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安精神 毋忘艰苦奋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延安论文,艰苦奋斗论文,精神论文,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星移斗转,历史的尘埃早已被流水般的岁月冲刷干净;伴着时代涛声,人民中国已经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虽然过去的已经过去,中华民族每天都在走向强盛。但,中国共产党人用延安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所树起的巍峨丰碑,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变的更加雄伟,更加峥嵘。延安,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领导了全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了伟大的革命精神。这就是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严守纪律,团结一致;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为民创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内涵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迁至延安。当时延安一带不仅人稀少,贫脊荒凉,而且敌军压境,形势严峻,可以说生存条件异常艰难。但是,共产党人心中有理想,行动有目标,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克服了物质匮乏给红军带来的严重困难,战胜了强大敌人的围攻,巩固了革命根据地。抗战初期情况虽略有好转,但时隔不久,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派胡宗南率数十万大军封锁延安;日本侵略者也与国民党遥相呼应,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战术和野蛮的“三光”政策,使延安军民又陷入了极端艰难困苦的境地。面对这种险恶的形势,毛泽东号召全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带头节衣缩食;开源节流,纺线织布,开荒种菜。359旅广大官兵响应党中央号召,开进南泥湾,经过艰苦劳作,终于改善了条件,战胜了困难,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区军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畏困难,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延安精神,一步步把革命战争推向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就没有人民军队的由弱变强,也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二、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今天实现民族振兴国
家富强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脚步,20世纪即将过去;伴着天宇的涛声,21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站在世纪相接的交点,展望即将到来的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将更加复杂,遇到的挑战也将更加严峻。为此,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处在创业时期,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即使经济有了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大的改善,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这种精神。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持久地进行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精神的宣传教育。”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同时在一些地方也滋长了一股讲排场、摆阔气、赶时髦、比豪华的奢靡之风,对此,江泽民总书记曾不无忧虑的谈到,现在有的人把艰苦奋斗精神丢的差不多了,他还引用“历鉴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两句名言告戒人们毋忘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中纪委八次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再次提出: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各级党组织和全党同志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大力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一个关系民族兴衰、事业成败的大问题。由于忘记了艰苦奋斗,当年骁勇善战的八旗兵变成了斗鸡遛鸟的纨绔子弟,结果给曾经强大的中国带来了百年耻辱;而由于力行节俭、勤勉敬业的日本、德国在一片战争废墟上使国家实现了繁荣富强。正反两方面经验告诉我们,艰苦奋斗精神之于国家民族是须臾不可离开的。
当前,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没有彻底改变,人民的生活还比较低,目前全国还有6000多万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即使将来实现小康,社会财富充盈了,人民生活富裕了,我们也不应该丢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只能靠广大干部群众一砖一瓦来建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只有靠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埋头苦干,知难而进、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如果我们图安逸,懒于创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总想在别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思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目前,我们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综合国力还不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依然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邓小平同志设计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下个世纪中叶也才是中等发达国家。更何况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励精图治、勤俭建国,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悲剧就可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演。
当然,今天我们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并不是要让人们重新去啃窝头、住窑洞,普遍坚持过去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方式。提倡这种精神,目的在于培养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和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社会风气;在于以艰苦的劳动、勤俭的作风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通过教育,把难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扬起来,同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现代科学技术、同科学管理、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相结合,赋予现代文明以新的内容。要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在生产、流通、消费和政府、社会、家庭等各种活动中都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
三、防微杜渐,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陕西有个袁家村,这个仅有64户居民的村庄,去年上缴税金80万元,人均纯收入2.88万元。但是,当这里的干部群众应邀到德国访问时却是背着盐巴、辣子、酸醋和擀面杖以及郭书记、袁家村人吃惯了的干馍蛋乘国际航班飞往德国的。老将军孙毅的人生风范,好书记孔繁森的人生轨迹和袁家村人富后依然行节俭、富了依然平常心,说明我们党、我们中华民族继承、弘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好作风,在有些干部群众中渐渐被淡忘了,讲排场、赶时髦、未富先阔、挥霍浪费和“光着屁股扎领带”的现象,在有些地方和单位渐渐盛行起来了。目前,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国家还比较落后,要根本改变这种情况还需要几十年时间的艰苦奋斗,要实现我们的最高理想更需要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如果我们现在就淡忘了创业的艰难,丢掉了艰苦奋斗的好传统,不要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即使今天的现状也难以维持。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教育,戒逸、戒傲、戒贪、防诱、杜渐,弘扬延安精神,毋忘艰苦奋斗。
(一)倡劳戒逸。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世界。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人要自立,都离不开艰苦的劳动。纵观人类历史,无一不是成由辛劳败由逸。逸则奢,奢则腐,腐则败。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崇尚劳动、歌颂劳动、以劳为美;鄙视安逸、反对贪逸,以逸为耻。“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的这句至理名言,可以说是一切事业兴衰成败的精辟总结。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七十多年来,领导人民搞革命、搞建设,都是依靠艰苦奋斗,并坚持不解地同一切贪图安逸的思想行为作斗争。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需要发扬这种艰苦奋斗、负重奋进的精神,千万不能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而自我放纵。应该效法周公“君子无逸”,“不敢荒宁”,因为“无逸则天命归,逸则天命不永;无逸则人心顺,逸则人心怨诅。”切不可贪图安逸,玩物丧志,把沉湎于吃喝玩乐、风花雪月,当作“活得潇洒”、“活得滋润”而把夙兴夜寐、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看成“活得太累”、“不合适宜”。否则,就会丢掉艰苦奋斗精神,就可能由逸入奢,成为“糖弹”面前的牺牲品。
(二)倡廉戒贪。贪,即贪恋、贪多、不知足。沾染这种嗜好者,往往始于“贪点,占点没什么。”孰不知贪欲一开就会犹如江河决堤一发而不可收拾。戒贪,对普通公民来说固然重要;但对于身居要职管钱、管物、管人的领导干部,就更显得重要了。因为,身居显位,地位变了,诱惑多了,收点、拿点、要点有条件了,稍不注意,就抵挡不住诱惑,廉洁就成了突出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终身之名节,千秋之芳秽,只系于一念之消长,一息之依违”,就看你怎么想、怎样对待了。倘若正用权、倡节俭,则人民拥护,自己也“半夜不怕鬼叫门”,否则,便会贪欲滋长,特权享乐,从口腹之乐开始,好烟美酒,山珍海味;到精神之乐,声色犬马,依红偎翠;再到人性变异,病狂肆虐,经常担心“东窗事发”。人一旦走到这步田地,不仅会使自己身败名裂,而且还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太子罕拒宝不失宝的故事很值得我们深思。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廉洁奉公传统美德的集大成者,是延安精神的继承者,对于倡廉戒贪,应该具有更高的觉悟和更高的情操。只要我们牢记党的宗旨,以贪为祸,以廉为宝,目光远大,守住阵脚,就能够经受住任何考验,“拒腐蚀,永不沾”,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倡谦戒傲。人不可没傲骨,但不可有傲气。傲,就会沾沾自喜,停步不前;傲,就会夸大成绩,自我膨胀;傲,就会听不进不同意见,甚至搞“顺我者倡,逆我者亡”;傲,就会只喜欢奉承话,甚至吹吹拍拍,拉帮结派;傲,就会自恃功高,权欲膨胀,觉得党和人民亏待自己;傲,就会不把党和群众放在眼里,不把党纪国法放在眼里,自视特殊,胆大妄为;傲,就会淡忘艰苦奋斗精神,贪图享受,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一步步走向堕落、失败。邓小平早就告诫我们,每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谦虚谨慎,反对骄傲自满,尤其是不要因为自己的功劳和职位而骄傲。他说;“一个人只有不因为自己的功劳和职位而骄傲,不用来作为‘特殊化’的资本反而更加谦虚和谨慎,更加提高自己的以身作则的责任心,他的功劳和职位,才是值得尊敬的。否则,他的骄傲和放肆,必然会把自己淹死。党决不姑息这样的人而脱离广大的群众。“戒傲”,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客观、全面地看问题,当取得一定成绩时,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党的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切不可把功劳都记在自己头上。许多老一代革命家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德高望重的刘伯承元帅说过:“一个革命军人,如果离开了党的领导,就不能成为革命军人。不管你是多高的指挥官,权威有多么大,一个口令能使上千上万人向你立正。但这些是党给予你的,你个人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光明磊落的陈毅元帅请人在自己心爱的墨拿上刻了十七个字:“满招损,谦受益,奠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以此自勉。这些老一代革命家为祖国、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他们尚且如此谦虚谨慎,严以律己,我们这些后来者就更应该牢记艰苦奋斗,力行倡谦戒傲了。
(四)倡俭防诱。人生之路多诱惑。这些诱惑,或将人引入一世蹉跎之途,或将人引入腐化堕落之渊。我们身边经常演义着“收买”和“出卖”的悲喜剧。金钱发出的诱惑,物欲产生的刺激,往往使人魂不守舍,稍不留神就会有人成为这悲喜剧中的角色。一个人要在自己的一生中,真正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番事业,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无愧无悔的人,就不能不倡俭戒诱,即躬行勤俭,淡泊名利,时时提防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特别是权位、金钱、美色的诱惑。毛泽东早就告戒我们,要警惕“糖弹”的进攻,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被“糖弹”击倒者大有人在。分析被击倒的原因,大都是忘记了艰苦奋斗,抵不住各种诱惑。一般说来,诱惑有两种:一种是设诱者以金钱、美色引诱人下水;一种是本身意志薄弱,自寻“糖弹”攻击。因此,防诱不仅要提防设诱者,更重要的是要同自己思想中容易被诱惑的东西作斗争。物必自腐而后虫蛀之。什么是设诱者要寻找的东西?那就是贪欲。贪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有欲甚,则邪心胜。我们共产党人并不是苦行僧,并不主张禁欲主义。相反,我们承认并保护合法的个人利益,主张满足正当的个人欲望。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个人利益是有弹性的,个人欲望是个变量,必须把它限制在党纪、政纪、国法允许的范围内,要“见得思义”,切不可“见利忘义”,任凭私欲膨胀。私欲如野马,一旦脱缰就会奔腾不羁;私欲如洪水,一旦失控就会使道德堤坝坍塌。共产党人应该以俭为荣,以苦为乐。方志敏曾经说过:“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段掷地有声的话语,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辉,有了这样一股浩然之气在胸,还有什么东西能诱惑得了我们呢!
(五)防微杜渐。一些阔起来的人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的淡忘,大都是渐渐的。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犹如从坡度极缓的长坡上走下来,使人难以觉察其递减的痕迹。“严以律己,防微杜渐”这八个字,最重要的是“渐”。因为“渐”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不但自己不知不觉,别人也一时难以觉察,所以难以预警和预防。“渐”又是一种足以致命的慢性病,起初毫无痛苦,等到发作时往往已是病入膏盲,回天无力。正因为如此,共产党人一直把防微杜渐当作防止蜕变的第一要义。从严打和反腐败斗争中揭露出来的蜕化变质分子看,好多人都是走了这样一条渐变的道路。他们中有些人当初未必都是贪得无厌之徒,肆无忌惮之辈,有的当初还是比较守规矩的。但是一旦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双脚就渐渐走偏了方向。原来看不惯的事情,渐渐看得惯了,甚至孜孜以求;原来不敢做的事情,渐渐敢做了,甚至敢以身试法。“渐”是可怕但也是可防的。正因为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去预防和纠正它。人非圣贤,在物欲面前毫不动心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严以律己,防微杜渐,却是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一个真正的英雄不在于无所畏惧,而在于能够战胜畏惧;真正的淡泊也不在于没有欲望而在于能够战胜欲望。战胜欲望的重要武器就是防微杜渐。
弘扬延安精神,毋忘艰苦奋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要戒逸、戒傲、戒贪、防诱、杜渐,难就难在要力行勤劳、节俭、谦虚、清廉。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不知难而进,先辈的革命成果就会付诸东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千秋伟业就难以实现;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刘青山、张子善、阎建宏、王宝森之流身败名裂的悲剧,殷鉴不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