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章研究”与“文学批评”的思考_文学论文

关于“文章学”与“文学批评”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批评论文,文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73(2004)03-0031-06

“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诞生,一般以1927年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出版为标志;而1934年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则是这一学科发展中里程碑式的著作。1979年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的出版,又为学科资料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国文学批评史”在全国中文系学科建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以郭绍虞为代表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在写作上尤其注重文学观念的演进,即探寻“文学独立成科”的过程,其思路在本质上与梁代萧纲、萧绎及萧子显比较接近(注: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篇《总论》之第二章《文学观念之演进与复古》认为到魏晋南北朝,其“又学”的含义,“始与今人所用者相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篇《周秦文学批评史》之第一章《绪言》一《文学界说》指出所谓“狭义的文学”主要引萧子显和萧绎的观点,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而萧氏以及齐梁文学观乃政权偏于一隅的产物,一定程度上是由国家分裂所致,国家一旦重新归趋统一,儒家经学又受到重视,则无论隋季李谔,还是唐初史学家们,都会反思南朝淫靡的文风,朝野士人异口同声大肆挞伐,并且引以为当代的鉴诫——这也是以后历代的主流声音。故古人之具有近乎现代意义的文学观者,往往非中国常态政治之所致,也很难遽然断定萧氏等人的观点体现了文学的“进步”,或者其对立面就意味着文学观念的“倒退”,换言之,即使萧氏等人具有某些进步的因素,但此种文学观是否能够代表历史的主流,确实是令人怀疑的。因此郭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在文学观上与萧氏等人暗合,便自然与主流传统下的“文章学”之间存在着分歧和脱节,郭先生由“文章”非“文学”的先行观念所主导,力求在“文章”中清理出一种纯粹的“文学”概念,便是以萧氏为圭臬和正宗,也正是以支流或潜流取代主流,然而实际上是不能完全成立的,颇有以偏概全之嫌。而郭先生寻找所谓文学的现代定义,恐怕也是作者身处环境的时风众势之所致。一则,朱自清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时说:“‘文学批评’一语不用说是舶来的。现在学术界的趋势,往往以西方观念(如‘文学批评’)为范围去选择中国的问题;姑无论将来是好是坏,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注:转引自周勋初为罗根泽著《中国文学批评史》所撰写的《序》,第3页。)当时学界存在以西方观念来裁断中国问题的现象,朱氏敏锐地看到其结果既有利也有弊,像郭先生等隐约受外来影响的学术著作存在着“隐患”,他似乎已经含蓄地点到了。另则,当时社会氛围自“五四”以来,随着王权的崩溃,社会陷于无序之中,也是传统的忠孝节义“话语”无处落实的时期,与南朝颇有相似性,所以文章学范围内某些文体的作品,会令研究者产生漠然之感,漠视其固有的价值,一概以“非文学”将之驱逐出研究领域,这是一个时代逐渐形成的共识,其中不无偏见,需要今人对此作重新审视。

一、从“文论”在文献学上的反映看现代“文学批评”与古代“文章学”的歧异

按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等所撰“中国文学批评史”同类著作,尤其是郭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在学科材料的爬梳方面,筚路蓝缕,厥功甚伟!然而作为一个中国文学史的分支学科,它必然具备悠久的学科传统,而此学科材料的组织,也有一个集腋成裘的历史过程。齐末刘勰《文心雕龙·序志》篇说:“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于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玚文论,陆机《文赋》,仲治《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功,《翰林》浅而寡要。又君山、公干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刘勰明确表示《文心雕龙》是“论文”之作,并且指出在他之前,已有曹丕、曹植、应玚、陆机、挚虞、李充、桓谭、刘桢、应贞和陆云等已有论文方面的著述(注:梁代锺嵘《诗品序》说:“陆机《文赋》,通而无贬;李充《翰林》,疏而不切;王微《鸿宝》,密而无裁;颜延论文,精而难晓;挚虞《文志》,详而博赡,颇曰知言:观斯数家,皆就谈文体,而不显优劣。”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说:“若子桓之品藻人才,仲治之区别文体,陆机辨于《文赋》,李充论于《翰林》,张句褒贬,颜延图写情兴,各任怀抱,共为权衡。”此与刘勰所指论文名家有所重叠,可见齐梁时期对此大致上形成了共识。),“论文”一类在目录学上已经骎骎乎呈现出一定的规模。

《梁书·张率传》:“治丙丁部书抄……少好属文……所著《文衡》十五卷,文集三十卷,行于世。”《文衡》一书已佚,估计其中当有论文的内容;隋末唐初虞世南编撰的《北堂书钞》卷第一百有《论文》条目,收录了自《左传》以至陆机《文赋》、葛洪《抱朴子》等论文的数则材料[1];唐初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二十二《人部六》有《质文》条目,胪列了先秦以来圣贤关于质文关系的言论,如汉末应玚的《文质论》在此得以较完整的保存[2];宋代郑樵《通志略》之《艺文略》第八有《文史》一类,载录有《翰林论》、《文章始》、《文心雕龙》等;另列《诗评》一类,载录《河岳英灵集》、锺嵘《诗评》以及各种论诗作法的著作(注:郑氏在“文史”类之外,另列“诗评”一类,说明因诗学的繁荣,已具备在目录学上独立分科的条件和需要。郑樵《通志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宋代《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五之《文部一》之《叙文》,引述了先秦至六朝大量的文论材料[3](P414)。其间曾有“文”与“史”合流的现象,这是因为一则论“文”与论“史”颇有相通之处,另则两者在古代都比较发达的缘故(注:《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宋四库阙书目》、《遂初堂书目》、《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等均列有“文史类”,然而从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文史类》就可以看到,“论文”的比例要高出于“论史”,到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三十二《文史类》所开列者几乎全是诗文评方面的文献书籍,所以“文论”或“诗文评”从“文史”中分离出来是大势所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而刘勰所谓“论文”意识在历代目录学上受到重视,列为重要的一类,使得编纂“论文”的文献材料成为延续的传统,此至明清时期蔚为大观,几乎有不胜枚举之叹!譬如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集部》就单列《诗文评类》,这和“诗”在“文”的总目下逐渐张大其军有关,诗便与文相埒,《四库全书》所收录者大抵属于重要的作品,但是与前代和同时代积累起来的“诗文评”成就相比较,《四库全书》其实尚远未能反映其全貌。

至于明清时期的作家、学者,譬如由明入清的钱谦益,清乾嘉时期的钱大昕等,他们在为他人文集作序时,所征引的典故,就有许多前代的“论文”材料。如钱谦益《有学集》卷十七《序》之论诗文部分[4],作者十分密集地援引前代“论文”的精华,可见钱氏精于论文;钱大昕《钝闲诗老张先生墓志铭》说:“铭曰:诗老之称,肇自溪南。松圆继之,得公而参。辛固奇士,所患朴直。程亦逸才,所乏风力。猗欤先生,有实有华。根柢槃固,亦正而葩。一命非荣,千秋斯寿。封侯万户,不如千首。诗家长城,超程轶辛。碌碌馀子,曾何足论。井椁既营,玉灵告吉。陵谷可移,诗名不灭。”[5]此节文字中,直接引用了刘勰《文心雕龙》、锺嵘《诗品》以及韩愈《进学解》的语词典故,并间接承袭了曹丕《典论·论文》的意思。

故此,若从论文材料的厘定选择上而言,考察前人文献,足以发现搜寻的线索,随着历史的延伸,某些材料为前人所重视,某些则成为过眼烟云,能够留传下来的大多富有生命力,这其实正反映了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譬如上述文献所示的论文文献,几乎被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全部网罗。这说明了一个事实,古人或前人的发踪指示之功,对于今人取舍和裒辑文论材料,无疑起到了十分便利的作用。在作家作品的遴选上,正因为《中国历代文论选》非常尊重前人的识见,所以它具备了成为传世著作的条件。

然而对照源远流长的论文传统,郭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与《中国历代文论选》存在着自相矛盾之处,古人无论是“论文”、“文史”,或是“诗文评”,自文体角度来看,虽然情与理或者性与理等焦点问题经常引起争论,但文章学的整体是由各种文体一起构成的,每一种文体在文章学中均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有其各自独特的发展脉络,这是古代文论材料所括的基本观念。在梳理古代文论材料之后,郭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寻找到了一条“文学观念演进”的线索,以勾勒出其文学批评史,在其文学观的视野里,大致上某些文体倍受重视,而某些文体却隐退到了台后,甚至基本上遭淘汰出局,譬如关于某些文体(如抒情诗)发展的历史,其叙述比较完整,然而却与上述文论材料所涵盖的文体范围不符。被郭著所隐去的部分并不像郭先生所轩轾的那样——其地位已告式微,所以郭著仅仅叙述了整体文章中之分体文章学的历史,其实惟在说明古人分体意识的愈益清晰而已。其“批评史”研究的对象较诸“文章学”,显然是将范围缩小了,而且关注点也有详略重轻之别。即使具有“抒情性”、合乎今人所谓文学观的诗或文,理应为文学研究者所格外重视,然仅止于此,却会忽略了这些诗文也与其他文体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就诗歌而言,传统的批评方法亦非常重视“辨体”的问题,自锺嵘《诗品》就已显露出对五言诗进行辨体的努力,譬如他将五言诗作者、作品溯源至《国风》、《小雅》和《楚辞》三大源头,又用“其源出于……”的句式来区分作者类别,其思路与刘勰将各体文章溯源至《五经》,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唐代皎然《诗式》讲“辨体有一十九字”,分析诗歌的体貌风格;而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则更为细密地分析从先秦以至明代的各家诗歌体制特点,故而就诗学而论,辨体也是传统的批评方式。

从宏观而言,书于竹帛或纸张,文章各体之间实质上是一体同功的关系,它们共同组成了文章学乃至民族精神史的完整断面;就微观而论,某一作家所擅长的各体之间的关系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抹煞其中任何一体,都将造成不复窥其全豹的遗憾;况且作为古代文章学的组成部分,其他文体亦同样具有审美与历史等多元价值,若以所谓纯粹的“文学”观来取舍文章,对于一部中国古代文章学史来讲,势必会造成损失。

从源头上说,刘勰《文心雕龙·序志》篇说:“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文还与经学等结有不解之缘。《文心雕龙·宗经》篇将重要的各体文章与《五经》的关系归纳如下:

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盟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若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是即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也。

五经

 文体类

 论

 诏

 赋

 铭

春秋

刘勰将二十种重要文体与《五经》的渊源关系作了分析(注: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也有相似的归类,见杨明照《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这是中国文章学的显著特点,上述《序志》篇里,刘勰不满于其“论文”前辈的,惟在于他们的批评方法,至于文章学的范围,则其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或者认为离经学愈远,就愈意味着文学独立地位的确立,其实与刘勰所谓“百家腾越,终入环内者也”的判断截然相反。究竟孰是孰非?在古代主流思想之内,经学作为最重要的显学,其地位无可替代,它是士人安身立命的依傍,假如承认这样的事实,则不会将文学与经学理解成一种对立的关系。其次,关于刘勰上述归类,纪昀评《文心雕龙·宗经》篇说:“此亦强为分析,似锺嵘之论诗,动曰源出某某。”[6]认为文章与《五经》之间,很难毫厘不差地辨析其渊源关系,只能记其大概而已。按《文心雕龙·通变》篇反对“多略汉篇,师范宋集”的文风,认为汉人为各体文章均贡献了可以效法的范文,而依郭先生的见解,则认为汉代文学尚未独立;《文心雕龙》的“论文叙笔”部分,从经典之下,“选文以定篇”,刘勰所经眼并加以选评的各篇文章,建构起先秦至魏晋中国人文世界的璀璨星空,然而若持“纯文学观”来衡量,其中很大部分篇什是不能入选“文学史”的。譬如蔡邕,在刘勰的文章学中,他是一个重要的作家,在《颂赞》、《铭箴》、《诔碑》、《哀吊》、《杂文》以及《奏启》篇里,刘勰将之树为典范作家,衷心地表示尊重。然而正因为蔡邕只在铭、碑等文体上独步古今,堪称文体大家,根据尹炎武《刘师培外传》称,刘氏“雅好蔡中郎”[7],在刘师培看来,蔡邕应拥有极高的文学地位,而郭著谈论“文笔之区别”,依然以其纯文学和杂文学的概念来和南朝“文、笔对举”相印证(注:见郭著《中国文学批评史》第四篇《魏晋南北朝》第二章《南朝之文学批评》之第三节《时人对于文学之认识》之第五目《文笔之区别》。),即使蔡邕的文章成就本归属于刘勰“文”的范畴,与郭著“纯文学”相对应,但因蔡邕不能为“纯文学观”提供佐证,就无法纳入郭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之“文学观念演进”的轨道之内,就难以在郭著中占据其应有的位置。由此可见,在郭先生等人观念影响下编撰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与刘勰《文心雕龙》等古人论文观念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今人若左袒郭著,那么所理解的古代“文论”亦是片面的,必然会割裂文章学的悠久传统。

“五四”以来,某些受舶来思想所误导的学术观,迄今理应引起学界的反思,如何补苴罅漏,尤其值得今人重新考虑。

二、从古代文学理论看现代“文学批评”与古代“文章学”的歧异

郭著在介绍某些“论文”史上的重要人物时,往往侧重于其谈创作论的部分,而关于作者的整体文章学观念,郭著却多有忽略,其实有助于郭著建构其“纯文学观”者并不与“文章学”存在牴牾。譬如曹丕《典论·论文》虽然直言“文以气为主”,但是在品藻人才时,曹氏十分重视文体问题,指出七子在文体方面各自的特长和不足,并且说:“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然而从一己写作思路出发,郭著仅仅指出“诗赋之欲丽,以见纯文学自不可废去修辞的技巧”,却无视曹丕并不持纯文学观,《典论·论文》正隐含着曹丕对自己独能兼备众体的自负,这正是一种典型的“杂文学观”,而与郭先生所谓“纯文学”不相干;陆机《文赋》在文体问题上,可谓是在曹丕基础上踵事增华,《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黄侃《文选平点》说:“以上辨体。”[8]这说明文体风格上的特点,陆机亦非常重视,他也竭力要在各体文章方面显示其写作的才华,不能片面地认为“诗缘情而绮靡”是其唯一的追求,亦不能仅仅看到《文赋》在创作论上的成就,然则《文赋》的“文”自然属于文章学的概念;即使南朝新变派作家萧子显,其《南齐书·文学传论》虽然说“五言之制,独秀众品”,但是其“文学”概念还是包括了诗之四言和七言体、赋、颂、章表、碑、诔等文体,可见他也不能忽视当时文坛尊体的观念;《梁书·昭明太子列传》载王筠为太子作哀册,文曰:“爰敬初业,离经断句;奠爵崇师,卑躬待傅。宁资导习,匪劳审谕;博约是司,时敏斯务。辩究空微,思探几赜;驰神图纬,研精爻画。沈吟典礼,优游方册;餍饫膏腴,含咀肴核。括囊流略,包举艺文,遍该缃素,殚极丘坟。幐帙充积,儒墨区分;瞻河阐训,望鲁扬芬。吟咏性灵,岂惟薄伎;属词婉约,缘情绮靡。字无点窜,笔不停纸;壮思泉流,清章云委。”这是当时学风的全面写照,其中谈到了“流略”、“艺文”,可见当时目录学的发达,也说明萧统博通百家,在属文方面自然也非仅“吟咏性灵”一端可限之矣,他编撰《文选》,其文体分类究竟是多少,虽然尚有争议,但是至少说明“文”在其意识中是“文章”的概念;像南齐张融《门律自序》那般跨略文体阡陌者,也是激于尊体一派势大的感发,在当时实属异类。

从西晋到南朝,文体论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当数挚虞,他著有《文章志》和《文章流别论》,邓国光《挚虞研究》推测《文学流别集》在编纂范围上“应囊括汉、魏诸体文章”[9]。《梁书·王僧孺传》载任昉赠王僧孺诗曰:“刘《略》班《艺》,虞《志》荀《录》。”虞《志》指挚虞《文章志》,它在齐梁时期影响至深,刘勰文体论部分,就充分借鉴了《文章流别论》的观点;《隋书·经籍志·总集类叙录》曾指出其对于后世总集编纂体例的深刻影响。

魏征《隋书·文学传》说:“自汉、魏以来,迄乎晋、宋,其体屡变,前哲论之详矣。暨永明、天监之际,太和、天保之间,洛阳、江左,文雅尤甚。于时作者,济阳江淹、吴郡沈约、乐安任昉、济阴温子升、河间邢子才,钜鹿魏伯起等,并学穷书圃,思极人文,缛采郁于云霞,逸响振于金石。英华秀发,波澜浩荡,笔有馀力,词无竭源……然彼此好尚,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南史·任昉传》说:“时人云‘任笔沈诗’。”《梁书·任昉传》说:“昉雅善属文,尤长载笔。”说明任昉的应用文写作与沈约的艳情诗恰好相映成趣。在南北对峙之间,北朝的温子升、邢子才和魏伯起等文士亦堪与南土才子争胜,按上述所谓“江左”与“河朔”的不同,一则“宜于咏歌”,一则“便于时用”,再对照唐初许敬宗编撰《文馆词林》,虽然此书千卷现在仅存不足三十卷[10],但据此亦略可尝一脔而知全镬。此书现保留诗文,计后魏二十篇,北齐二十六篇,后周十四篇,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北朝君臣关乎军国大事的文章,即“便于时用”之谓也,对于此类文体的文章,温、邢和魏写得比较出色,所以魏征们要融合南北文风,其实是希望文章增添一点质实的内涵。故而即便是迎来诗国高潮的唐代,其“便于时用”的各体文章,也颇受朝野的重视,其“文学观念的演进”,并不意味着这些文体末日的来临。

宋代总集与类书如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晏殊《类要》等均关注文体问题;此于后世编纂同类文献时,几乎形成为一个编纂传统。元代潘昂霄著《金石例》,其六卷至八卷述唐韩愈所撰碑志,以为括例,九卷则杂论文体。此书在后世影响较大,如明王行撰《墓铭举例》四卷,补潘昂霄《金石例》之遗;明清之际黄宗羲作《金石要例》一卷,也是针对潘氏《金石例》,欲补潘氏之阙。

清纪昀《四库提要·集部》之《总集类序》指出总集编纂包含了编纂者“文章之衡鉴”的文学观,从挚虞而下,南宋真德秀的《文章正宗》作为道学家文论之声音,上承西晋与南朝儒家文体论思想,虽见解有所差异,然仍可以视作是挚、刘文体论轨范后世之津梁,明清时期,就《四库全书》而论,受真德秀影响,起而祖述刘勰、挚虞、萧统文体论,讲究文章规范者也代有其人,其影响不可低估。真氏《文章正宗纲目》推崇梁《昭明文选》、姚铉《文粹》,主张本古宗经;《四库提要》中《总集类二》之《文选补遗》四十卷、《总集类三》之《风雅翼》十四卷,俱可见到真西山的影响。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和徐师曾《文体明辨》,是明代文体论的集大成著作。吴讷超越了真氏保守的观念,正视新文体的产生与客观存在,甚至词曲也加以收录。徐师曾《文体明辨》指出:“盖自秦汉而下,文愈盛;文愈盛,故类愈增;类愈增,故体愈众;体愈众,故辨当愈严:此吴公《辨体》所为作也。”辨体似乎是与时俱进永无休止的工作。

纪昀很注重“文”的定义,《诏策》篇之《纪评》说:“此书体例主于论文。”明确厘定《文心雕龙》是论文之书,对于《史传》、《诸子》等篇,纪昀将“文理”与”史事”分而论之;并认为“盖子书之文,又各自一家”,认为子书与文也不是一家。然而作为较早具有了近代学术意识的纪昀,其“文”的内涵还是与刘勰没有太大的出入,他十分服膺刘勰的文章学观念。因此,在看到“文学观念演进”之同时,也应该承认传统的文章学意识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虽然文体的古今之争一直不曾停息,但并不像郭著所认为的那样,文章学观念逐渐在士人意识里淡化或消失。而关于”文学观念的演进”,似应属于某些文体的内部发展规律在起作用,与整体的文章学观念却不一定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虽然文体众多,有些文体确乎在使用频率上远不如常用文体,但是从清人文集之编辑来看,作者们依然以众体兼备为自豪。

总之,以上尊体的声音是不可遮掩的,但是反观郭著,文章学史上所凸现的焦点问题,却在其著作中成为无足轻重,甚至是负面的东西——这是欠公允的观点!

三、结语

前辈学者郭绍虞学术精深,其读书之广,思考之深,都是晚学望尘莫及的,其著作沾溉后学,给后辈学者以巨大的启发,对于本学科的开山祖师郭绍虞,晚学充满了景仰之情。当此学科具有接近八十年的历史之时,在新世纪之始,笔者就郭著提出一些想法,目的只是为了思考如何继续推进本学科的发展。

为何在“五四”以后,读书人所认识的“文学”与传统产生了距离,这与帝王政治解纽有直接的联系。反封建思潮激荡之下,读书人关于文学抒情的“情”的理解狭隘化了。不管其是非如何,这种理解仅仅属于“五四”之后中国知识界的特殊语境,当时知识界面对关涉君臣政治的“情”,一般持否定的态度,这牵涉到对许多文体存在价值的重新估量。但是这与此前的中国社会语境却并不吻合,也有悖于在学术研究中应持理解之同情的原则。“五四”迄今还不到百年,但是中华文明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百年巨变,沧海桑田,近现代知识分子所遭受的冲击和刺激是前所未有的。何以会造成时代之间的隔膜?是否存在一种可能,那就是将“五四”之后比较极端的思维方式也渗透到了学术研究之中,这种渗透有的是有益的,有的却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以郭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为例,郭著催生于“五四”以后那个伟大的时代,同时也打上了此一特殊时代的烙印,这是尊者和贤者均不可避免的现象。反思古代,各种文体在写作时,因具体语境之差异,所凝聚于笔端的“情”也各各不同,故而“情”实际上一直贯穿着各体文章,好文章均是“为情而造文”,即便应用文体,如《文心雕龙·诏策》篇讲“气含风雨之润”、“笔吐星汉之华”、“声有洊雷之威”、”文有春露之滋”及“辞有秋霜之烈”,等等,这些不也正是形态各异的情感类别吗?写作此类文章时,作者难道不需要充沛的情感吗?所以今人所谓的“抒情文学”,其概念颇令人有《庄子》所谓的“吊诡”之感。是否只有倾向乎私情的作品才能够被称为“抒情”的真文学,以此作为标准,来谈“文学观念”的进步或倒退,“抒情”便显得单一,这样的古代文学批评似与历史的本来面貌相去甚远,郭著忽略文体问题在“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重要性,这恐怕正是造成其此种缺失的原因之所在。

“五四”的进步意义毋庸置疑,但是作为求真的学术却应尽量超越一时一地意识形态的局限,近人黄侃说:“治中国学问,当接受新材料,不接受新理论。佛经云:依法不依人,即此义。”[11]此言耐人寻味,实事求是地还历史以本来面貌,这正是中国现代学术重建中,第一步应该做到的事情。

标签:;  ;  ;  ;  ;  ;  ;  ;  ;  

关于“文章研究”与“文学批评”的思考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