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关系的丧失与重建——从依恋研究谈儿童收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系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9)03-0115-06
“5·12”汶川特大地震留下了大批孤儿,据四川省民政厅初步统计,目前地震孤儿已有4000多名。确实,每一次灾难过后都会出现一个特殊的人群——孤儿。唐山地震遗留地震孤儿4204人,2004年12月南亚海啸一周后留下的孤儿数量为40000人,2005年10月巴基斯坦地震后留下孤儿1700人。灾难给这些孤儿的心灵造成了抹不去的创伤和阴影。抚平他们的创伤,铸就健康的心灵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民政部很快就出台了《关于汶川大地震四川省“三孤”人员救助安置的意见》。与此同时,全国掀起了收养地震孤儿的热潮。
收养被定义为亲戚(有血缘关系的人)或不相干的人(非血缘关系的人)对被遗弃儿童或孤儿持久、合法的安置。实际上,收养不是一个简单的安置问题,而是要在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建立起真正的父母—子女式的情感联结,即亲子依恋,这并非易事。大量的收养儿童在心理健康等方面是有特殊需要的。[1]有资料显示,唐山地震孤儿中有四成早恋,近五分之一早婚,不少还伴有各类心理疾病。国外研究发现收养儿童的社会和情绪问题的发生率是一般儿童的3~10倍。收养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涉及到一个核心:如何理解和面对孤儿原有的亲子依恋关系的丧失?如何帮助养父母和养子女重新建立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本文将就此问题做一分析和探讨。
一、亲子依恋关系的丧失
亲子依恋是婴儿与主要照看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形成的一种深深的情感联结。它“将二者从空间上紧密联结起来并随着时间而持续存在”[2]。依恋产生于社会互动过程中。它反映了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运作过程。依恋内部工作模式表明婴儿期待父母在情感方面能够作出积极回应。依恋对象(特别是母亲)是婴儿的安全基地和安全港湾。安全基地的作用是使婴儿可以安全地探索外部世界,当他在探索外部世界的时候,可以得到母亲的关注、鼓励、支持、帮助,甚至可以和他一起探索玩耍。安全港湾的作用在于婴儿能随时在身体上或情绪上得到母亲的照料,悲伤时可以得到安慰,害怕时可以得到保护。依恋理论认为由于这种亲子关系对个体成长的独特的、全面的和潜在的长期影响,依恋不仅可以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个体人格的发展及其日后成长更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这种儿童早期和谐的亲密关系也可以通过发挥缓冲压力、构建新能力、社会性转变及其他影响力来保证个体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支持。[3,4]
“丧失”对儿童成长来讲是一种内在的危险因素。亲生父母的丧失意味着依恋关系的中断,Bowlby在孤儿院的观察中发现,在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比如很难与别人建立亲密持久的关系,严重者甚至出现边缘人格障碍。[5]他认为依恋的缺失是影响孤儿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Bowlby[6]认为,与依恋对象分离后,儿童的伤感会表现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抗议阶段,儿童会出现哭闹、恳求、乞求和攻击行为,试图迫使离去的父母回到身边;第二个阶段为绝望阶段,儿童表现得无精打采,虽然最终放弃了与父母再度团聚的希望,但仍心存一丝渴望,这个阶段的儿童并没有准备好与他人建立一个新的替代性依恋关系;第三个阶段为去依恋阶段,儿童能够对替代父母产生依恋,但这段时间是很短暂的,如果儿童不能在此期间找到合适的替代父母,他们就不能建立依恋关系,从而进入长期的去依恋状态。据报道,重庆市江北区的王女士一家收养了一个“5·12”汶川地震的孤儿,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父母看来“自己的女儿很乖巧”,但在某一天下午放学之后,女孩从养父母家出走,准备回自己的老家,在回老家的路上走丢了。这反映了该女孩仍旧处于第一阶段,她拒绝接受事实,并试图寻找离去的父母。
“丧失”对儿童来说意味着被原看护人的拒绝和抛弃,从而导致以往关系和熟悉环境的完全丧失;因为被抛弃而导致的“自尊的完全丧失”,所以当他们进入抚养家庭后,就容易不加选择地不友好,从而会形成依恋障碍,[7,8]或者是混乱型依恋和一般的不安全依恋。[9]收养儿童过去的分离经历和失去经历对他们的依恋关系罩上了不可避免的阴影,即使是与看护良好的敏感的养父母在一起也是这样。由于缺乏基本的信任,与看护人的亲密寻求和对环境的探索也会缺乏,进而导致认知发展落后。[10]大多被领养长大的孩子会觉得世界是一个混乱的、危险的地方。他们没有任何内在的标准来规范日常的生活,他们更多会依靠外在指引自己的行为,但是与外在之间的协调与联系绝对是没有保障的。
二、收养过程中依恋关系的重建
依恋关系的重建是指儿童在面临压力和沮丧时能愿意和舒适地去寻求新的看护者的安慰、支持、养育和保护。收养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依恋关系的重建过程。依恋理论特别注意儿童与主要看护人分离的消极影响在儿童得到足够的看护后是否可以得到补偿;儿童能否克服分离经验的影响与新的看护人形成依恋,而抚养父母能否克服自身的各种因素(包括自身的生育问题等)而与不相干的孩子建立深深的情感联系。
成功的收养需要儿童依恋一个新的家庭,但仅仅为这些孩子提供一个家的环境是远远不够的。收养既是机遇也暗含着危险。通常来说,收养一般被看作保护性因素,因为收养父母通常受过良好教育,他们可以提供足够的和丰富的教养环境。[11]对收养儿童依恋研究的元分析表明大量的收养儿童适应良好,[1,12,13]在自然干预情境下,收养儿童在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改进,远远超过机构抚养的儿童;[14]van den Dries还发现,12个月之前收养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依恋是类似的;而一岁之后收养的儿童显示了较少的安全依恋,[15]与正常儿童相比有较多的混乱依恋,被收养的儿童在成人后显示了发展的延迟、依恋问题、内部外部行为问题、精神病问题等,所以有时收养也被看作是危险因素。[12]
研究者提出了两种收养模型:应对模型和追赶模型。收养中亲子互动的应对模型认为,当儿童进入一个新环境之后,他们会将过去的依恋策略应用于新的看护环境,把之前教养环境中形成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和关系类型带入到新的亲子关系中。例如,有的儿童的许多心理状态和适应策略都是在忽视和拒绝的环境中(看护中心)形成的。这样被拒绝和被忽视的儿童认定保护的看护是不可得的。他们发展出了高水平的自我依赖和自我克制(回避依恋模式)。面对这样的孩子,养父母可能感到儿童并不需要他们的感情,他们开始退缩,对孩子不再敏感或者忽略孩子。这样的互动最终将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收养的追赶模型认为,通过收养儿童可以在身体发展、依恋和认知三个方面赶上常规家庭长大的儿童。[16]其中最重要的是基本信任的发展,特别是被遗弃儿,[17]当他们进入收养家庭后,收养儿童会不加选择地不友好从而形成了依恋障碍,[7]他们过去的分离经历和失去经历对他们新的依恋关系建立罩上了不可避免的阴影,即使是与看护良好的、敏感的父母也是这样(见图1)。van IJzendoorn通过对270个研究,包括230,000个收养和非收养儿童及父母的元分析验证了追赶模型。[14]与留在机构中的同伴相比,收养可能是一个有效干预和保护性因素。他们的研究证明尽管收养儿童与一般儿童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身体发展和依恋方面,但收养儿童也在许多方面赶超了一般儿童。12个月之前被收养比12个月之后被收养的儿童在体重、依恋和学业成绩方面与一般儿童的差距更小。
图1 追赶模型(a catch-up model)
(注:该图引自van IJzendoorn(2006))
三、影响依恋重建的因素
儿童被家庭收养之后必然要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看护者,与新看护人关系的建立在儿童健康发展中起保护作用,但是在与新看护人关系的建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阻碍因素。依恋重建的阻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儿童的阻碍,二是来自养父母的阻碍,三是来自收养过程本身。
来自儿童的阻碍主要是指儿童的创伤性经历、儿童的依恋史及儿童的气质特质等方面。创伤儿童中断的依恋历史会使他们处于矛盾之中,既期望进入到新的关系中享受温暖,又害怕新的关系不能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同时难以从过去的创伤经历的阴影中走出。儿童以一种被动和怀疑的态度面对新的看护人,这无疑给养父母带来了挑战。
儿童已经形成的依恋类型也可能影响当前与新的养父母的亲子关系的建立,特别是对年龄稍大的孩子,儿童以往与自己父母形成的不安全依恋在与养父母建立情感关系时可能是一种危险因素。我们知道,依恋是建立与他人合作的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安全依恋的孩子在与养父母的接触中,能够发挥他们已经建立起来的对他人的信任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养父母—养子女之间的互动是比较容易开展的,并会进入良性循环。但是不安全依恋的儿童,他们至少曾经对成人的所作所为失望过,甚至经受过成人带给他们的感情创伤。过去的经历很有可能使他们对成人存有戒心,甚至对成人有着最坏的预期。[18]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学习社会交往与建立期待的能力会严重受损。即使被收养,他仍会处于孤立的状态,他不会配合养父母的要求或指示,养父母-养子女之间的互动无法展开,或者进入恶性循环。这样的孩子往往会经历一系列让他们无法理清甚至无法适当归类的情感。这些负面情感会恣意蔓延。成人在对这些孩子进行照料时,需要相当多的技巧、耐心和毅力。为此,准备收养这样的孩子的养父母需要作充足的准备工作,其中了解孩子的依恋史是准备工作中的关键。此外,儿童的气质也会影响与养父母建立亲密关系。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在与养父母的交往中更可能出现问题。
来自父母方面的阻碍主要包括父母对儿童创伤的理解、父母对儿童的基本态度、父母的教养技巧、父母自身的依恋史等。养父母对儿童创伤性事件的意识会影响养父母在看护系统中的积极作用。养父母对儿童过去经历的理解非常重要。例如,如果养父母认为儿童是“危险物品”,那么他们很可能继续对儿童保持情感疏离和不相干的态度;如果养父母认为儿童仅仅需要家庭和感情,他们可能被儿童的挑战行为挫伤。父母对儿童可能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容易对儿童“非常好”,一种是对儿童不够敏感。[19]因此,要帮助看护人关注孩子的真正需要,即使孩子的行为表示的是另外的意思,也要对孩子以一种正面的、接纳的方式反应。此外,收养父母的依恋史也会影响儿童依恋质量。研究表明收养的婴儿非常可能与养父母形成混乱型依恋,不管他们的收养妈妈是未解决型的还是淡漠型的。而对于正常儿童,只有未解决型妈妈的儿童易形成混乱型依恋。
收养过程顺利与否,直接会影响到儿童与养父母依恋关系的建立。如果收养过程中出现了收养中断、推迟安置、二次或多次收养等,都会影响到收养和被收养双方的关系建立。
总之,被收养的经历包括危险和保护两种因素。一般情况下,儿童从一个剥夺性的机构背景下或者处境不利的背景下进入到收养家庭,这意味着儿童发展的轨道开始往积极的方向发展,向健康适应方向发展,收养起到了保护作用。与父母分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某种补偿,如果能够想办法使新的寄养环境尽可能接近原先的生活环境,效果会更好。但是4岁之前还未与父母形成选择性依恋关系的儿童,就很难与养父母形成依恋关系。在青少年期以及随后的生活中,他们也很难形成和维持良好的同伴关系。
四、干预措施
如果婴儿没有形成安全依恋,他们的基本需要就没有满足。这些需要主要包括:得到理解并给予回应的需要、被支持的需要、被欣赏与赞扬的需要。[18]因此,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关系是成人的首要任务。适当的母婴干预、对初为人母者提供支持和相应的服务等早期干预会大大增加形成安全母婴依恋的几率。对幼儿和年龄较大的儿童进行干预也是可行的。许多研究者和社会工作者针对收养儿童的依恋重建问题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尝试,并探索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干预措施。
(一)预防性干预
预防性干预主要针对养父母进行依恋理论、养育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以帮助养父母与孩子从一开始就能够向安全依恋的轨道发展。这主要基于依恋理论的重要假设:依恋质量是由母亲对婴儿发出的寻求亲近和接触信号的反应的累积结果。Juffer[20]等描述了一个干预来促进90个收养婴儿(所有的婴儿都是5个月之前被收养的)家庭的亲子依恋。干预的程序是:通过早期的录像观察(包括实验室观察和家庭观察),观察亲子之间的互动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问题提出具体干预方案,最后根据方案进行有效的定时的干预。干预有手册式和录像反馈两种方式,手册式是将依恋的理论及教养的技巧以手册的方式传达给父母,干预者给予一定指导;录像反馈是指干预者提供亲子互动的录像,干预者给予一定指导和建议。两者或者分别进行,或者同时进行,而研究发现同时采用手册式和录像反馈的干预效果最好,而录像反馈式又好于手册式。2005年,他们研究干预了130个6个月收养婴儿,采用了两种干预项目。第一个项目中,提供给妈妈书籍,在第二个项目中,不仅提供书籍还提供给家庭观察的录像反馈。结果显示,录像反馈组比书籍组母亲的敏感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Dozier[21]和他的同事针对母亲看护技能的三个方面进行了干预。这三个因素包括学着解释婴儿的信号、提供良好看护和提供反应的人际世界(包括帮助父母学习跟随儿童并在其有消极情绪时给予安慰)。
(二)临床治疗
临床治疗主要针对的是在收养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儿童可能形成了依恋反应障碍的情况。治疗以这样的假设为基础:儿童压抑了来自阻碍依恋形成的早期消极经验的愤怒,临床干预主要是帮助儿童释放这些愤怒,并让儿童确信新的父母是可以信任的看护人。[22]如果在儿童早期,亲生父母或替代看护人不能满足儿童的情绪和身体需要,儿童就会不再信任看护人而只信任自己。因此治疗师通过努力鉴别和打破儿童的心理防御机制,给予强制性支持和抚触来修复破坏的环形,重建儿童的信任。主要的治疗方法有:
(1)亲子互动治疗(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PCIT)。这是在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干预,是对Hanf模型的修订,为2-7岁有外部行为问题儿童设计。[23]PCIT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集中于提高亲子关系(经常被描述为儿童导向的互动或CDI),第二个阶段集中于提高儿童胜任力(经常被描述为父母定向的互动或PDI)。两个治疗阶段以一个小时的讲解训练开始,接着是治疗师的游戏训练阶段。主要教给父母与儿童交流的技能和行为管理的技能。在第一阶段,教给父母在游戏中跟随孩子的节奏,通过描述孩子的活动和对孩子恰当的言语进行回应;表扬孩子的行为,告诉孩子什么是值得赞扬的行为和恰当的归因。到第二阶段末,父母开始从关注孩子的积极行为向表扬孩子的恰当行为转变,并且,他们也从控制孩子的方法开始转向回应孩子的言语和描述孩子的游戏。这一时期,父母学会用选择性注意的方式塑造孩子的行为。用这个策略,父母用忽视来表示对孩子行为的不赞同。在第二(PDI)阶段,治疗师让父母集中在孩子积极行为上,教给父母如何给出清晰的、直接的命令。
(2)拥抱疗法(Holding therapy)。该方法旨在修复亲子关系,是依恋理论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主要治疗依恋反应障碍(RAD)儿童。拥抱疗法基于这样的设想:儿童在婴幼儿时期没有从他们的父母那里得到足够多的爱抚,这样孩子就需要额外的拥抱。拥抱治疗的方法通常是由照顾者紧紧抱着孩子,并用温柔的态度说话或唱歌,孩子最初可能表现出生气、挫折,试图挣扎逃开,甚至攻击照顾者。但是照顾者必须依旧紧紧抱着孩子直到孩子屈服,通常疗程持续45分钟。该治疗疗法已经应用于成千上万的父母。
(3)亲子游戏治疗(Filial therapy)。Virginia Ryan介绍了一种适合于晚期安置儿童和他们看护人的游戏治疗和家庭治疗的方法。[24]该方法建立在非直接的游戏治疗基础上,有很好的疗效,可以帮助儿童缓解创伤的记忆和情绪防御,也可以帮助看护人与儿童形成一种更亲密和更适应的关系,减少他们的压力水平,提高看护反应性。父母参与整个治疗过程,父母的参与有利于治疗的进程,消除父母典型的抵抗行为,而这些行为是在父母不参与时经常会出现的。整个过程包括教给父母基本的儿童中心的治疗原则和技能,如反应性倾听、识别并对儿童的情绪做出反应、分析治疗的局限、建立儿童的自尊,以及如何利用选择的玩具设置每周的游戏课程。父母学习如何创造一个温暖的、非判断的、无条件的接受、真诚、理解的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儿童安全地去探索他们自己及与父母的关系,包括害怕、要求、情感、冲突。[25,26]治疗师给予启发式指导、示范游戏过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必要的家庭实验游戏过程、录像、支持性的监督等。在游戏阶段,父母是共情的、理解的、接受的,而儿童在游戏中起主导作用。
综上所述,依恋理论特别强调亲密关系对儿童社会情绪适应有重要作用,儿童应该与母亲(或者永久的替代母亲)建立一个温暖的、亲密的和持续的关系。[5]而收养是一把双刃剑。替代的养父母并不总能与经历了灾难的孩子形成亲密的关系。[22]不能建立亲子依恋将会给这些儿童造成二次创伤,如形成混乱型依恋、反应性依恋障碍,而这些都可能引发精神病理障碍。依恋理论引导人们关注收养过程中的以下问题:儿童如何克服与原有依恋对象的分离而形成新的依恋关系?收养过程中形成的依恋关系对个体社会性心理发展的特殊意义是什么?原来的依恋关系如何影响当前新的依恋关系的形成?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新的依恋关系如何影响个体人格特质的稳定发展抑或突然改变?童年期的收养经历与日后相关社会经验的关系如何?在临床上,如何引导养父母/养子女正确理解关系丧失和形成新的安全依恋?如何使收养成为儿童健康发展的保护因素,避免成为个体发展的危险因素?对这些问题的不断探讨,会为儿童的收养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收稿日期:200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