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市同济红斑狼疮研究所 050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重症狼疮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72例重症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狼创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关键词:重症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联合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渐增多。有些重症患者(除患者有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者外),有时亦可自行缓解。有些患者呈“一过性”发作,经过数月的短暂病程后疾病可完全消失。
重症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出现典型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一狼疮危象为主要表现、病情危重而凶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一组综合征。也有人认为,重症狼疮是指狼疮患者病情突发恶化,如爆发型狼疮、狼疮高热持续不退、急进性肾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重度肾病综合征、狼疮脑病和狼疮血液危象等。
重症狼疮一般不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个类型,而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由于强烈的自身免疫反应和狼疮活动,导致机体多系统多脏器受损,在一定病变阶段出现的严重病理反应。我们自2003年以来共收治72例重症狼疮,现初步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72例重症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2例重症狼疮患者中,发病年龄;9~72岁,平均32岁,男性8例,15~50岁,平均30岁,女性64例,9~72岁,平均32岁。病程3个月~24年,平均3年9个月。疗程3~2年,平均4个月。肾脏受损67例,腹水7例,肝转氨酶升高41例,血白蛋白降低54例,肝大6例,脾大27例,胸膜炎6例,胸腔积液15例,腹水13例,肺间质纤维化3例,肺部感染21例,心包积液19例,心肌炎1例,心肌供血不足1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精神异常5例,血WBC降低24例,RBC降低37例,PLT10例。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组间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诊断标准:
本组病理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诊断标准,在其11条诊断标准中,凡符合其中4条或者4条以上者,即可诊断为该病。
3.治疗方法:
对照组31例患者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治疗方法如下所示:
3.1西医治疗;抗狼疮治疗;主要采取甲基强的松龙每次500-1000毫克,每日一次,连续静脉点滴3日,休息8-10天后视病情情况可再次使用。或用丙种球蛋白每次10-20毫克,每日一次,静脉点滴连用3-5日,可重复。儿童以每公斤体重计算用量。同时可配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其他方面根据病情对症治疗,如强心、利尿、降血压、控制感染及特殊护理等。
3.2中医治疗;狼疮危象多属于中医热病热人营血,气血两燔,表里俱病之证,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安宫牛黄丸、紫血丹、犀角地黄汤等。
4.疗效判定标准:
好转;一般情况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已无生命危险,但主要客观指标不正常。
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消失,各脏器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主要客观指标基本正常。
基本好转;主要表现基本好转,脏器受损基本恢复正常,主要客观指标大部分正常。
治疗有效率=好转率+明显好转率。
5.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卡方检验,以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若P<0.05,则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6.观察结果:
72例病例中,3天内好转45例,一周内好转13例,二周内好转12例,三周内无好转且死亡2例。观察组31例病例中好转者2例,明显好转例24例,基本好转者5例,未出现死亡案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87%(26/31),对照组31例病例中明显好转者18例,基本好转者11例,死亡者2例,无好转案例,治疗有效率为58.06(18/31);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7.典型病例:
患者陈某,女,34岁,患有狼疮病史11年,本次发病2周,高热、心慌,重度贫血,面部红斑,手足青紫,端坐呼吸。呼吸急促。
8.讨论
SLE危象;出现以下表现之一者,可以考虑危象发生。持续高热,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爆发或急性发作,出现以下表现之一者;(1)全身极度衰竭,有浪潮下吞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表现,剧烈头痛,出现脑综合征;(2)腹部剧烈疼痛,伴或不伴急腹症表现;(3)指甲甲缘下及指尖部出现弧形紫红色出血线;(4)口腔严重溃疡。肾功能进行性下降,伴高血压。出现狼疮性肺出血和狼疮性肺炎。严重的神经精神性狼疮表现。出现狼疮危象可用甲强冲击治疗或静脉滴注丙球蛋白治疗。
参考文献:
[1]尹培达.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新医学.2000;31(1):
[2]宋建玲.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重症狼疮患者感染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0):127-130.
[3]杜娟,王长江.免疫吸附在重症狼疮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4):99-101.
[4]朱兴华,罗伟雄,陈璐等.血浆吸附改善重症狼疮性肾炎并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广东医学,2017,38(5):713-716.
[5]高歌,史佳佳.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护理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9):171-172.
论文作者:秦长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狼疮论文; 患者论文; 重症论文; 危象论文; 脏器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