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方面,电力工程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提高电网基建项目的运转效率,可以从构建协同管理体系入手,在当下的电网基建企业中运用高效的管理理念提高生产效率,本文将以协同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电网基建项目中推进协同管理模式,促进电网基建工程各项工作能够有序稳定进行。
关键词:电网基建;协同管理;管理模式
前言
当下我国电网企业在实际管理运转的过程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体化方案制定方面尤为薄弱。由于电网工作涉及到的环节和部门较多,在整体资金和物力保障上较为欠缺,从而导致各项工作难以按照统一的规划有序开展。通过在电网基建项目管理过程中引进协同管理模式,能够明确电网基建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并将责任人和归属人指责落地,从而实现工作精细化运营,提高管理效率。
一、电网基建项目企业构建协同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能源和电力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已从原来的传统运营模式转变为智能化交互,这种变化也对电网基建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公司需要在资源配置组织、监控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积极的优化和创新,从而适应当下的电网发展形势[1]。协同管理体系是一种精细化管理方式,利于我国电网公司从原本的粗放型管理转向为精细化运营,促进管理模式和组织机制的变革,尤其针对当下我国电网公司在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协同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优化业务运作的细节,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强化电网基建项目的运转效率,提升工程质量。
二、电网基建项目实现协同管理的路径
(一)树立协同管理的理念,制定协同管理目标
协同管理的概念源于国外,电网公司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将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融入自身管理体系中。协同管理的优势非常明显,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提高工作效率,协同管理也能够监控到电网公司运营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实现整体工作模式的提升。在推进协同管理理念之前,首先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协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优势,在制度上为协同管理的推进提供制度保障,深入推进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在核心业务管理优化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涉及到跨部门和跨专业的协同管理,需要管理者能够具备一定的管理魄力,让全员能够形成共识,共同打造协同管理平台,从而实现运营效率的整体提升。
在协同化管理目标的制定上,电网公司需要针对自身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特征,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制定管理目标,并在电网基建项目地规划、建设、运行和检修和营销各个环节中提出具体的要求,在流程方面进行积极的优化,从而成功构建协同管理平台[2]。总体来看,发展协同管理的目标应当在于促进电网基建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提高内部组织的效率,促进电网企业发展为现代化高效运营组织。
(二)优化企业内部结构,推动协同管理实现
传统的电网基建企业在内部组织系统中存在效率低、管理层级多的问题,为了推进协同管理模式,电网企业需要注重优化组织系统,采用扁平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业务流程,从而提高内部的资源配置率,无论是纵向和横向管理都能实现运转流畅。
在扁平化组织建设上,电网企业需要认识到这种创新管理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两级管理模式,即管理和执行两个层级,这也意味着对规划、建设、检修和营销职能部门的缩减,砍除之前不必要的管理环节,由专门的检修部门和建设部门负责业务,所有工作结果由总公司统一承担。这种扁平化的管理方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优化电网企业的人员配置,降低由于工作流程复杂导致的内部沟通以及运营矛盾。
集约化建设指的是在电网公司运营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统一的管理政策以及统一标准,对公司整个业务体系的运转提出集约化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物资管控方面,电网基建项目由于涉及到物资采购以及保障等环节较为复杂,采用集约化建设可以由总公司统一进行物资资源的统筹集中采购,并进行质量管控,从而确保电网基建项目能够顺利开展,提高了沟通效率。
专业化建设指的是在公司内部的系统规划以及集中管理方面采用统一编制,打造专门的建设队伍,从而实现电网基建项目总体效益到最高[3]。实现专业化建设除了需要电网公司在建设职能上做出统一标准之外,还需要对电网基建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监督和管控,成立专门的调度控制中心,对正在进行中的项目进行监控管理,从而实现调控合一。对生产环节的协同管理也包括最初的设计、建设、检修和运行环节,需要各个部门对整个生产过程作出有力支持,通过强大的客户服务以及业务运营能力,推进电网基建项目向前发展,同时向市场提供质量高的优质电网服务。
(三)搭建协同管理信息共享平台,促进职能发挥
协同管理需要电网企业各个部门以业务作为主要轴心,建立围绕业务的全面监测、运营、分析工作模式。为了提高协同管理的效率,可以通过构建信息化网网络对各项工作的推进进行实时的监督,例如在电网基建项目规划、建设、运行检修等工作进行24小时数据化监测分析,在发现问题后能够通过这种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方便各个部门之间交流信息,了解业务推进情况,能够对于电网基建项目地质量监督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当下我国很多电网基建公司在质量和进度监督管理上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发现问题的时间也较长从而影响了项目地推进。通过协同化管理共享平台的建设,能够通过质量控制、作业标准以及验收质量监理等工作流程的信息共享,实现整体项目地精细化质量监控,尤其在对关键点的监控上,协同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够促进各个部门落实责任,并通过配合加快问题解决效率,配合绩效考核制度更能推进各个部门的职能发挥。
(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为协同管理提供人员保障
电网基建项目公司在实现协同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获得人员的有力支持,很多电网基建企业无法推进协同管理体系的原因就在于人员配置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不足,无论人员数量还是专业素养上都不能支撑整个协同管理项目的推进。尤其在人员专业素养结构方面,电网基建企业需要在制度上做出有力调整,实现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一体化。
因此,电网基建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应更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组织培训形成关于协同管理的共识,培养更多能够胜任协同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也需要注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质量、进度以及管理制度的相关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实际执行能力[4]。人力资源也需要制定出协同管理的具体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从而为电网基建企业协同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网基建企业来说发展协同管理体系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并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推进协同管理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理清电网基建项目的工作思路,及时跟进人才,从而实现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现,发挥协同管理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协同管理工作模式需要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以提高电网公司的整体协同运作水平为目标,优化内部的管理结构、进行组织合,通常内部沟通渠道,促进协同管理在电网企业真正扎根下去,使电网基建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璐,何蛟. "三集五大"体系下电网公司的协同管理体系研究[J]. 现代商业,2016(3):148-150.
[2]赵吴鹏,胡中鲲,莫平生. 电力基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16(11):99-100.
[3]刘维,胡常胜,王金锁. 电网建设工程维稳安保防控体系研究与实践[J]. 企业管理,2016(S2):621-622.
[4]张立刚,王彦强,石卓. 电网企业“五位一体”协同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J]. 中国集体经济,2017(27):21-22.
论文作者:邓道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电网论文; 基建论文; 项目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体系论文; 公司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