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问题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初中数学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是否恰当有效,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当前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深入分析后可以看出,我们既要从支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数学教育理论认知层面提高认识,也要从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层面进行积极反思,从而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最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问题透视
案例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1课时)教学片段
课堂上,教师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讲台,只因为教师需要点击鼠标放映幻灯片.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消元法),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到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从例题分析解答到课堂小结,所有教学内容教师都制作在教学课件中.其中,教师还应用了不少“自定义动画”,屏幕上的文字有时呈阶梯状出现,有时旋转出现,有时自上而下出现,有时由内向外展开.页面的切换方式也千姿百态,一会儿呈百叶窗式,一会儿呈棋盘式,一会儿呈溶解状,一会儿呈擦除状.对于一些关键步骤的呈现,还设置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以示强调……
何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信息技术如何运用到中学数学课堂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否需要贯穿于课堂全程?数学课堂,有没有必要屏幕上动画满天飞?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都取决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与认识.然而,冷静地思考一下数学课堂的本质,答案又应该是明确的.
案例1中的那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之后,把数学课上成了电影观摩课.他认为,运用信息技术就是整节课都放映幻灯片,而学生就是在下面看幻灯片.于是,把课件设计得包罗万象.其实这样处理效果未必好.例如,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完全可以通过在黑板上板书的方式把相关问题解决.有的教师可能认为板书比较费时,其实这正是学生思考、消化与吸收的绝佳时机.
至于课件中品种繁多、形式杂乱的文字出现方式、页面切换形式的设计,其实都是与数学课堂无关的.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花费过多的精力.从另一角度看,过多的与数学课堂无关的东西,实质上是课堂教学的干扰.试想,耳旁时不时出现的声音,究竟对学生思维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还是消极的负面影响呢?
思想决定行为,教师只有对信息技术有了正确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在具体运用中不偏离轨道,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案例2“图形的平移”(第1课时)教学片段
课堂上,教师先通过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引出了“平移”的概念,接着就利用课件动态演示某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中的平移过程,从中引出平移的特征.对着屏幕上呈现的平移特征,全体学生齐声朗读之后,教师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画在方格中的某个图形,对学生说:“请在头脑中思考一下如何将这个图形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几秒钟后,再次通过课件动画演示了整个平移过程……
反思案例2中的课堂,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由于理念上的偏差,导致课堂方向定位出错.从所呈现的课堂片段可以看出,课堂的中心错位了.在这一节课上,课堂教学完全围绕课件而展开,丝毫没有从学生角度去进行课堂设计.试想,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力与注意力都集中到信息技术的运用上,那么课堂教学岂不是教师在任务驱动下的点击鼠标?教师又何来精力去关注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其实,不管有没有运用信息技术,我们都要通过课堂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得到发展.而运用信息技术,则应该使学生能得到更大更好的发展.可是,如上述案例般地进行教学设计,到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也许这节课课件放完了,但教学目标实现了吗?没有!因为本该学生经过个体思考加上同伴互助讨论得出的结论,全部通过课件直接呈现了;本该让学生动手实践的画图操作题,也作为教师备课的成品直接展示了.由于中心错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被削弱了:少了许多思考,多了一些死记硬背;少了一些深度探究,多了许多课件灌输.结果呢?看似教学任务完成了,实质上学生学得云里雾里.显然,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永远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策略导引
案例3“与圆有关的计算”
本节课教师用了“几何画板”软件.课堂上,先回顾了圆周长及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接着通过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了解了弧长、扇形面积除了与半径相关之外,还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推导探究弧长、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安排了几道例题、练习以达到运用、巩固的作用.临下课前三分钟,教师突然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祖冲之是世界上将圆周率精确到7位小数的第一人.在科技相当落后的那个时代,他惊人地推算出3.141 592<π<3.141 592 7.显然,在当时通过测量是不可能得到如此高的精度的.那么,你们可知道,祖冲之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获得如此精确的数值的呢?”
看着学生期待的目光,教师将课件切换了一个画面,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圆及其内接正六边形和外切正六边形.然后,教师利用“几何画板”中的“度量”、“计算”等功能,在课件中呈现了“半径长”、“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周长”、“圆的外切正六边形周长”等结果.对照图形,师生共同分析比较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圆的内接正n边形周长<圆周长<圆的外切正n边形周长.接着,教师在课件中呈现了的计算结果.最后,教师通过键盘操作,改变其中的参数n的值,只见屏幕上的许多数值随着n的增大而变化着,其中
在案例3中,教师的信息技术观非常正确,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借助信息技术的直观呈现,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努力,推导出了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而临下课前的“探求圆周率”的设计,虽高出了教材的要求,但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理解起来丝毫不成问题.面对屏幕展示的结果,学生对圆周率的含义、极限的思想、两边夹原理等数学知识概念、数学思想方法还需我们教师作更多地阐述吗?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数学图形与符号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回顾案例3中信息技术的设计,实在巧妙!由于信息技术的巧妙设计,许多原本初中生几乎很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和原理学生一下子全明白了,而且不需要教师的旁白;由于信息技术的巧妙设计,新课标中提出的“体验数学”的号召变成了课堂现实;由于信息技术的巧妙设计,短短的两三分钟的课堂体验也许会促成又一位数学家的诞生……
信息技术的运用,既需要教师具有科学的理性认识,也需要教师具有实际操作的能力.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地学习,不断提高认识并提升操作水平,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试想,案例2~3中的教师,若不能深入了解“几何画板”的功能,若不能深刻领悟教材,又怎能设计出满意的教学课件?所以说,在新形势下,教师也应加强学习的意识,并在实践中注重学以致用,不断提升与超越自我,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案例4“几何问题的处理方法”教学片段
这是华师大教材初三下《几何的回顾》这一章中的一节内容.课堂上,教师通过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的课件出示了这样的一道例题:如图1,在△ABC中,D为BC的中点,E为BD的中点,且AB=BC,求证:AE=AC.
在给了学生足够时间思考之后,教师请学生代表畅谈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甲说出了这样的想法:“结合条件与结论的特征,适当联想,由于点E为BD的中点,即AE为△ABD的中线,因此可以考虑延长AE到点F,使得EF=AE,接下来只要证明AF=AC即可……”在这名学生叙述思路的同时,教师即时地在课件中添设了相应的辅助线,如图2所示.看着清晰的图形,学生大都豁然开朗.最后,教师又利用几何画板的特有功能将△ADF与△ADC着色,以突出这对全等三角形……
当全体同学对上述思路都理解的时候,学生乙站了起来,说:“从结论‘AB=BC’出发,可考虑取AC边的中点G,再连结DG,只要通过全等证得AE=AG即可……”学生丙说:“由于题中出现了多处‘中点’条件,再联系条件‘AB=BC’,进而联想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但图中并不存在中位线,于是,想到再取AB的中点M,连结DM,构造中位线……”
同样地,在学生乙和丙阐述想法的时候,教师在课件中创建新页面,通过复制、粘贴原图后,在新图上分别画出相应的辅助线,如图3、图4所示……
案例4中的课堂,给人以美的享受.数学课强调学生的思维训练,而运用技术之后的数学课堂,教师往往过多地关注教学的预设,而忽略课堂的即时生成.而案例4中的那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课堂的生成,故而选择“几何画板”软件来制作课件.几何课上的例题教学,大屏幕上展示的题目图文清晰,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思路,教师在课件中现场同步作图,既体现出了以生为本,也充分折射出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水平的高超.
好的信息技术设计,往往不是对课堂作百分之一百的预设,而是给课堂留有足够的生成空间.因为课堂的主体是几十位活生生的人,课堂瞬息万变,我们根本无法做到全方位预设.我们应该让信息技术符合课堂的需要,而不是让课堂来顺从信息技术的安排.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师生对话、板书等方式来弥补课件预设的不足,但我们若能在课堂上做到对技术即时地设计、调整信息技术,则可让课堂显得更为自然.不过,这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否则将会造成时间方面的浪费.
信息技术设计中关注课堂的即时生成,带来的是学生潜能的开发.例如案例4中,课堂不以教学课件为中心,而是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因此,课堂上,学生敢想敢说.此外,从学生的发言中也可看出,平时训练有素,在耳濡目染之下,分析问题的语言相当专业.这就表明,这位教师的这节课,仅仅是日常课的一个缩影.显然,关注生成已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因此,最终呈现的课堂,不时有学生智慧的火花迸发闪现,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的开发.这正是我们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所追求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