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校区办学与公共体育教学_体育管理论文

高校多校区办学与公共体育教学_体育管理论文

高校多校区办学与公共体育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区论文,体育教学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3)02-0073-09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合并调整的逐步推进以及持续扩招,按照一校多区格局办学的高校越来越多,多校区办学现象也渐趋普遍。这虽然有利于开拓新的高等教育发展空间,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满足扩大招生的需求,增强高校的竞争优势等等,但多校区办学在客观上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对多校区办学的新形势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所面临的新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课题

多校区办学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在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历史较长,其办学的规范化、法制化、高效化程度也比较高。而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高校自身的扩展和高校之间联合与合并的过程之中,才出现了多校区办学的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学校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合并重组,多校区办学越来越普遍。

纵观我国高校多校区办学格局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许多大学原有校区面积不大,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影响了这些学校的规模扩展和效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一批高校如南京大学等纷纷开辟了新的校区;其二,为克服高校规模偏小、布局欠佳、学科单一等弊端,自1992年开始,我国对高等学校的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形成了一大批“一校多区”办学格局的高校(如合并后的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由此可见,高校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新课题。多校区办学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

2 多校区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所面临的新问题

由于我国多校区办学的历史较短,且发展速度较快,多校区办学的经验不足,致使我国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在享有多校区办学提供的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问题。通过对全国部分省、市的11所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体育教学与管理理念的融合与再确立

多校区办学是相对单一校区办学而言的,而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大都是由两所以上原功能齐全、有一定历史且有相当规模的相对独立的院校合并后形成“一校多区”格局的,因而,每一个“区”在原来的单一校区办学的过程中,都形成了一定的公共体育教学与管理理念,积累了一定的公共体育教学与管理经验,并且有鲜明的传统与特色。这样,在合并之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公体教学与管理理念、公体教学传统、公体教学特色的融合和再确立的问题。我们说,思想和观念的融合与统一是深层次的,是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必须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建设过程。这是“多校”合为“一校多区”的关键环节,只有缩短磨合期,才能实现从合“校”到公体教学与管理理念上的真正融合。

(2)体育师资的聘用与管理

多校合为一校后,原有的体育师资就面临一个聘用与管理问题。在单一校区的条件下,原体育师资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因各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及传统而异,而且,每一个体育教师的专项特长与水平也各不相同。为此,就需要根据合并后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安排,对现有体育师资进行考核,按需设岗,择优聘用,同时,对不能胜任新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师进行合理分流、转岗,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公共体育教学师资队伍。

(3)体育场馆、设施的调配与有效使用

各校区原有场地情况、设施情况,大都因校而异。有的校区条件可能好一些,有的校区相对条件可能就差一些。为便于对公共体育教学的调度与管理,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大都按校区来组织安排,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体育场馆与设施的合理调配与有效使用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要么造成场馆、设施闲置,使有限的体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要么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并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4)体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由于学生分布在不同的校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基础存在个体差异,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有差异。这势必给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使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组织管理措施,也很难用一个标准对不同校区的所有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如果不能做到客观、公正,就没有可比性,也就不利于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5)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由于各校区的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其体育兴趣与体育锻炼习惯也就各不相同,而且有的校区个别专业的男女大学生比例失衡,再加上场地、器材等因素的制约。这对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及课外体育竞赛等带来诸多不便。

(6)常规体育教学管理的组织与实施

公共体育教学是面向全校的公共必修课,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主阵地。由于一校多区,学生人数多且校区分散、情况复杂,势必加大了对常规体育教学(如集体备课、集体统研教材等体育教研活动)管理的监管难度,易造成管理上的“空档”与“盲区”,致使学校的统一管理措施得不到及时实施,降低管理的效绩。

3 基本对策

纵观我国多校区高校形成的进程,可以看出“一校多区”在成因上,既有自身自然发展所需型的,也有行政推动型的。但无论那种形式的高校,多校区办学及其管理都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多校区办学的新形势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其实践探索时间短,既无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无实证研究的基础可供参照,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不符,只能给我们以一定的启示,不可能给我们提供决定性的帮助。因此,各有关高校及其教育主管部门要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以及多校区办学的实践,针对当前公共体育教学在多校区办学的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问题,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1)要转变观念,树立“一个学校”的理念

多校区高校虽然是由多个学校合并组建而成,但最终是合成了“一校”,即“一个大学”。尽管各校区原有的公共体育教学的历史和传统以及特色各不相同,但合并组建的新高校就要倡导全体体育教师和学生及时转变观念,并在思想上尽快树立“一个学校”的理念。为此,全体体育教师和相关的职能部门都要在常规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服务等方面,破除本位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处理体育教学与管理中的任何事情,都要从“一个学校”这个整体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校区的合并到教学与管理理念的真正融合,才能确保合并后体育教学质量不会因“一校多区”而下降,以优势互补推动公共体育教学工作一样。

(2)探索并实施“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体育教学与管理新模式

公共体育课是面向全校同步开设的校级公共必修课。作为一个学校整体,一定要有相对统一的教学标准与目标;但在各校区同步实施时,又要根据各校区体育场馆、器材等设施及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相对统一的前提下体现各校区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做到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为此,要尽快探索并全方位地实施“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体育教学与管理新模式;即学校统一规定、规范公共体育教学内容,统一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统一制订公共体育教学规范和场地器材的配置标准及调配使用方案,确保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全面完成各项体育工作任务。这就要求学校公共体育主管部门会同公共体育教学单位做好统一的面上协调、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各校区的实际,做好分校区实施过程中的分区指导,对各校区开展体育教学与管理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地做好指导、协调,真正做到统一布置、宏观协调,分区实施、确保质量,争创特色,再上台阶。

(3)创设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仍然是“一校多区”的条件下提高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要创设目标激励、条件激励等多种激励机制,来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目标激励已被广泛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激励办法。适宜的目标具有激发和维持工作动机、指导行为、增强工作绩效的作用。因此,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一定要首先确定学校的总教学目标,然后再在这个总目标下制订各校区的体育教学目标,最后,再制订体育教师的个人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始终贯彻学校总目标优先的原则;即当学校总教学目标与校区教学目标、个人目标相冲突时,要优先保证学校总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能过分强调校区目标或个人目标而牺牲学校总教学目标的实现。

体育教学活动尤其需要一定的条件保证。因此,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是调动其积极性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校本部和各校区都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与聘用,尤其是合并之后,更要切实组织好对聘用教师的在岗培训,使之明确统一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明确聘用程序和聘后的管理要求。同时,要为教师提供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所必需的一切教学资源与设施,即做好各校区体育设施的统一调配和有效使用,为全面提高公共体育教学质量做好强有力的条件保障。

总之,只有从广大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教学总目标以及各校区体育教学特色等方面,创设多元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全面提高“一校多区”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

(4)建立健全“一校多区”的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首先,要建立“一校多区”条件下的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监控网络,即由校本部、分校区、各系及学生信息员组成的质量监控队伍,并采取措施,不断加强这一队伍的建设,尽快形成学校、校区、系、学生四级监控体系;其次,各校合并后,要形成一个统一的科学的体育教学与管理规范,建立统一的完善的规章制度,形成制度规范体系;再次,要制订适宜全校统一使用的规范的、可操作的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聘请部分离退休的老教授、老专家,严格按照指标体系进行评教、评学、评管,以最直接的方式,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及时掌握公共体育教学动态,及时反馈与矫正公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为职能部门和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5)适时总结,及时改进;善于借鉴,勇于矫正

由于我国高校多校区办学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因此,要适时总结,及时改进;要善于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与成功的做法,勇于矫正多校区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公体教学的实际,具体说来要对多校区办学的新形势下公共体育教学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适时进行分析与总结;对我国或国外大学在多校区体育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及时学习与借鉴;对其它高校在多校区体育教学过程中已经出现的失误和弊端,要及时有效地加以防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多校区办学的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多校区办学是相对于单一校区而言的,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新课题。在多校区办学的新形势下,高校的公体教学与管理是一个新课题,其实践探索的时间短,理论研究几乎空白。因此,对此进行探讨,无论是对指导我国多校区大学的公共体育教学与管理实践,还是对丰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我国多校区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一校多区”既给公共体育教学与管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只要有关高校及时转变体育教学与管理理念,及时研究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大胆进行探索与实践,就一定能走出一条“一校多区”办学新路子,实现多校区办学的新形势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并创建出符合我国高校多校区体育教学与管理的最佳模式与机制,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持。

标签:;  ;  ;  ;  

高校多校区办学与公共体育教学_体育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