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点穴止痛及辩证施膳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论文_魏志擎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点穴止痛、辨证施膳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年1月—2016年1月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及护理,点穴止痛,并将患者辨证分为脾胃虚寒型、肝郁气滞型、火郁伤阴型及血瘀型,并给予相对应的健脾和胃、疏肝清热、滋阴清热、化瘀通络饮食。评价两组护理1个月后疗效和症状积分,随访六个月后生活质量、复发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4.1%)。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两组护理六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尤其观察组提高更明显。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点穴止痛及辨证施膳护理可提高疗效。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点穴止痛;辩证施膳

【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054-02

消化性溃疡(PU)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1]。我科根据不同病的特点,因人而异,辩证施护,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男63例,女33例,年龄20~72岁,病程5个月~1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应详细询问用药史,及时发现有无恶心、腹泻、便秘、咽喉肿痛、皮疹等症状。密切观察患者腹痛情况,督促病人及时服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急性期患者疼痛较剧烈,宜进牛奶、鸡蛋等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软食,少食多餐。恢复期饮食宜清淡质软、少量多餐。忌食肥甘厚腻、辛辣、生冷、刺激性和难消化的食物,戒烟酒,以利于溃疡愈合,防止复发。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辩证分型,点穴止痛,分为脾胃虚寒型16例、肝郁气滞型13例、火郁伤阴型11例、血瘀型8例。并依据不同症型,给予相应辩证膳食。

1.2.2.1点穴止痛: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点穴法通过调整脾胃,振兴阳气;通过调整十二经脉的气血和点通任督两脉及气八脉、精八脉,使升降得复,阴阳平衡[20]。

12.2.2方法:(1)推按两肋:患者俯卧或半坐卧,护士先以双手拇指指端置于其背部脊柱两侧及两胁部推擦,使局部皮肤红热,以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再向脊柱(内后方向)按压,一压一放或持续按压,以局部有酸麻重胀感或腹内温热舒适感为佳。(2)点按中脘、气海及天枢穴:病人仰卧,以手掌在胃脘及整个腹部做环摩及由上而下的推擦。再点按或揉按中脘(脐上4寸),气海(脐下1.5寸),天枢(肚脐旁开2寸)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热感,以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脾胃。(3)点按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期门及章门穴:点按或揉按膀胱经线上的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正中旁开1.5寸)、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正中旁1.5寸)、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正中旁1.5寸)等穴,以及胁部肝经的期门(锁骨中线上,第六肋间隙中)、章门(第十一浮肋游离端下)等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热,从而疏肝理气止痛。(4)揉按心窝:揉按心窝(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可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如消化不良,可由心窝处开始。(5)点按足三里、内关穴:点按肢体上的足三里(髌韧带外侧向下3寸,胫骨旁开1寸),内关(腕横纹中点向上2寸)穴,以活血开郁。(6)点按手三里、梁丘穴:点按手三里(屈肘时,肘横纹头向下2寸),梁丘(髌骨外缘上2寸)穴,止痛效果较好。(7)点按耳穴: 耳穴治疗可取胃,十二指肠,皮质下,脾,交感,神门等穴,用胶布固定王不留行籽按压,每周一次[3]。

1.2.2.3穴位刺激,艾灸止痛 (1)艾灸神阙 将鲜姜切成约0.25厘米的薄片,用食盐填平穴位,将姜片放在肚脐上,然后将一壮艾灸置于姜片上点燃,以感温热舒适为度。每天灸5~10壮即可。此法适宜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泄泻等病症。(2)艾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经常施灸此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1.2.2.4辩证施膳(1)肝郁气滞型: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应常食疏肝清热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芹菜、苦荞麦、绿豆、豆腐、香蕉、海带等。(2)脾胃虚寒型:宜温脾健胃,益气建中。应常食补中健胃之品,如山药、桂圆、红枣、薏苡仁、蚕豆、香菇、木耳、牛羊肉、鸡蛋、黑鱼等。(3)火郁伤阴型:宜养阴柔肝,消火解郁。应常食健脾和胃之品,如莲子、红枣、山药、薏苡仁、百合、枸杞、萝卜、苦瓜、鸭肉、西瓜、梨等,忌油炸、辛辣之品,戒酒、浓茶、咖啡等。(4)血瘀型:宜活血化瘀、舒经通络,常食山楂、丝瓜、灵芝、人参、纳豆、白术、茯苓、獐宝、三七粉、红花、丹参等。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临床疗效评定 评价两组护理1个月后的疗效。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下溃疡愈合或瘢痕形成,周围炎症消失;显效:症状、体征好转。有效:症状、体征好转,胃镜下溃疡面积缩小≥5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胃镜下溃疡面积缩小<5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McMaster问卷评估两组护理前、护理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问卷内容包括一般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及心理情感3个方面,总分119分,分值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

3.讨论

脾胃乃“后天之本”,因此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是调理脾胃,调和气血。五脏六腑皆受气于胃,得胃气供养。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胃平则万化安,病则万化危”。五脏六腑点穴法通过调整气机的升降和恢复脾胃运化的功能,达到人体机能旺盛,免疫力全面提高。

本研究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将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型,给予点穴止痛,并根据不同中医证型予以系统的辨证施膳疗法,实施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并与给予常规饮食护理的对照组做对比。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脾胃虚寒型、肝郁气滞型、火郁伤阴型及血瘀型患者的总有效率相近(P<0.05);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点穴、艾灸止痛,辨证施膳指导,科学、合理的饮食干预,在提高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及减少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综上所述,在西医纠酸、保护胃粘膜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因此,中西医结合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护理中能够互补不足,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杭嘉敏.辨证施膳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6:94-9.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70.

论文作者:魏志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浅述点穴止痛及辩证施膳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论文_魏志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