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赛事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赛事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刘磊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 要: 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是我国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批准的高原赛事,同时也被中国田径协会评定为“中国马拉松铜牌赛事”,2012年是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的第一届,经过了五年的发展和积累,此项赛事已成为马拉松品牌赛事。和国内其他优秀赛事相比,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仍有很大差距,按照国内优秀马拉松赛事的办赛标准打造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赛事,是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发展壮大的根本之道。

关键词: 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开展现状 对策

1 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竞赛规模

2012年的第一届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参赛人数有5000人。2013年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的参与规模翻了一倍。2014年,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参赛人数和2013年一样,但专业组的运动员有1480人,是2013年专业组的3倍。2015年的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参赛人数有15000人。2016年参赛人数总规模达到2万人左右。

分析表1可以知道,2016年赛事的总体水平较高,参赛人数从最初的5000余人到2016年的20000人,参赛人数翻了4倍,男、女半程马拉松的人数翻了接近15倍,大众4km健身跑翻了2倍多,迷你家庭亲子跑也保持稳定。与前四届的赛事相比,2016年的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规模大,场景壮观。但是和国内其他优秀马拉松赛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等。

许多人因为听说剖宫产的宝宝更聪明,而盲目要求剖宫产;也有人听说阴道分娩的宝宝更聪明,虽然临床病情需要剖宫产,但是自己却不顾医生反对,坚持要求自己生。

2 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竞赛项目

2012的第一届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主要有三个竞赛项目:男、女半程马拉松项目(21.0975km)男、女10km跑大众4km健身跑。之后的竞赛项目增加了迷你家庭亲子跑,让更多的群体参与到了赛事当中,较好地调动了昆明市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分析表2可以知道: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竞赛项目从2012年的第一届到2016年的第五届,在项目设置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在赛事发展初期,从2012年至2013年,项目设置并不完善,共设置三个大项,并被中国田径协会评定为2012年、2013年中国马拉松铜牌赛事。自2014年开始,赛事项目有了一定的发展,增添了迷你家庭亲子跑项目。2016年将往届的10km项目改为12km,丰富了马拉松赛事在不同群体中的影响。

总体来说,煤样在不同浸泡时间下的单轴压缩曲线具有相似的特征,在受载初期单轴压缩曲线均呈上凸型,达到峰值应力以后又迅速跌落。说明无论是自然煤样还是有机/酸复合溶液浸泡后煤样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压密阶段和脆性特征,不同的是,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煤样的弹性模量和峰值强度逐渐减小,而峰值应变和总应变呈增加的趋势。

3 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赛事路线的选择

马拉松赛事路线的选择对于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他关系着远动员能否创造优异的赛事成绩。比赛路线选在什么位置要考虑的事情很多,比如城市文化的展现,适合大规模人数参与的宽阔地带,交通、通信情况,平躺路面,风景环境,坡度的变化情况等,这决定了远动员能否创造优异成绩。国际田联规则规定,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得超过比赛距离的百分之五十,下坡坡度不得超过千分之一,即每km下降不超过1m。

据调查有62.6%的运动员对竞赛组织工作表示满意,有35.11%的运动员表示一般,仅有2.29%的运动员表示不满意。通过调查发现,参赛运动员对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竞赛组织工作上是挺满意的,有少部分运动员对志愿者的服务能力、起点的公交、线路服务,裁判执法工作以及赛事的起点、终点设置不满意。

表1 参赛人数情况统计表

表2 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项目设置发展

4 运动员对竞赛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马拉松赛竞赛最终目的是,为参赛运动员提供一个公平竞赛环境推动马拉松赛事的发展。运动员对赛事是否满意最能说明赛事本身是否成功。

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有61.07%对2016年的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赛事路线满意,3.82%对本次赛事路线不满意。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参赛者对沿途景色很重视。

本次研究选择的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测,获得清晰图像70支;对患者进行图像分析判定,有28例患者带有明显的血管异常情况,其中双侧10例,单侧18例;35例患者轻度狭窄21例,中度狭窄10例,重度狭窄4例;狭窄位置位于颈动脉分叉处25例,颈内动脉7例,多处狭窄3例。24例患者的颈动脉可清晰见有软斑块,30例患者带有血管壁钙化情况。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从2012年的首届赛事到2016年,参赛规模逐年增大,项目设置迎合了大多数的参与者,但是和国内其他优秀赛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的赛事路线由原来的市级行政中心到现在的市中心云南海埂会堂,更好的推广了昆明的城市文化。(3)赛事服务质量不够好,一些赛事信息的咨询不到位,赛事后运动员的补给不完善。(4)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奖金数额低于国内知名马拉松赛事,奖励机制不够完善。

5.2 建议

(1)按照国内优秀马拉松赛事的办赛标准打造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赛事,让赛事不断升级,从而更好的促进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参与,设置更好的符合广大群众参与的赛事项目。(2)在赛事路线的选择上,应把昆明的历史文化、环境特色和人文特色更好的融入到赛事中

来,把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打造成昆明城市的一道风景线。(3)增强赛事服务质量,如:赛事起点的公交、线路服务,行李寄存,赛后运动员的补给。(4)邀约更多国外优秀运动员参与到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不断完善奖励机制,提高奖金数额,在半程马拉松项目上保证男女运动员奖金均等,吸引更多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和爱好者。(5)增加配套活动,丰富马拉松文化 。举办与马拉松相关的啦啦操、现场乐队表演、迷你训练营、3V3篮球赛等一系列的比赛活动,调动起市民更多的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纪宁,巫宁.体育赛事的经营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褚孝勇.对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市场化运作的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07.

[3]张守云.提升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事品牌的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9(1):4-6.

中图分类号: G82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8(b)-0245-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23.245

标签:;  ;  ;  ;  

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赛事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