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荔浦县人民医院内科 广西荔浦 546600
【摘 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B-型钠尿肽(BNP)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诊断和治疗期间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医院门诊收入的CHF患者(NYHA:Ⅱ、Ⅲ、Ⅳ级)8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疗前后患者BNP水平进行测定,并通过心脏彩超观察患者左室结构与功能情况。结果 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Ⅱ级,P<0.01;Ⅳ级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Ⅲ级,P<0.01;所有患者经治疗的BNP、LVEDD、LVEF水平与入组时比较,P均<0.01;BNP和LVEF之间呈负相关,BNP与LVEDD为正相关,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NP和心脏结构、心功能分级具有相关性,可将其作为CHF诊疗的敏感性指标。
【关键词】心力衰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钠尿肽;效果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心室功能不全、外周血流异常、神经内分泌激活等特征,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脏疾病终末期[1]。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老年人口数增多,慢性心衰的患者数也增多,给医疗和社会带来了较重的负担。而CHF的临床诊断主要通过病人体征、病史、心脏彩超等进行综合判断,一定程度上缺少实效性、特异性。因此,早期确诊CHF对评估心衰程度和治疗、预后等方面有重要意义[3]。近年来的报道显示血浆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CHF的关系密切,而在NYHA正常Ⅰ级CHF患者中BNP无明显增高。笔者特回顾了2014年2月-2015年8月科室内收治的85例CHF(Ⅱ、Ⅲ、Ⅳ级)患者临床资料,旨在分析BNP在CHF诊疗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医院门诊收入的CHF患者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参照Framinghan标准[4]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50mm(女)、55mm(男),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40%;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排除不能配合检查或治疗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标准[5]进行评定,其中Ⅱ级16例、Ⅲ级38例、Ⅳ级31例。男、女患者各45例、40例;年龄42-79岁,平均(57.4±9.8)岁;体质指数平均(24.82±6.19)kg/m2。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本研究,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利尿、强心等治疗,入组时和治疗后于清晨取2ml静脉血,采用由美国博适公司提供的干式快速定量心衰诊断仪进行检测,并通过荧光免疫法测定BNP水平,最小敏感值设置在5pg/ml;使用由美国飞利浦生产的IU22超声诊断仪对患者LVEDD、LVEF进行测定。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数据初步录入2010版EXCEL校正,并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形式将数据录入,结果使用t/F检验,并采用简单相关性分析;结果检验水准:P<0.05表示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患者中不同心功能等级的血浆BNP水平比较
本组85例患者中,NYHA评级为Ⅲ级、Ⅳ级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Ⅱ级,P<0.01;NYHA评级为Ⅳ级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Ⅲ级,P<0.01;不同NYHA等级患者BNP水平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如表1.
注:与NYHA判定Ⅱ级相比,*P<0.01;与Ⅲ级比较,#P<0.01.
2.2不同心功能等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以及心脏情况分析
Ⅱ级患者入组时、与治疗后的BNP、LVEDD、LVEF水平比较,P<0.01;Ⅲ级患者入组时、与治疗后的BNP、LVEDD、LVEF水平比较,P<0.01;Ⅳ级患者入组时、与治疗后的BNP、LVEDD、LVEF水平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同时将85例患者BNP、LVEDD、LVEF水平纳入简单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NP和LVEF之间呈负相关,r=-0.71,P<0.05;BNP与LVEDD为正相关,r=0.69,P<0.05。
注:与NYHA判定Ⅱ级相比,*P<0.01;与Ⅲ级比较,#P<0.01.
3结论
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主要存在于心房内,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唯一天然拮抗剂,可促进水钠排泄,并对血管收缩肽、交感神经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扩张血管效果较好。CHF发生时,患者心室负荷明显增加、心室壁重构,同时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BNP水平增加;但随着心功能的渐渐改善BNP水平开始降低,因此BNP水平能反映出心室负荷情况[6]。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NYHA评定为Ⅲ级、Ⅳ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Ⅱ级,P<0.01;Ⅳ级的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Ⅲ级,P<0.01;且不同NYHA等级患者BNP水平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这说明BNP水平随着心功能不全的加重而升高,与相关学者徐公民[7]报道的结果相一致。由表2可看出,本组患者在入组时的BNP、LVEDD、LVEF水平和治疗后比较,P均<0.01;说明BNP在CHF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作为一种敏感指标。且将患者BNP、LVEDD、LVEF水平纳入简单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NP和LVEF之间呈负相关,与LVEDD为正相关。因此,笔者认为血浆BNP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显著,不仅能良好反映不同心功能等级状态,还对临床治疗CHF具有提示作用,可将其作为CHF临床诊疗中的敏感性指标。
参考文献:
[1]陈悦洪,陈炳忠,郭谷生等.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B型钠尿肽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3):60-61.
[2]潘晓栗,郭丽.血浆B型钠尿肽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4(3):50-51.
[3]郑建军.血浆脂联素和B型钠尿肽水平在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8):1038-1041.
[4]杨坤.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检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2):219-220.
[5]熊威,叶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与B型钠尿肽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养生B,2014,(1):43-43.
[6]刘倩.B型钠尿肽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8):108-109.
[7]徐公民.血浆脂联素和B型钠尿肽水平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价值[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3):259-262.
论文作者:何善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患者论文; 水平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血浆论文; 功能论文; 统计学论文; 高于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