应与变迁过程”。2004年5月举行的第二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上,台湾学者李亦园说:“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其关键在于文化理念,也就是宇宙观、价值观、价值取向等等的作用。今日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文化理念,‘制天’而不‘从天’,重竞争征服而漠视和谐、无限制利用物质而欠缺循环与回馈观念,已造成全球环境、气候、生态的极大危机。在此一时刻,反省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致中和’等等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应该是吾人可多加努力发挥的一个课题。”这些主张,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均强调了共生基础上的互动,有助于建构与发展天人耦合并进的生态和谐结构。
3.和天生一 现当代生态文明和生态美学构建的第三重理论境界,是通过和天生一,构成天人良性循环的生态圈。这是一个整生的和谐结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生态循环的科学理论为其提供了结构模式。天人合一是极富理论潜力与理论张力的生态模型。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生态美学从其借来天人贯通为一的理论内涵和结构模态,并和生态循环的科学规律结合,建构了天人良性循环的圈状生态结构,形成了和天生一的理论境界。
在人与自然圈状整生的结构中,人与自然的其他物种各据既定的生态位,相互生发,相互制约,构成生态平衡,进而相争相胜,相竞相赢,走向良性循环,螺旋提升,形成整生态势。整生,是最高的生态真、生态善、生态自由的表征。处在整生圈中的物种,其生态活动,合乎自身、它者与整体的生态规律,实现自身、它者与整体的生态目的,构成自身、它者与整体的生态自由。这种生态自由,是整体动态平衡的自由,是在自主、自足、自律、自觉的生态自由的基础上,形成的自然的生态自由。它是出自本性的、成乎天然的整体生态自由。
和天生一与天人相生,标识了不同的生态和谐境界,显示了不同层次的生态审美文明,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审美观。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对大自然的看法上,双方形成了环境与生境的分野。环境是以人以己为基点而言的,有着以人以己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意义。表达的是自然围绕人类、他者围绕自己而转的言外之意。和天生一的生态审美观,把大自然作为人和其他物种共同的生境,即共同的生态载体,共同的生态母体,共同组成的相生、竞生、共生、整生的生态境界。生境,显现了物种间、各物种与生态载体之间的生态关系所共同构成的生存依据、生存境遇、生存境况、生存境界,消解了人的生态中心地位。它确立了整生这一最高的生态境界,显示了整生这一最高的生态价值,揭示了整生这一最高的生态规律。生境观的生成,使审美生境从生态和谐的发展中跃出,更显自觉性。
二是在天人关系上,它们形成了主体—客体和局部—整体的区别。天人相生的生态审美观,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定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这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由这种关系发展不出物我一体的生态结构,也就难以形成天人一体的生态和谐。和天生一的生态审美观,在和异生同中,使主客体的生态关系走向统一,逐步淡化与模糊了二元对立的分界,走向主客两忘,天人一体。正是在天人一体中,人与自然螺旋式地回归了局部与整体的生态图式,构成了天人整生的和谐格局,生发了审美生境。
三是在生态关系上,两者产生了对生与整生的差异。天人相生的生态审美观,将近代生态审美文明对自然的单向人化,改变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统一,构成人与环境双向往复的对生,构成耦合并进的生态格局。和天生一的生态审美观,将人与自然的对生,或拓展为生态圈中人与各生态位上的物种双向环回的对生,构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螺旋提升的整生,或拓展为生态圈中人与各生态位上的物种构成网状纵横的对生,构成生态系统整体周流、立体环进的大整生,构建了审美生境。
现当代生态审美文明和生态审美文化是在超越自我中,发展与升华理论境界的。现当代生态和谐的第一重理论境界,以天合于人,超越了天人对立;它的第二重理论境界,以天人耦合并进,超越了天合于人;它的第三重理论境界,以天人圈态整生,超越了天人耦合并进。随着生态审美文明的发展,天合于人的唯我,升华为天人衡生的物我,最终升华为和天生一的无我。这种化人审美生境的无我,是一种整生化的大我与整我。一步一步地从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走向人与自然合一的审美生境。
4.协和天人而生一 从生态科学的角度看,人作为一个特定的物种,在大自然的生态圈中运行,构成整生性和谐。从生态哲学的角度审视,天人整生,呈现出全球环境生态圈、全球文化生态圈、全球社会生态圈协同运行的态势,构成了以文化为中介协和天人而生一的格局,构成了现当代生态和谐的第四重理论境界,可生成全球立体环行的审美生境。
全球文化生态圈,在全球社会生态圈和全球环境生态圈的相互作用中生成后,产生了多方面的功能。首先,作为中介,把全球社会生态圈运行的影响力传导至全球环境生态圈,把全球环境生态圈运行的影响力传导至全球社会生态圈,使两者和自身一起运行。其次,作为全球社会生态圈和全球环境生态圈的共生物,反过来共生后两者,使之和自身协调发展。全球三大生态圈,也就在多元共生中,构成了大整生。再次,在全球三大生态圈的协同运行中,进而成为协调与导引的机制。全球三大生态圈的运行以及三者复合构成的大自然整体生态圈的运行,都应是合规律合目的地自由运行。全球文化生态圈以自身的系统自由的运行,导引和规范全球社会生态圈和全球环境生态圈,同步地实现系统自由的运行,促成大自然整生圈系统自由地运行,以生发天人大整生的和谐,构成三大生态系统走向一化的大和之境,构成立体环进的全球审美生境。
全球文化生态圈的良性运行至为关键。全球文化生态圈的良性运行,基于圈上各民族文化生态位的自由。各民族文化,应为所属社会与环境对生而成,凝聚了所属社会运行与环境运行的规律与目的,实现了三大生态的同一性运行,形成了系统的生态自由。在进入全球文化生态圈后,它们更要保持和发展自身的生态自由,协同地形成整体的生态自由,方能构成全球三大生态圈协同的良性运行。这是因为,各民族的文化生态,实现了系统的自由后,和所属社会生态、环境生态达成了同构性对应,生成了三位一体的运行。各民族自由的文化生态关联成圈后,其整体的自由运行,即合规律合目的的运行,结构性反映了全球社会生态圈和全球环境生态圈的自由运行,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实现全球三大生态圈三位一体地自由运行,构成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环行。
全球文化生态圈的自由运行,以及由此规范与导引的全球生态圈的自由运行,不是某个民族文化生态意志的体现,而是全球各民族的文化生态实现,进而构成合乎整生规律与目的的向性、轨道、规范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球生态圈的立体良性循环,构筑生态和谐与广阔深邃的审美生境。
二、生态和谐的审美发展
当代生态美学所描述的和谐模式,可构成人类完整的审美生境,显示出更为丰富与完整的生态审美功能和审美发展的向性。生态和谐既在自然领域生成,也在社会领域实现,更在自然与社会贯通的整体生态领域发展。其中,前两个领域生态和谐的生成,为后者的生成奠定基础。和天生一的和谐,就是以自然生态和谐及社会生态和谐为前提,并在两者的贯通中生发整体和谐的审美生境。
从生态和谐走向审美生境,对生态美学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审美生境与审美人生互为条件,并在相生互发中,实现耦合并进。如果没有审美生境,无法成就审美人生,没有审美生境和审美人生的双向对生与耦合并进,审美活动无法生态化,审美场也无法生态化,生态美学也会因为缺乏完整的对象而难以完备生成。全球审美生境,不仅是世界生态审美场生发的整体条件,还是诸如民族的、个体的等等生态审美场的生成背景。就个体人来说,他的审美生境有断续形态和连续形态两种。前种审美生境,仅能形成一定时空的审美活动,构成相应的生态审美场。后一种审美生境,可能生发生命全程全域的生态审美活动,构成完备的生态审美场。
个体时空连续的审美生境,基于和谐社会、和谐自然及其两者的贯通为一,更基于全球三大生态圈三位一体的良性环行。和谐社会构成了社会审美生境,和谐自然构成了自然审美生境,和谐自然与和谐社会贯通,在和天生一中,构成了整体的审美生境。全球三大生态圈的良性环行,构成了全球相应领域的整生性和谐,这三大生态圈三位一体的运行,则构成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大整生性和谐,构成了更为系统的整体审美生境。有了整体的审美生境作背景,个体的、家庭的、民族的、国家的审美生境也就可以全时空地持续展开,各种位格的生态审美场才可能次第生成,最后成就全球生态审美场。
生态和谐的一体化,促进了个体的审美生境与整体的审美生境的系统生成。后两者在双向对生中,形成了良性环行的整生系统。个体个别性审美生境,在相生互发中,像滚雪球一样逐级构成家庭特殊性、民族类型性、人类普遍性、天人整体性审美生境,天人整体性审美生境,逐级范生下位审美生境,如此回环往复,构成了各级各位审美生境良性环行的整生系统。
生态和谐质量互进,是分形中的聚形。它在分有生态审美场质、性、形、貌的同时,深化了创新了它的艺术审美特质,特别是非线性生态有序构成的和谐、中和性生态和谐,显示了当代艺术的真谛,包含了艺术的大法。与此同时,它聚合各种生态审美对象而成生态和谐,聚合各种生态和谐而成良性环行的审美生境系统,进而,它聚合各种生态审美对象、生态和谐的艺术审美质,形成艺术生境,形成良性环行的艺术生境系统。艺术生境及其最高形态——良性环行的艺术生境系统,是生态和谐质量互进所生成的整体审美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