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中分析前变异的影响论文_冯辉

黑龙江省虎林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158400

摘要:目的:对临床血液常规检查的标本进行详细分析,提升检查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的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42例,对其分析前变异的影响因素进行查找。结果:影响临床血液常规检验异的因素有采集血液的时间不当、标本溶于血液、标本容量较少以及出现凝块的血液等。在检验的标本中有11例采集时间不当,占检验总数的26%;溶于血液的标本有8例,占检验总数的19%;标本容量较少的有17例,占总数的41%;出现凝块血液的标本有6例,占检验总数的14%。结论:为提升临床血液常规检验准确率,血液采集的每项环节都需严格把控,减少影响分析前变异的因素。

关键词: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变异

血液检验在临床诊断中较为常见,其检验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对患者的病情诊断。本研究旨在提升临床血液常规检验准确率,为其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的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42例,将血液送入检验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1.2 方法

使用血液分析仪对本次研究的血液样本进行常规性检验,提升临床检验的质量、效率以及准确度,减少检验的误差。血液分析仪也称血液自动分析仪,细胞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辨认其大小和结构,以此为依据,把细胞化学试剂以及溶血素放入其中,并采用点血和光学对其进行计数和区分。在临床应用血液自动分析仪,可以大大提升临床检验质量和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标本认为的误差,保障检验的准确性。

1.3 采集方法

采用血液分析仪对血液常规检验的42例标本进行检验,采用静脉和皮肤的采血方法采集。静脉采血选取体表浅静脉——肘前和肘中静脉,患者保持坐立或者仰卧的姿势,保持平和的心情。在采血前,找到恰当的血管,准备好所需物品,做好采血准备。如静脉留置在导管采血,小凝块很容易混进血液标本中,使其受到污染,所以采血准备和过程需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采用皮肤采血法对微静脉和动脉以及毛细血管的血进行采集,采集部位为无名指指端。使用75%的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为避免影响血液的检验效果,皮肤采血的第一滴血不适用。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完成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选择卡方(X2)等形式表示检验结果。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来分析组间的比较。

2 结果

影响临床血液常规检验变异的因素有采集血液的时间不当、标本溶于血液、标本容量较少以及出现凝块的血液等。在检验的标本中有11例采集时间不当,占检验总数的26%;溶于血液的标本有8例,占检验总数的19%;标本容量较少的有17例,占总数的41%;出现凝块血液的标本有6例,占检验总数的14%。见表1.

3 讨论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检验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医生诊断病情的依据,采集标本中,每一项环节都需要严格谨慎,按照规定操作,不能掉以轻心,需确保采集的数据精准有效。本文通过对临床血液常规42例不合格的标本进行检验,分析了影响血液常规检验变异的因素。在检验的标本中有11例采集时间不当,其主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对工作的不细心,在检验之前,没有对患者的详细情况进行了解和询问,导致患者在很多不适合采集血液情况下采集了血液,降低了检验的有效性。比如在患者没有进食、饭后短时间内或注射药物,以及进行剧烈运动之后短时间内,都不适应采血检验。血液检验中药物的使用会产生“无菌”的现象;饭后短时间内采血会增加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钠等物质含量,降低检验的准确度;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血糖及尿酸等物质含量增加,会影响血液检验的质量。本研究中,溶于血液的标本有8例,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有许多,如护理人员在采集样本时操作不当,采集血液时将进入试管的血液激烈晃动,血液中红细胞遭到挤压破裂溶于血液中;在静脉穿刺时,操作不当,做成溶血现象。本研究中标本容量较少的有17例,容量不足会造成抗凝剂和血液的比例失衡,加入过多的抗凝剂会稀释血液成分,如果血液容量过多,抗凝剂会不足,血小板的数量会大幅度降低。由此可见,在血液常规检查中需严格控制标本的容量。本研究中出现凝块血液的标本有6例,其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注射抗凝剂不及时,或者注入抗凝剂之后对血液标本没有充分混合,抗凝剂没有发挥其作用,导致出现凝块的现象。

除此之外,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患者的静脉血管存在外伤或者静脉血管较细的情况下,采血用的针头扎入静脉中,会造成标本的溶血现象。为了避免采血时间不恰当、标本溶血、容量不走以及出现血液凝块等现象,提升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的准确率,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范,杜绝违规现象;护理人员要提升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摆正工作态度、积极对待工作,保持高度责任感,耐心、细心的询问患者基本情况,及时与患者沟通病情的发展,为血液标本提供可靠的依据,以便更加准确的诊断病情。

通过本实验分析可见,造成临床学业常规检验变异的因素大多为人为原因:采血操作不恰当、经验不足或者操作失误等原因,降低了血液标本的可靠性。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其责任感,严格谨慎对待检验的每一项环节,对细节严格把控,避免采集不当、标本溶血、容量不足等现象的产生,增加病情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海燕.分析前变异在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中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09(03):1319-1321.

[2]柴震,申晓芬.血液采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30(3):156-160.

[3]赵振军,郭玉芬.要重视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4(1):13-21.

[4]李笑平,曹永坚,何燕香.医学实验室标本不合格的情况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0(6):136-137.

[5]陈霞,刘明军.如何解决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J].中外医疗,2011(28):206-207.

论文作者:冯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5

标签:;  ;  ;  ;  ;  ;  ;  ;  

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中分析前变异的影响论文_冯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