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陕西榆林718000)
摘 要: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通常将位于发生在贲门至幽门之间或胃角、胃窦等部位的慢性溃疡称之为胃溃疡。胃溃疡在临床中的表现症状主要为上腹部疼痛,常表现为隐痛、钝痛、胀痛及烧灼样痛。胃溃疡患者通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疼痛症状,1~2小时后才能逐渐缓解,部分患者会出现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本次研究选定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消化内科胃溃疡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提高消化内科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消化内科;胃溃疡;临床护理;细节化护理
引 文:胃溃疡是临床上比较难治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变化,胃溃疡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发病原因与饮食、环境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就饮食而言,营养不良、暴饮暴食等都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性的损伤,从而诱发胃溃疡。其次是环境,秋末春初是发病高峰时段。在胃溃疡临床治疗中,护理是增强疗效的重要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收治的消化内科胃溃疡患者84例,研究时段选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男患者24例,女患者18例,年龄在32岁至74岁,平均年龄(49.47±5.29)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67±2.23)年。研究组:男患者23例,女患者19例,年龄在34岁至75岁,平均年龄(50.18±5.27)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37±2.46)年。将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两组比较,P>0.05,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可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将患者的病因、症状、病程与质量过程进行统计,对患者的生命指标密切监控,患者出现相应症状时能够采取针对性措施。观察患者的对患者的药物使用进行正确指导,保障药物药效的发挥。研究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正确用药指导,及时告知患者药物的正确使用时间及剂量,将治疗效果及不良症状发生情况也应向患者及时告知,对患者进行一定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对药物治疗的紧张心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健康宣传教育,将胃溃疡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临床症状等及时向患者告知,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使患者能够积极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饮食指导,在日常饮食中以流质食物为主,选择胃黏膜刺激性小,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规律,严禁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1)健康指导:患者进入医院后,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同时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并且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指导,纠正不良习惯,规律生活。其次,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胃溃疡发病机制、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同时还包括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要点,例如服药方式、剂量、常见不良反应等,注意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得自行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等。(2)心理护理:临床上,胃溃疡患者大多都具有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病程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病情反复发作,长期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通常情绪悲观、消极,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性的展开心理护理,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痛苦,解答患者的疑惑,增强其治疗信心,改善不良情绪。(3)药物护理: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服药情况,例如采用三联疗法时,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于早餐前以及晚上睡前服药,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若患者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需要服用可能导致溃疡的药物,需要遵医嘱采用小剂量间断给药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饮食指导:针对胃溃疡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秉承少量多次的原则进食,少喝牛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红薯、土豆等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另外,保证良好的睡眠,避免患者发生胃出血。护理人员还需要为患者制定服药备忘录,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效果:显效: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溃疡面积基本愈合;有效:相关临床症状有所消失,胃溃疡面积超过60%;无效:相关临床症状没有消失甚至更加严重,胃溃疡面没有愈合或有更恶化的迹象。护理有效率=护理显效率与护理有效率之和。
1.3.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塞、癌变等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数据处理,将患者护理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42例患者中,显效患者有17例,占观察者人数的40.4%,有效患者有23例,有效率为54.7%,无效患者有2例,无效率为4.7%,护理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的42例患者中,显效患者有14例,占观察者人数的33.3%,有效患者有20例,有效率为47.7%,无效患者有8例,无效率为19.0%,护理有效率为81.0%。两组患者的χ2值为4.08,P值为0.04,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溃疡穿孔1例,幽门梗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对照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例,溃疡穿孔3例,幽门梗塞4例,癌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8%,Χ2值为4.45,P值为0.03,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是消化道溃疡的症状之一。胃溃疡在临床治疗中难度较高,患者容易反复发作的现象,在临床护理中对胃溃疡患者采用更细节化护理服务,能够积极控制患者的身体状况与病情。为提高胃溃疡的护理效果,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心理干预、用药指导与饮食指导,对患者的心理压力与负面情绪进行疏导,指导患者的用药剂量与正确服用时间,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易流食为主,禁止服用刺激性食物。对患者进行更细致的护理,使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效提高,避免不良症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95.3%)高于对照组(81.0%),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23.8%),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在消化内科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细节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静.浅析消化内科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J].饮食科学,2018(02):124.
[2]柳俊.浅析胃溃疡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225-226.
[3]李素艳.对消化内科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5):266.
[4]王秀红.消化内科胃溃疡的护理观察与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7):3535+3538.
[5] 涂群,吴敏.个体化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9):102-103.
论文作者:李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患者论文; 胃溃疡论文; 症状论文; 内科论文; 病程论文; 统计学论文; 率为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