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论文_张海夫

肾小球肾炎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论文_张海夫

(白城市洮北区整骨医院 吉林白城 137000)

【中图分类号】R69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4-0036-02

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对其诊断、病情程度判断及预后分析有重大价值。现将相关的主要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简述如下。

1.心肌酶和心电图(ECG)检查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钠水潴留,血容量和心脏代偿性搏出量增加,导致心肌代谢异常和心肌损害甚至引起心力衰竭,加之心肌细胞和间质的水肿使患者心肌较易受损[1]。C3明显低于正常值,是否是在急性肾小球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消耗补体的同时,亦有一部分补体参与了心肌的免疫反应而引起心肌炎性改变,加重了ECG异常。急性肾小球患者大部分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姚择忠[2]报道如AGN患者心肌酶4项指标均异常升高时应高度怀疑是否同时并发有风湿性心肌炎。因此,对AGN患者宜早期做心肌酶谱及ECG检查,对心肌酶明显异常者或ECG恢复较慢者尽早做心脏B超协诊。

2.急性期外周血IL-4、IFN-γ的检测

用ELISA检测肾小球肾炎患者急性期血清中Th1型干扰素-γ(IFN-γ),Th2型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变化,发现二者均升高。近年来研究发现T细胞功能及Th1/Th2平衡失调,在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Th1细胞主要分泌IL-2、IFN-r、TNF-α等,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引起致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3]。Th2细胞产生IL-4、IL-10、IL-13,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引起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4]。大量的动物研究发现IFN-r在诱发和促进肾小球炎症方面充当重要中介因子。在AGN时IFN-r增加肾固有细胞MHC抗原的表达,直接促进肾小球的免疫损伤[5]。

3.尿常规检查

3.1 红细胞

尿沉渣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HP)为镜下血尿。血尿可为单纯性也可伴蛋白尿、管型尿,如血尿伴大量蛋白尿和管型尿,多提示存在肾小球疾病。此法是最简单、快捷的筛选方法。成年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月经期及阴道分泌物的污染,最好冲洗外阴后留标本[6]。

3.2 白细胞

尿沉渣白细胞数目女性>5个/HP、男性>2个/HP为镜下脓尿。经瑞氏或Hansel染色,可区分不同白细胞尿。

3.3 上皮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多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病综合征等。

3.4 管型

红细胞管型对诊断肾小球性血尿有重要意义,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颗粒管型、蜡样管型提示肾脏长期严重病变如慢性肾功能衰竭。

3.5 蛋白尿检查

定性检查。常用醋酸加热法,结果判断:据尿蛋白定性结果可粗略估计尿蛋白含量(-)<0.1g/L,(±)0.1~0.2g/L,(+)0.2~1.0g/L,(++)1.0~2.0g/L,(+++)2.0~4.0g/L,(++++)>4.0g/L。

定量检查。有沉淀法、浊度法、双缩脲法、凯氏定氮法。目前还有尿液自动或半自动分析仪,利用光信号转换为电讯号在电子计算机内表示出来。正常人尿蛋白量10~150mg,当尿蛋白量超过150mg/d为蛋白尿,若尿蛋白量大于3.5g/d则称为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肯定有肾小球疾病存在,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尿蛋白量很少超过2g/d。留取标本时要准确收集24h尿量。

尿蛋白盘状电泳。据蛋白分子移动速度判断分子量从而决定尿蛋白性质。中高分子蛋白尿提示肾小球病变,低分子蛋白尿提示肾小管间质病变,混合性蛋白尿则提示病变波及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

尿微量白蛋白(Alb)检测。尿Alb为肾小球受损的敏感指标,其升高提示早期肾小球病变。

尿微量转铁蛋白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尿TRF/尿Cr比尿Alb/尿Cr更敏感地反映肾小球性蛋白尿,尿微量TRF检测认为是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更敏感指标。

血清β2-微球蛋白。IgA肾病血β2-mG较正常明显升高,可反映肾小球损害程度。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血β2-mG亦会上升。

尿IgG。在肾小球损伤较严重时尿IgG升高,此时多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4.肾小球功能检查

4.1 肌酐清除率

可取清晨空腹血及取血前后4小时尿进行测定。正常范围为80~120ml/min。

4.2 血清肌酐(Scr)

Scr是判断肾小球功能的简便而较有效指标,GFR降至正常的1/3时才会明显上升。

4.3血清尿素氮(BUN)

BUN正常值范围为2.9~7.5mmol/L,受高蛋白饮食、上消化道出血、创伤、感染、发热等影响。GFR降至正常范围1/2以上时BUN才会渐升高。

5.肾小管功能有关检查

5.1 反映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检查

尿β2-mG、尿溶菌酶(Lys)、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丙氨酰肽酶(AAP)等。

5.2 反映远端肾小管浓缩功能的检查

尿比重、尿渗透压、自由水清除率CH2O。

6.体液免疫检测

6.1 免疫球蛋白的检测

原发性急性肾炎,IgG变化与肾小球病变程度和性质相关,病重时IgG显著增高,多发性骨髓瘤、狼疮肾炎IgG亦增加。慢性肾炎和重度肾病综合征因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血中IgG、IgA降低,IgM正常或增高。IgA肾病血IgA增高,个别病人可高达10g/L。

6.2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检测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检测方法有多种,放射免疫试验敏感性最高,特异性强,为最佳测量方法。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是诊断原发性和继发性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肾炎的必要手段。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最常见于急进性肾炎1型和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6.3 冷球蛋白测定

冷球蛋白是一种低温时能自然沉淀,复温至37℃又重新溶解的免疫球蛋白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冷球蛋白阳性常见于狼疮肾炎、血管炎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等。

6.4 血补体测定

血清补体参与免疫防御反应,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参与对组织免疫病理损伤、炎症和过敏反应。血清补体C3、补体C4降低最常见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狼疮肾炎、膜增殖性肾炎,其他疾病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急进性肾炎III型、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等亦可有补体C3、补体C4降低。

此外还有循环免疫复合物、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以及细胞免疫学的检测等,对肾小球肾炎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帮助。

7.肾功能试验

各种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晚期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均可引起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尿中尿素氮及肌酐排出减少,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素清除率降低。血肌酐浓度受饮食、运动、蛋白质分解代谢等因素影响较小。肾脏代偿与贮备能力强,只有肾功能明显受损才使血肌酐升高,血肌酐与疾病严重性平行,是一项比尿素氮更特异的指标。正常血清肌酐小于115umol/L,尿肌酐6.2~13.2mmol/24h。肌酐基本上从肾小球滤过,而肾小管不被重吸收,肾小管对尿素有重吸收作用,所以内生肌酐清除率可以作为比较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而且测定方法简便,干扰因素较小,是目前临床常用指标。正常值:平均(1.5±0.2)ml/s,女性较男性略低。

临床上还可用血尿素氮/肌酐鉴别肾前性及肾性氮质血症,肾功能正常时血尿素氮/肌酐通常为10/L,当发生氮质血症且血尿素氮/肌酐增高为肾前性引起,血尿素氮/肌酐下降为肾脏本身实质性病变所致。

随着肾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明确,不断完善的肾脏临床检验,可望通过更加经济、有效的检验技术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对肾脏疾病,以减轻肾小球损伤,为本病的治疗开创新途径[7]。

【参考文献】

[1]陈香美.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与发展前景[J].中国临床医学,2008,22(3):201.

[2]姚择忠.12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心肌酶谱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1998,25(5):211.

[3]魏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IL-4、IFN-γ[J].泌尿杂志,2008,16(3):211.

[4]杨锡强.免疫学与儿科临床—T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4):250.

[5]黄燕苹,韦俊,罗淑舫等.细胞因子在小儿肾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1,22(1):67-69.

[6]陈国姿,潘健涛.肾小球肾炎的实验室检查[J].新医学,2003,34(11):665-667.

[7]高佩安,姚燕维,江新泉.急性肾小球肾炎实验室检查的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30(9):722-724.

论文作者:张海夫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  ;  ;  ;  ;  ;  ;  ;  

肾小球肾炎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论文_张海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