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不良口腔习惯与错颌畸形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及应对措施论文_张文婷

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 北京市丰台区100000

【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不良口腔习惯与错颌畸形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学龄前儿童,将其疾病程度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无错颌畸形),观察组(100例,错颌畸形),对所有就诊儿童进行口腔疾病诊断及全面检查,并收集所有儿童的相关资料,分析学龄前儿童不良口腔习惯与错颌畸形发生的联系。结果:观察组学龄前儿童存在的不良习惯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学龄前儿童的错颌畸形发生情况与不良口腔习惯具有重要关联,主要错颌畸形的类型为反颌、牙齿排列不齐、深覆颌等,家长需及时纠正学龄前儿童的不良口腔习惯,发生病情时,积极治疗、矫正。

【关键字】学龄前儿童;不良口腔习惯;错颌畸形;应对措施

错颌畸形是儿童生长过程中的比较常见的一种畸形,主要是由于遗传、疾病、营养不良、及替牙障碍等因素导致的上下颌牙弓咬合关系絮乱,上下颌骨的位置不协调、牙弓或颌面关系失去比列等。据统计,在我国发生错颌畸形的发病率约30.55%—45.23%,临川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上下颌骨发育不协调,即上嘴唇很短,上牙暴露在外、下颌过度前突,形成反咬合、牙齿排列拥挤错乱等。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学龄前儿童的不良口腔习惯与错颌畸形发生概率及应对措施,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疾病程度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4.54±1.25岁,无错颌畸形),观察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3—6岁,平均年龄3.15±1.02岁,错颌畸形)。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所有学龄前儿童的临床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和收集,对儿童的不良口腔习惯进行观察。详细记录儿童的不良口腔习惯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发生频率等,其中不良口腔习惯包括 吮指、吐舌、舔牙、咬唇、单侧咀嚼、异常吞咽、以口代鼻呼吸、咬物等。同时对儿童是否发生错颌畸形情况进行查看,主要是儿童牙列拥挤度、牙弓长度的测量、愕弯高度测量、牙对称情况、唇舌咬合位置等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儿童错颌畸形的治疗方案需考虑牙量骨量不调的发生机制、错颌畸形的类型、牙体整体健康状况、颌面部的发育状态,可通过邻面去釉、正畸治疗、拔牙等多种综合性的矫正措施,对儿童的口腔肌进行相关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的改善儿童不良口腔习惯,诱导儿童在换牙期间新牙的萌出功能,对上下颌功能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的发病情况;错颌畸形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有无咬合诱导;牙齿畸形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卡方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生率,根据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儿童存在的不良口腔习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学龄前儿童的乳牙列错颌畸形对恒牙列错颌畸形有密切关系,形成的因素和机制是较为复杂的,其发生过程可能是由于单一因素及单一机制起作用,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从错颌畸形上形成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两大类,但是针对个体错颌畸形的发生情况上来看,病因可分为内在的遗传因素和外界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2]。其中遗传因素在错颌畸形中的病因比列最高,有报道称,我国错颌畸形的遗传因素占错颌畸形病因的30%[3]。常见的遗传因素主要有牙列拥挤、牙间隙、颜面不对称、牙齿形态或换牙萌出时间异常等,遗传性的错颌畸形矫正较为困难,需早期进行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计划,选用合适的矫治器。因此,对分析学龄前儿童不良口腔习惯对错颌畸形的发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当前的研究中显示,儿童的吮拇指习惯,易造成前牙开颌、牙弓狭窄;吐舌或萌牙期间舔牙习惯,可造前牙开颌;咬上唇,会使下颌前突、前牙反颌;咀嚼异常使咀嚼侧牙呈反颌,并造成上下牙弓中线向咀嚼侧偏歪,颜面出现双侧不对称的畸形情况[4]。本文中数据显示,错颌畸形的发生率与不良口腔习惯密切相关,若不及时关注并治疗,对以后日常生活形成危害。观察组儿童的不良口腔习惯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因而发生错颌畸形的情况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只有根除儿童的不良口腔习惯,才能彻底治疗错颌畸形;若是不良口腔习惯没有戒除,仍会发生错颌畸形的复发。因此,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发现儿童有不良口腔习惯,需及时纠正,良好的口腔习惯对减少口腔疾病有重要意义。医师需定期向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提高学龄前儿童及家长的口腔健康意识。矫治错颌畸形的方法则根据患者的年龄、畸形类型而不同,主要有预防矫治,采取各种综合性的有效措施防止或阻断错颌畸形的发生率,在儿童萌牙期间定期口腔检查,教育儿童正确使用口腔器官功能,调节口腔不良习惯,对早失乳牙缺隙的保持和滞留多生牙的拔除[5];已发生的错颌畸形,则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矫治器,如机械性矫治器等。

综上所述,学龄前儿童的不良口腔习惯发生错颌畸形的概率较高,主要类型有上下颌骨发育不协调、下颌过度前突、深覆颌等。家长需及时纠正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对异常牙齿进行早期处理,才能降低错颌畸形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珮珮, 董加洪, 叶文成,等. 学龄前儿童不良口腔习惯与错颌畸形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及应对措施[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13):75-78.

[2]陈敏, 尹敏. 绍兴地区学龄前儿童错颌畸形与口腔不良习惯关系的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10):2160-2162.

[3]韩汉, 李娜. 浅论儿童错颌畸形与其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的相关性[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13):65-66.

[4]任小华, 韩红娟, 吴浩. 四川省青少年错颌畸形与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 2018, 34(8):1169-1172.

[5]王震, 祝军. 青少年错颌畸形不良影响及患病现状研究[J]. 新疆中医药, 2017, 35(2):76-78.

论文作者:张文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学龄前儿童不良口腔习惯与错颌畸形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及应对措施论文_张文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