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效益论文,道路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道理揭示了传统农业作为社会母业的重要基础性地位。随着现代工业化、市场化的飞速进程,虽说传统农业日益被先进的工业所模塑,但是市场化下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唯一的生态经济,为工业所不能完全取代,仍发挥基础性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今天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被动局势,即先进的工业体系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的严重对立。落后的农业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探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了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一 优化产业结构,营造农业迅速增长的宏观环境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是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基础工业—重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产业配置顺序,是在前一个基础上一步步稳固发展的。而我国是在农业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大国效应”等有利条件,实行以资金形成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把现代产业部门引入产业结构体系,使我国基本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我国经济在几十年内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事实上在我国初步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同时,利用落后工具和生产方法的传统农业并没有多少改观。“二元结构”成了我国典型的经济结构。如果要在短期内赶上发达国家,单靠这种投入资源总量的速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向结构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推动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农业基础的不牢实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瓶颈,现在必须重新回过头来改造和发展农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工业体系,才可能有效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消极影响,形成协力。
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二是农业投入比重逐年下降;三是有限的土地资源呈现向非农产业流转的趋势;四是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五是农业劳动力安置压力大;六是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差;七是农业科研成果利用率低;八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体制理顺不畅。农业所面临的这些困境抑制了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
据有关资料表明,世界农业增长形势严峻,呈现减速的趋势。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布的资料,从国家农业平均递增水平来看,1965~1980年,高收入国家农业平均递增水平为1.5%, 中等收入国家为3.4%,低收入的国家为2.6%,198~1993 年各类收入水平的国家平均增长水平分别下降为0.8%、2.3%、2.1%。另一方面, 世界人口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样就加剧了农产品的供求矛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各国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政策。美国是一个农业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农产品自给有余,近些年来非常明显地采用了减少出口的政策来缓解农产品的供应矛盾。日本作为一个农业资源贫乏的国家,本世纪以来,逐渐增大农产品的进口,甚至出现跳跃增长进口,来解决对农产品的需求。未来,世界农产品市场会呈现出供求紧张的趋势,而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对由植物性农产品转化的肉、奶、蛋的需求增多,增大了需求压力。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在农业方面依靠进口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农业。
农业发展不容怠慢。从国际上来看,各国对农业的支持已作为重头戏来唱,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特别是采用价格补贴等支持农业。5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一直采用向工业倾斜的战略和政策,它是造成农业剩余没有回流农业,工农“剪刀差”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发展已严重营养不良,基于我国二、三产业发展的欠帐也较多,国家财政收入不多,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第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都面临着一个要发展的问题。由于国家财政不可能拿出许多资金来补贴农业,也难实现其它产业对农业的反哺。各产业均要立足自身、自我生存求发展。因此加速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少量财政“输血”激发产业内部“活化”,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是实现各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当然国家对农业投入比重适当增加是必要的,把这些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刀刃上,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创造农业迅速发展的宏观政策、信息网络的生态生存环境。宏观政策上应该:1.放开农产品价格使农民真正受益。缩小“剪刀差”,避免因农业比较效益低,土地资源向非农产业流转。2.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加大开放力度,健全政府、企业法人、社会组织、个人、外资多层次投资的运作机制,营造多种给农业输血的渠道。3.加强信息引导,建立健全市场服务网络。4.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自身新陈代谢的能力。
在良好的宏观环境条件下,农业应着手自身建设,抓住效益这个核心,提高自身造血能力。树立现代农业的思想,即综合农业、立体农业、大农业的思想,循着“产品—产业化—集团化”的效益型农业的路子走下去,农业才能稳步、健康、迅速地发展。
二 突出优质、特产,实现农产品的结构优化
农业要发展,要从产品这个首要环节抓起。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人多地少,永远不存在农产品过剩的问题,某些地区粮棉增产了却出现一时“卖难”,不是产品过剩,而是农业结构性梗阻所造成的流通不畅,形成了局部性虚假“产品过剩”。
对一些产粮区域的结构性梗阻应采取一些权宜和持续相结合的策略,达到增效目的。例如发展养禽喂兽业的权宜之计,增产时放,减产时收;以农产品的稳产为依托,建立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产业大发展奠定基础,这才是长远、持续发展的可靠途径,既可解决农产品积压问题,又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效益的飞跃。
从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状况的前提出发,农产品增收增产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效益是目的,质量是生命,高产稳产是手段,科技发展是保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出发点。提高单产,一靠优质品种培育和推广,二靠推行科学种植,三靠搞好农田土地灌溉,四靠发展着的农用工业的支持等等。没有这几方面事业发展的协同力,提高单产只是空话。
(二)以建立健全推广服务体系为突破口。据有关资料,我国每年的农业科研成果有6000多万件,利用率只达到30%,成果率不到10%。说明科教兴农工作还非常薄弱。农业要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关键是要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科技队伍。因此,在政策机制上,应促使农业科研队伍的稳固和发展,县、乡、村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体系要建立健全;在推广科学种植方法和新的高产优质品种的问题上,科技服务队伍要与农民形成一种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机制,消除农民接受新科技、新品种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强化了科技服务队伍的责任。一些地区实行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户”的形式,在功能上逐步实现了由技术交流到技术经济服务再到技术经济实体的转变,与市场经济运行紧密结合,真正具备“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特征,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
(三)以提高土地效益为目的。创效益,关键是要综合利用地力,实现农产品结构优化,提高综合效益。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的单季或最多是双季的种植传统,其一是通过科学研究实行粮棉、瓜果、蔬菜套种、间种、轮种;其二是推广地膜技术把冬季闲地利用起来;其三是实行粮、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加强农业的立体循环发展。实现农产品社会化,商品率逐渐提高。
(四)以拓展未来农业为增强器。现代工业重塑了农业,改换了农业的面貌。同样,悄然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生态、生物、遗传等方面的研究突破,必然会给农业带来新的生命力。只有加强未来农业的研究,才会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增产、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路子。因此充分发挥人才密集群、知识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快科技产业化的改革步伐尤为紧迫。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户、农业基地的联系,发展农业的生态工程、生物工程、遗传工程、信息工程等研究,把农业作为宏大的系统工程来发展来建设。必须提高农产品的属性档次,因此,区域农产品的发展应着力在“优质、特产”上作文章。
三 实现农业产业化,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迅速发展的第二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增加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发挥规模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在产业化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小而全、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有效防止农产品初级化的利润流失。
在产业化过程中,始终要把握住“特色”二字:地方特色、专业化特色、区域经济特色。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农产品等优势,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特别要提高那些具有区域经济特色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实现多层次的、多环节的深加工,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名牌为主导的龙头产品,开发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系列产品,带动、开发和发展产业群体。以特产开发区域特色产业,以产业兴区域经济。
在农业化过程中,规模效益是核心。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流转集中化。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逐步分离,土地由专业户或大户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建立优质特产基地。一方面,可以解决劳动力原始操作效益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分离三权后,便于实现工厂与大户、农户签定合同,容易形成供应基地,便于技术指导,稳定质量,长期互惠。
(二)投资股份化。产业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需面向多层次的投资主体、向社会公开募股,形成投资社会化,拧成社会合力。
(三)商品价值科技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商品价值科技含量还很低。发达国家科技贡献率为70%~80%,而我国只有30%~40%左右。(注:路南:《1980~1996年农业生产成本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问题》,《价格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9期第28页。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激励机制,使科研成果推广能商品化而迈进社会实际生活。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利益为机制的“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产业基地+产品”的联合形式,促使科技成果直接转化,提高农产品的商品价值科技含量。
(四)经营一体化。初步形成科贸工农的一体化网络组织,为集团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在上规模的初级阶段,流通环节中应以发展连锁商店、连锁公司为主,既可减少流通环节,优惠消费者,又可以集中财力加强专业、特色产品的销售,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服务,逐步深化。
(五)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农业产业化应有长远眼光,既要面向国内市场,又要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外向型经济,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国内投资不足的问题,实现外资补养。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贸易能力。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实现国际间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互补,加工原料互补,促使我国农业产业迅速达到国际先进水准,提高国际竞争力。
(六)农村城镇化。我国人口多,有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但又给就业和社会治安形成巨大压力。国家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乡镇企业吸纳了1.12亿劳动力,仍有剩余劳动力1.2亿,常年流动的有6000万, 跨省流动的有2500万,(注:李秀林:《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桂海论丛》,1996年第6期第68页。 )而且这种流动绝大部分存在严重的无序,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立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的基本途径。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形成有专业特色的小城镇经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二是建设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三是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等具有地方特点的手工艺加工业,小商品工业,可利用屋前屋后的空坪隙地搞果木、蔬菜、养禽等庭院经济。四是发展沟通城乡商品流通的第三产业。
(七)农村人口文化低。农村半文盲、文盲占总人口的1/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10%。(注:林忠礼、赖作卿:《发展“三高”农业与优化生产要素》,《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第63页; 周其仁:《机会与能力》,《管理世界》,1997年第5期第92页。 )农村最缺的是人才和技术。为了解决这一落后状况,在抓好扫盲的同时,重点要抓好农村学龄人口的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教育,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应该结合地方区域的特色开设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家禽喂养及疾病防治技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要加重职业课份量,开设农产品加工、保管、销售技术及其它农业专业技术的课程;高中层次,要以职业教育为主,普通高中为辅。通过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农村的孩子有了农业技术,能及时给家庭提供一些帮助。农村未来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结构得到改善,就业有基础,农民会得到立竿见影的实惠。
四 结成产业集团,优化规模经济
农业集团是产业化的深化和飞跃,它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约性经营组织。农业集团化的中心内容就是实行各产业优势互补,优化升级,整体合力显著的大于部分力的简单相加,使规模经济优化。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姓“农”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业的一大支柱,但产业化基本上是在区域农业经济内部实现的,虽有一些一体化组织,但主要只是内部联合体,虽有一定的规模,但没形成十分紧密的跨地区、跨产业、跨国界大规模的联合体。如果再不结成集团,新兴的乡镇企业要达到国家积累几十年建设起来的大中型企业的规模和技术,需要走一段相当长的路,会延误发展期,丢失发展机遇。发育不良的乡镇企业盲目与国家大中型企业争投资、争原料、争市场,其结果有二:一是造成结构性商品过剩,产生积压,造成物力、财力、人力的浪费;二是造成某些商品结构性短缺,引起价格波动幅度过大,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迫使社会陷入“新”的大幅度调整,形成徘徊期。无序的市场竞争,混乱的社会分工,只会把市场引向经济危机的死路。
农业集团化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农业商品进入市场的流通速度;2.减少流通费用;3.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互相拾遗补缺,取长补短;4.提供各产业互相保险的机制。农业产业集团是相关的产业、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有机统一体,它形成了人才、科研、生产、经营各种互补的网状结构。实现现代产业集团的具体措施或途径是:
(一)更加紧密的科、工、农、贸一体化。集团化过程中的相关的科、工、农、贸的各色各样法人组织,以农业产业为核心,互相控股、参股、执股成为集团成员,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也可实行强弱联合,以强补弱,以弱补强,兴旺集团,互惠互利。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已不完全独立于集团之外,从封闭狭小的圈子里走向市场,投入到集团的怀抱,把科研成果奉献给集团,又从集团的利润中得到适当的回报,弥补了国家财政投入的科研经费的不足。集团更强大的人才的优势,促使产品的科技含量会不断升级,不断更新换代。“科研机构+公司+基地+农户”和“企业+公司+基地+农户”这种互惠互补的结构更稳固。
(二)社会分工精细化。农业集团把相关经济组织结合在一块,精细有序的社会分工成了可能,生产效率会成倍提高。一旦有技术和质量问题,因为与集团利益息息相关,又容易集中各成员的科技力量攻关。各经济组织的剩余的资源和力量,可以联合起来开发社会急需的短缺商品。
(三)商品流通、信息服务网络化。农产品因为常常受制于流通环节,或销售难,或因中间流通环节过多层层让利,让别人赚去了巨大的利益,农民和农业难以进入市场。集团化后,由于依靠联合经营的优势,集团的流通网点分布广泛,信息灵敏,增加了农民和农业直接进入市场的机会,避免了农产品利润的损失。因集团的优势,逐步增强了集团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实现“信息—科研—生产—贸易”的协调结合,真正能信息共享,创造财富。
(四)行业利益趋于平均化,反哺农业成为现实。集团利益会部分制约各成员,在集团内部精细分工的哪一道环节利润过低,就会形成哪道环节萎缩,以致影响到整体利益。集团各成员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加强这个环节,其结果是利润趋向平均。农业有了平均利润,相对来说就是对那种剥夺农业剩余的否定,农业实际上就由此获得部分反哺。目前,我国工业已具有相当好的基础,反哺农业的条件亦趋成熟,若与农业结成集团,内部利润均匀化,对农业是一种支持。由于利益的整体驱动,“以工补农”有了现实可能性,集团的工业成员反哺农业有了动因。
(五)实现商贸供应快捷化。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结成的集团具有供求信息网络、供销网点、电子网络,具备现代的电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有益于集团成员减少库存,增大流通、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了商品流通迅速、简捷、准确的运作程度,由此而提高了农业集团外贸进出口的整体能力。依国际市场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有导向地对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将增强创外汇能力。集团又是一个大消费群体。农产品较易进入集团内部的各个家庭,这就提供了一条争取国内市场的捷径,给农民带来收益,增长了农村的购买力,农村的广阔市场会越拓越宽。产业集团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运输问题不容轻视。从农副产品的特色来说,运输过程迟缓,就会影响上市率,运输时间长,因鲜活产品的烂、死等问题而增加损失。应在人口集中的地区建立精干、快速的常年性与季节性相结合的销售队伍和合理布局的销售网络。
(六)发挥农业集团教育、就业培训中心的作用,促使劳动力专业化、智力化、科技化,流动有序化。农业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村教育落后。与产业化阶段相比,在集团化阶段,由于各相关产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更广泛和紧密的结合,已形成教育和科研的优势。在向商品性农业转化中,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农业集团化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完善,包括:农用物质供应体系;农业生产过程体系;农产品运销加工体系;以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为主的公共农业服务体系等等。为农村教育腾飞提供了有利条件。人的素质的提高是实现效益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业集团的教育、就业培训中心应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工程。主要履行四个方面的职能:一是在业人员专业教育和培训;二是剩余劳动力转岗教育培训;三是科研攻关;四是就业和组织劳务输入和输出。农业集团的教育主要面对的是最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任务最繁重、最艰巨,在发挥集团应有的作用的同时,还要靠政府组织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社会力量的整体优势,才能收到最佳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