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点针刺配合骨膜压揉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_周珍花,陈亚东,詹伟新

湖南省益阳市亚东康复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运用触发点针刺配合骨膜压揉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骨膜压揉配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0例,2周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50例患者治疗组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4%。结论:运用骨膜压揉配合触发点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触发点针刺;骨膜压揉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一种最常见的、缓慢发展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炎,又称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中医属于“痹症”范畴。其特征是膝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摩擦声、变形、膝关节屈曲或伸直障碍、导致功能减退甚至丧失。笔者采用触发点针刺配合骨膜压揉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临床资料

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来自于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29膝关节,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43-75岁,平均58.3岁;病程6月-20年,平均(8±1.9)年。对照组25例30膝关节,男性9例,女性16例,年龄47-72岁,平均56.9岁;病程9月-19年,平均(9±1.2)年。经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公布的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标准[1]。临床标准:1.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存有膝关节疼痛,2. 有骨摩擦音,3.晨僵≦30分钟,4.年龄≥38岁,5.有骨性膨大。满足1+2+3+4条或1+2+5或1+4+5条者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临床+放射学+实验室标准:1.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存有膝关节疼痛,2. X线示骨赘形成,3.关节液检查符合骨关节炎,4.年龄≥40岁,5.晨僵≦30分钟,6.有骨摩擦音。满足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者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者,愿意配合治疗观察者,年龄不超过75岁。

1.4 排除标准:排除其它类型膝关节炎;年龄大于75岁,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2、治疗方法

2.1 触发点针刺方法:

(1)定位方法:根据膝关节疼痛不同部位选择膝关节周围相应的肌肉进行激痛点治疗,疼痛在膝关节的前侧,选择股直肌;疼痛在膝关节外侧,选择股外侧肌;疼痛在膝关节内侧,选择股内侧肌、股长、短收股;疼痛在膝关节后侧,选择腘肌、半腱肌、半膜肌、跖肌、腓肠肌、股二头肌。(2)针刺方法:选择合适的体位,用中研太和牌一次性针灸针(由北京中研太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津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270001号),选用规格0.30*75mm或0.30*40mm的针具。通过触诊及检查后,找出需要治疗的部位,在所取的针刺点消毒后,用左手固定激痛点,以右手拇指、食指持针,以中指、无名指紧贴患者针刺部位的皮肤,快速进针刺入激痛点,针尖应完全穿透硬结区域,然后将针尖提至皮下组织,并顺着肌纤维方向进行快速提插,如此反复,引出触发点的抽搐反应,即局部肌肉跳动1-2次即可出针,不留针。针刺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2.2 骨膜压揉术治疗方法:

(1)俯卧位:压揉髂腰肌、骶部多裂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压揉股二头肌、腘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及肌腱;足底腱膜、趾屈肌。(2)仰卧位:压揉缝匠肌、股四头肌、内收肌群;压揉阔筋瞙张肌、髂胫束、髌下脂肪垫。操作要点:术者以手指指腹、指间关节、肘等部位吸附于体表,先向后牵拉皮肤,使局部皮肤延展至极限,然后稍用力垂直下压至骨膜,再慢慢向前推,至皮肤向前延展到极限。每个点压揉10次左右,遇到痛点重点压揉至疼痛缓解或消失。每次手法治疗时间30min,隔日一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2.3 对照组治疗方法:

采用传统针刺、推拿方法治疗:针刺仰卧位选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血海、梁丘;俯卧位选委中、委阳、曲泉、阴谷,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治疗时让患者膝关节自然放松,局部穴位消毒后,用中研太和牌一次性针灸针(由北京中研太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津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270001号),选用规格0.30*75mm或0.30*40mm的针具,直刺或斜刺,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25分钟,隔日一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推拿方法:仰卧位,患肢伸直,先揉拿膝关节,并点压风市、梁丘、血海、犊鼻、足三里等穴位,然后轻压髌骨,并嘱患者主动收缩股四头肌,带动髌骨上下滑动。接着握住患者的足踝部,用行当的力量牵引膝关节约1分钟,在牵引的状态下,进行患膝内收、外展和旋转膝关节的被动活动,重复3-5次,活动幅度逐渐加大至最大耐受幅度。俯卧位,先用滚法按摩足太阳膀胱经,来回往返4次,再重点按摩委中、委阳等穴位。接着握住患者的足踝部,用适当的力量牵引膝关节约1分钟,在牵引的状态下被动活动、屈曲膝关节,重复3-5次,活动幅度逐渐加大至最大耐受幅度。最后对患者施以推法、搓法等手法以放松膝关节。操作时应做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不可粗暴以免加重操作。全部手法单侧膝关节大约20分钟,隔日一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观察指标与方法

3. 1 VAS评分:VAS为 0-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轻):行走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中):行走疼痛,仅仅忍受 5min行走,需要休息再走;7-10分(重):患者有较强烈的膝关节疼痛,无法行走,夜间疼痛更重。评价方法:记录每1次治疗前后与行走疼痛的VAS评分,即行走时有否疼痛,根据评分来决定是否继续治疗。最后1次治疗后1周对患者进行随访和 VAS评分,并与初次治疗前 VAS评分进行比较。具体见表一。

表一 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P<0.01

3.3 统计学处理及结果

采用 SPSS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VA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统计,具体见表一、表二。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计算治愈率、好转率和有效率,以及总有效率。

50例患者,治疗组25例痊愈5例,占20%;显效11例,占44%;有效7例,占28%;无效2例,占8%;总有效率92%。对照组25例痊愈2例,占8%;显效10例,占40%;有效9例,占36%;无效4例,占16%,总有效率8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讨论

触发点是指骨骼肌内可触及之紧绷肌带所含的局部高度敏感的压痛点。当骨骼肌中一旦有活化的触发点结节存在时,局部或远端有疼痛和牵涉痛,这些触发点即是治疗点。利用骨骼肌肌筋膜触发点原理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疼痛,可以发现大多数膝关节疼痛都是膝关节周围肌功能失调所致,膝关节疼痛的部位是这些骨骼肌上的活化触发点牵涉痛所致[2]。膝关节周围肌肉常需要协同活动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绷紧关节和调节关节面的应力分布。一旦这种功能失调,就会引起关节的内部病变,而早期的膝关节骨骼肌功能失调仅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膝关节疼痛,主要来源于受累肌本身的牵涉痛和肌肉痉挛的附着点张力性疼痛。依照这一理论,处理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触发点,减轻肌肉内的高张力,即能预防特发性慢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或进一步恶化,也可缓解膝关节炎诱发的疼痛。对活化骨骼肌触发点快速触压和针刺治疗时,在骨骼肌触发点周围或远处产生受累骨骼肌的抽搐,患者感到“肌肉跳动”。抽搐反应的发生和不发生标志着是否准确地找到触发点,一旦能引出触发点的抽搐反应,骨骼肌处的疼痛会立即消失,治疗效果也会非常好。所以针刺部位抽搐反应的引出是准确诊断触发点的标准,也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的标志。

骨膜压揉术是由李建民教授集百家之长所创立的新概念手法,是针对人体骨骼肌附着处骨膜进行压揉的手法。通过对膝关节周围骨骼肌附着处及肌腹的压揉能迅速代谢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后的无菌性炎症分泌的有害物质,降低关节腔的异常压力,缓解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紧张,促进微循环,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使关节应力平衡得以恢复。同时还能促进软骨的再生修复,达到缓解或消除膝关节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等治疗目的[3]。

有学者认为[4],通过对触发点的按压可以造成触发点局部的对抗性刺激,通过神经反馈脊髓后角形成抑制,深部按压还可以改善局部的循环。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这种方法是一种可以很快灭活触发点疼痛的有效方法。其控制疼痛的机制不太明确,但有可能是因为关节面上的痛觉感受传导途径和触发点痛觉传导途径都在脊髓后角处有联系的关系,这和脊髓后角上不同的“触发点回路”之间的联系相类似。所以,触发点针刺配合骨膜压揉术是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法,值得在广泛推及运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北京: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6):416-419

[2]Winters JD,Rudolph KS.Quadriceps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affects gait and function in people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J].Eur J Appl Physiol,2014,114(2):273-284

[3]洪欣,景明,龚云秀等.骨盆矫正骨膜压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7例临床疗效观察[J].昆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2):13-15

[4]黄强民,庄小强,谭树生.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81-182

论文作者:周珍花,陈亚东,詹伟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触发点针刺配合骨膜压揉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论文_周珍花,陈亚东,詹伟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