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意义及应用
李丽
(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 要: 排球作为经典的体育项目,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大学体育教学中关键的内容。在排球训练过程中,练习者身体素质和技能训练固然重要,但心理训练同样不容忽视,如果缺乏稳定健康的心态,对其技能掌握、身体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首先对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意义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提出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心理训练 高校 排球教学
排球是一项广受大学生群体喜欢的球类运动项目,在高校体育中的越来越受重视,面对教育改革新形势,其教学和训练也要有所创新。在传统教学中,多以体能和技能训练为主,但随着排球日益普及,学生或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技能水平、战术策略等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为提高赛场上的竞争力,心理训练的作用愈发突出。所以,在当前及今后的排球教学和训练中,应加强对心理训练的关注,并采取有效的训练策略。
很明显,这个学生语文要拿110分才能上线!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此生进入高三的第一次模拟考,语文才拿了91分。所以,事实面前,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语文目标分数。有了这个铺垫,接下来,我还收集了一些本校去年高考因语文瘸腿导致无法上重点的例子,让学生思考琢磨,学生自然心领神会。
1 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意义
1.1 提高心理素质
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素质对其各方面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当代教育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兼顾身体锻炼和心理培训,保证其身心健康。很多大学生没吃过苦,缺少生活历练,心理较为脆弱,一旦遇到挫折,或者与人发生矛盾,极易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到言行举止,因心理状态不佳而采取极端手段的现实案例多不胜数。排球教学和训练亦是如此,学生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性,有些学生在此方面天赋较差,当看到别人很快能够掌握动作要领,而自己学不会时,很可能会气馁而放弃,甚至厌恶排球课、对优秀生产生厌恶感。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比赛面临巨大压力时,一旦心理崩溃,整个人陷入消极不振状态,极易失去信心和动力。通过有效的心理训练,能引导学生理智地对待排球学习,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
首先,排队网理论就成功地运用在网络建模中。排队网络的特点是运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对DEDS进行建模,一般是先对网络特性作基本的假设,然后采用基于状态稳态概率分布的平均性能分析方法,用以导出表征系统性能的解析表达式。它的优点是能够很好地描述具有成熟的随机过程和概率论的理论基础和常规类型的排队系统。
1.2 锻炼自控能力
与中学严格的管理模式相比,大学管理相对宽松,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但也正因如此,在自我管控方面能力较差。比如,学习不再像高中那样紧张,缺少学习计划,进而可能荒废学业;生活没有良好的约束,导致慵懒懈怠,陷入迷惘,看不清未来,甚至养成不良习惯,从而荒废青春美好时光。排球教学中若缺乏自控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排球技能很难有质的提升。排球比赛需要团队配合,个人能力再强,若与队友配合不好,也必然会落入下风。所以,真正的优秀生并不是只为了突显自身实力,而是懂得配合,能够控制自己的习惯,甚至放弃部分优势去配合队友。开展心理教学和培训,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自控能力,控制情绪和行为,发现缺陷予以弥补,挖掘优势不断进步。
1.3 激发学习动力
对排球教学而言,技能和战术、环境充分融合,才能达到最佳训练效果。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训练中会投入全部热情,集中精力学习动作技巧,掌握要领后很快就能灵活运用。而消极悲观的心态则导致注意力分散,缺乏激情,结果自然较差。通过心理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调节心态,快速投入到学习中,明确方向目标,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教授内容。遇到难度较大的动作,积极向同学请教,在沟通交流中共同进步。赛场上亦然,训练和比赛有时差别很大,不少学生感觉训练时的内容到赛场上完全没有用处,其原因在于未能真正掌握,技能和环境没有融合,有效的心理辅导有助于解决此问题,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1.4 掌握排球技能
要想提高排球技能,需要做大量重复性练习,每个动作可能要经过上千次、上万次,才能彻底掌握并将其化为自然反应。而重复练习的过程很枯燥,很多学生急着学新动作,学完新动作急着打比赛,但由于练习少,比赛成绩很差,进而产生消极情绪,失去学习动力,甚至会因此反感所有体育课程。为解决此类问题,在训练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入心理训练,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急躁、消极等负面心绪,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不仅要培养对排球课的兴趣,还得保持热情。只有耐得住寂寞,经得住重复训练的考验,才能形成强大的内心,有足够的动力继续学习。
《绿野仙踪》中对场景的描写十分细致,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而立局命意、遣字措词无不曲尽情理,也与《水浒传》相似,带有明显的借鉴痕迹。例如,第八回冷于冰打跑了女鬼,救了段诚之后,又给段诚银子。书中写道:
2 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
2.1 开设心理培训课程
在排球教学中增设心理培训课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使心理辅导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健康良好的心态。“球感”对排球运动员很重要,所谓球感,其实是一种在长期专项训练中形成的专门化知觉能力,与心理训练有着密切关系。心理训练需遵循自觉积极性、循序渐进、全面性、个别对待等原则,课程内容可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心理调节训练两大部分。一般心理训练是从长期考虑,平时教学中均有涉及,教学内容包括培养个性特征、培养球感、发展各种注意力、控制情绪、学会自我调节等。心理调节训练则是从短期考虑,比如针对某次比赛或活动开展的训练,让学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能够尽快适应赛场环境,发挥全部实力。另外,需根据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2.2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开展一般心理训练时,可采取念动训练法、意识训练法等,具体如下。(1)念动训练法,通过运动表象,引导学生结合自我暗示的心理,强化对技术动作的掌握。运用简短明确的术语,使学生迅速联想到相关动作,并在脑海中完成。比如“半蹲准备,左滑步拦网”“侧面下手发球”“空中扣球”等,学生应该根据提示在想象中完成相应的动作。(2)集中注意训练法。学习完动作后,要经常集中注意力进行回忆,比如白天学习,晚上睡前对动作形象加以巩固。(3)意识训练法。这是一种综合训练法,需要学生做每一个动作时,都能有意识地和自身机体中完成该动作的肌肉、关节的感觉相联系。比如面对飞来的球,无需主观去想,就会产生下意识的反应去接球。(4)意志品质训练法,主要为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自我约束等方面的能力。
在心理调节训练时,可分为3个阶段。(1)赛前。开展自我认知训练,使学生了解自身的真实水平,并树立自信心,如果保持稳定的心态,配合战术能够超常发挥。同时,无论环境发生什么变化,或者对手如何变换策略,都能不受干扰,沉着应对。为缓解紧张情绪,可在赛前把参赛者集中到一起进行鼓励,然后各自闭目,在脑海中复述比赛程序,回忆过往成功的经验,让自己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2)赛中。当双方实力相近,比分难以拉开时,参赛者最为紧张,也很容易失误。此时可通过调整呼吸、转移注意、自我宣泄、思维阻断等方式,克服焦躁、消极、过于激动、盲目自信等情绪。(3)赛后。比赛结束后应做放松调节训练,以及大脑皮层兴奋度弱化训练,使参赛者逐渐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无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要及时帮助学生疏通心理,杜绝恼怒、抑郁、骄傲等情绪的蔓延。
3 结语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参与运动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体育项目也都受到广泛欢迎。排球作为一种非常普及的运动项目,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训练,应创新理念和方法,引进心理训练概念,并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掌握排球技能。
参考文献
[1]陈朝辉.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意义及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20(5):39.
[2]韦云,赵健.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研究[J].体育时空,2017,25(2):10.
[3]张智.浅谈在高校排球教学中采用心理训练的意义及策略[J].体育世界,2014,24(27):127.
[4]刘楠楠.简析心理训练在排球训练中的具体应用[J].运动,2017,26(4):198.
[5]张秀娟.简析大学生心理技能训练在排球比赛中的作用[J].青少年体育,2018,24(9):37.
中图分类号: G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9(b)-0063-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