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O技术指导重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论文_徐静,刘颖,刘立鹏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

摘要: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技术对重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方法40 例重症休克患者分为PICCO组和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治疗6h后乳酸<2mmol/L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PICCO组与常规组比较复苏的液体量及多巴胺用量明显减少 (P<0.05);肺水肿发生率低;减短呼吸机应用的时间;预后28d内死亡率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ICCO为重症休克患者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量化指标,指导液体复苏,使重症休克患者能够及早脱机,并且大大缩短病程时间。

关键词:PICCO;重症休克;液体复苏

重症休克即为休克的中晚期,由严重的创伤、重症感染等多种原因导致微循环障碍甚至衰竭,表现为顽固性低血压,乳酸堆积,出现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器官衰竭,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死亡率较高。液体复苏是抢救重症休克的重要环节,补液过多或不足都会严重影响重症休克的治疗。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ut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是一项全新的脉波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应用PICCO技术严密监测组织灌注和细胞代谢功能状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高休克救治成功率,防治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有非常大意义[1]。本文通过对重症休克患者进行PICCO监测,指导临床重症休克液体治疗,探讨 PICC0监测技术的液体管理对重症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40例由各种病因导致的重症休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6~88(平均52.3土10.8)岁。其中创伤性休克患者22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18例。40例患者发病前均无心脏病、高血压等病史。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PICCO 将患者分为PICCO组(20例)和常规组(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40例重症休克患者进入ICU后都给予相同的监护与常规化验;还有都给予留置尿管、胃管、气管插管下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处置;给予扩容抗休克、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根据EGDT进行积极液体复苏,使平均动脉压在65mmHg以上,CVP达到8-12mmHg,尿量>0.5ml/(kg·d),不能达到上述标准者加用多巴胺。常规组20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没有PICCO监测,根据CVP、尿量、心率及血乳酸等情况指导补液量。PICCO组患者均经股动脉放置PICCO动脉导管,经颈内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放置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内血容量(ITBV)及指数(ITBVI)、心排出量(CO)、血管外肺水(EVLW)及指数(EVLWI)等指标的测定.并能进行每搏量(SV)及指数(SVI)、连续心排出量(CCO)及指数(CI)、直接动脉压(IBP)等的连续测定。

1.3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6h前后血乳酸值,6h后血乳酸值<2ram01/L的例数,48h血管活性药物用量,48h液体平衡情况,抗休克治疗中肺水肿发生情况,应用呼吸机时间以及28d病死率情况。

1.4应用SPSS 11.5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0例重症休克患者经液体复苏等抗休克治疗后,两组6h后血乳酸<2mmol/L的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2):48h复苏的液体量及多巴胺用量PICCO组较常规组明显减少(P<0.05):肺水肿发生率PICCO组有1例.常规组有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PICCO组较常规组缩短明显(P<O.05),预后28d内死亡PICCO组2例,常规组有2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讨论 重症休克是ICU内的常见病,抢救休克的方法即抗休克治疗,其包括扩容、维持血压、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保护各脏器的功能等等,作为一名合格的ICU医生对抢救重症休克都应熟练。但重症休克患者有时因病因复杂、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因素,给临床救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2]。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症休克患者重新得到了生命,抢救重症休克患者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尤其近年来PICCO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为重症休克液体复苏治疗提供有利的监测指标。PICCO技术作为新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反映血流动力学的优点,为临床提供很多容量参数,其中包括:CO、ITBV、EVLW、GEDV、PVPI等[3]。通过以上参数的测定于分析,能够准确分析患者肺循环及体循环状况,从而对ICU重症休克患者给予“精确”的液体复苏。大量研究表明PICCO监测条件下治疗休克患者,其血流动力参数恢复正常的速度要快[4]。我们通过对20例重症休克患者进行 PICCO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对患者进行抗休克液体复苏治疗管理,同时结合乳酸水平的监控对进行有效的液体复苏,更好地恢复组织灌注,提高乳酸的清除率,减轻组织损伤,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率有很大的帮助[5],与常规组比较复苏的液体量及升压药多巴胺用量明显减少(P<0.05);肺水肿发生率低;应用呼吸机时间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通过PICCO监护仪监测重症休克患者的肺循环及体循环指标,较准确的了解重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信息,为液体管理与血管活性药物调节提供量化的指标。避免了过多过快盲目的补液而引起心衰或急性肺水肿等现象造成患者的痛苦和医院上的浪费,缩短病程,及早脱机,在ICU重症休克患者的抢救中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平.监护仪测最技术的新进展[J].医疗装备,2007,20(3):29.

[2]孟蕾,于湘友.PICCO系统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25(1):3-5.

[3]Tagami T,Kushimoto S,Tosa R,et al.The precision of PICCO(R)Measurements in hypothermic post-cardiac arrest patients[J].aesthesia,2012,67(3):236-243.

[4]Gassanov N,Caglayan E,Nia A,et al.Hemodynamic monitoring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pulmo nary artery catheter versus PICCO[J].Deutsche medizinische Wochenschrift(1946),2011,136(8):376-380.

[5]王东浩.乳酸清除率评估重度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15-17.

论文作者:徐静,刘颖,刘立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PICCO技术指导重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论文_徐静,刘颖,刘立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