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对某某县2017年耕地质量等别进行年度更新评价,结果表明该县2017年耕地自然质量等主要分布在6-13等;国家利用等别主要分布在7-12等。与2016年耕地质量对比,耕地面积减少47.92公顷,其中水田22.11公顷,旱地25.81公顷,其耕地面积减少原因是建设占用和农业结构调整。祈望研究结果对政府国土资源数量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字:耕地质量;国家自然质量等别;国家利用等别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程度加深,在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问题的影响下,耕地的数量、质量、权属状况发生变化。因此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变更调查时除了更新耕地数量和权属的变化状况外,对耕地质量状况也需及时更新。本文以某某县2017年期间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祈望对政府国土资源数量质量管理提供理论的基础。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地理概况
某某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北部,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长夏无冬,光能充足,雨热同期,四季宜耕,农作物一年两至三熟。地势由南向北缓慢倾斜,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姿势,东西宽45.50公里,南北长68公里。某某县的土壤类型多样化,按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有4个土类:水稻土、砖红壤、潮沙泥土、石质土,9个亚类:淹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耕型砖红壤、潮沙泥地、非耕型砖红壤、泥土。水资源尚属丰富,境内河流不少,除南渡江干流从北部边界流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九条。
1.2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某某县2017年度现状阶段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土地总面积为119645.5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50856.36公顷、园地面积为30474.34公顷、林地面积为19023.45公顷、草地面积为562.8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2778.2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6361.28公顷、其他土地面积为277.81公顷以及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9311.27公顷。
1.3 社会经济条件
2017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90.28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02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13.1亿元,同比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44.15亿元,同比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6.6:14.5:48.9。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47亿元,同口径增长25.1%,其中,教育支出4.94亿元,同比下降5.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6亿元,同比增长6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2亿元,同比增长28.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04亿元,同比增长6.9%;农林水支出4.21亿元,同比增长25.7%;城乡社区支出3.32亿元,同比下降0.2%;住房保障支出1.12亿元,同比增长32.0%。
2 技术路线与评价方法
2.1 技术路线
本文通过对全县行政区域内2017年耕地现状变化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开展更新评价工作,对2017年期间减少的耕地进行核减、新增耕地的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具体的技术路线见图1。
图1某某县2017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技术路线图
2.2 评价方法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是一项持续的工作,涉及的部门多、任务重、技术性强。本文以某某县2016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为基础,2017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为底图进行内业处理分析及外业调查。采用“增量包法”分析出2017年度内增加、减少和质量建设的耕地图斑,减少耕地和质量建设耕地实施前的质量等别信息直接从某某县2016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中获取;增加和质量建设耕地实施后的质量等别信息需要查找项目有关资料,结合实地外业调查,获取分等单元11个分等因素属性值,然后采用《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1]和某某县2017年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确定的技术方法进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最终确定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方法主要有:
2.2.1 通过对分等单元的水文条件、土壤条件、地形条件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等进行收集、调查评价,得到分等单元自然质量分(CL);
2.2.2 根据某某县2016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查询标准耕作制度、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用α表示)和产量比系数(用β表示);
2.2.3 用因素法计算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
即:加权平均法CL=(∑W*F)/100,式中:W为分等因素权重,F为分等因素质量分值。
2.2.4转换成国家等指数。按照等指数与标准粮产量的回归方程,确定省级等指数向国家等指数平衡转换,转换规则为:
国家自然质量等指数=省级自然质量等指数×2.8378-5363.8;
国家利用等指数=省级利用等指数×1.4923+49.4;
2.2.5 转换成国家等别。依据等指数平衡转换规则,采用等间距法划分国家等别,按照400分的等间距初步确定国家自然等,按照200分的等间距初步确定国家利用等、经济等,1等地质量最优,15等地质量最差。
2.2.6一定的耕地等别对应一定的生产能力,耕地利用等别与生产能力的关系为:1等地的标准粮平均生产能力在21000-22500千克/公顷之间,2等地的标准粮平均生产能力在19500-21000千克/公顷之间,依次类推[2]。产能具体计算公式为:
产能(千克)=年度耕地等别面积(公顷)*等别对应单产(千克/公顷)
2.3 分析过程
2.3.1 收集资料
本文需收集某某县2016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2017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统计年鉴、2017年度内验收的各类土地整治项目以及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料。
2.3.2制作工作底图
采用“增量包法”制作底图,其主要是通过将某某县2017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与2016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进行叠加,获取新增和减少的耕地图斑,形成县级更新单元图层,即为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
2.3.3分析各图斑的等别信息
采用空间分析法,将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中的减少耕地图斑与2016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进行叠加,提取减少耕地图斑信息。通过分析201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对年度内增加耕地的原因进行分析。
2.3.4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及更新数据库
整理年度更新评价成果,按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2017年修订版)要求,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
整理2017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相关数据成果,按照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2017工作稿)的要求,更新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
2.3.5 自查
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完成后,按照自然资源部下发的质检软件,以及相关技术标准、评价方法和成果要求等,从数据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等方面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检查。
3 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某某县201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2017年耕地面积为50868.31公顷,其中水田19859.59公顷,旱地31008.72公顷。由于某某县2017年度未开展土地整治等新增耕地项目,故本年度收集到的等别更新类型仅有减少耕地。
3.1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分析
3.1.1国家自然质量等别分析
某某县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统计耕地国家自然质量等别划分。2017年耕地自然质量等主要分布在6等-13等,水田及旱地均分布于6等-13等。
3.1.2 国家利用等别分析
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来统计,全县2017年耕地国家利用等别主要分布在7等-12等,其中水田主要分布于7等-10等,旱地主要分布于7等-12等。
3.2减少耕地质量等别结果分析
通过对比某某县2017年和2016年的耕地质量可得实际减少耕地面积为47.92公顷,其中水田22.11公顷,旱地25.81公顷。在国家自然等别中,8等别减少最多,减少面积为14.86公顷,占减少耕地总面积的31.02%;其次是6等别减少最少,减少面积为0.69公顷,占减少耕地总面积的1.44%。在国家利用等别中,8等别减少最多,减少面积为31.67公顷,占减少耕地总面积的66.09%;11等别减少最少,减少面积为0.47公顷,占减少耕地总面积的0.98%。经调查分析,减少耕地的原因为建设占用和农业结构调整。
4 结论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是在上一轮耕地分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年度内耕地增减变化(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补充开发)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如本文对某某县2017年度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可知,该县2017年耕地自然质量等主要分布在6-13等;国家利用等别主要分布在7-12等。与2016年耕地质量对比,耕地面积减少47.92公顷,其中水田22.11公顷,旱地25.81公顷。在国家自然等别和利用等别中显示8等别减少最多,占减少耕地总面积分别为31.02%和66.09%,其耕地面积减少原因是建设占用和农业结构调整。从上述研究得知耕地减少原因为后续土地管理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依据,因此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对土地资源管理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T 28407-2012.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2]王洪波,程峰,张中帆,等.中国耕地等别分异特性及其对耕地保护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1):1-8.
论文作者:1余素勋, 2纪聪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耕地论文; 质量论文; 年度论文; 评价论文; 亿元论文; 分等论文; 国家论文; 《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