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乾明[1]2014年在《用消炎止痛帖治疗3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应用消炎止痛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为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消炎止痛帖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及进行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VAS的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的评分相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的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的评分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与进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消炎止痛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王加谋[2]2004年在《消炎止痛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膝关节软骨损害为主,病变累及软骨下骨、滑膜和关节周围组织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膝关节疾病,其病因病理仍未明确。现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日渐上升,而本病在治疗方面却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及透皮吸收理论制成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纯中药外用制剂——消炎止痛帖,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方面尝试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项研究对6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两组总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间症状疗效比较,试验组在消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最大步行距离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关节肿胀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药物止痛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本实验说明:消炎止痛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南星止痛膏。
陈滢宇, 姜薇, 韩小雪, 张凯娜, 吴素芳[3]2019年在《中药“艾辛痛方”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及对细胞因子IL-17调节作用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药“艾辛痛方”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调节作用。方法:纳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0例,给予“艾辛痛方”外敷膝关节治疗7~14 d,配合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和膝围大小,利用疼痛视觉VAS评分、骨科学会JOA积分和奎森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指数)综合评价临床疗效,采用ELISA检测治疗前后IL-17变化。结果:20例受试者临床治愈总有效率90%,治疗后VAS和Lequesne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JOA积分升高,膝围缩小且与IL-17呈正向线性相关,IL-17较前降低。结论:中药“艾辛痛方”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减轻膝关节肿胀,其作用机制与下调IL-17有关。
黄知见, 陈锋, 闫乾, 潘汉升, 周先明[4]2019年在《基于“肝主筋,肾主骨”从肝肾论治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34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采用肝肾亏虚型健肾强骨膏方治疗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肾强骨膏方汤剂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评定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 29%,对照组为61. 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VAS评分、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肝肾亏虚密切相关,从肝肾论治本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党兴[5]2019年在《温经通络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温经通络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温经通络方汤药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膝骨关节炎严重指数标准(ISOA)评价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统计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观察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VAS及ISOA各项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2组关节冷痛、活动受限等中医症状积分显着下降,且观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 0%)显着高于对照组(65. 0%)(P <0. 05)。2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温经通络方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显着缓解患者疼痛和病情,改善其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突出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用消炎止痛帖治疗3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 杨乾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4
[2]. 消炎止痛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王加谋. 湖北中医学院. 2004
[3]. 中药“艾辛痛方”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及对细胞因子IL-17调节作用初探[J]. 陈滢宇, 姜薇, 韩小雪, 张凯娜, 吴素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
[4]. 基于“肝主筋,肾主骨”从肝肾论治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34例[J]. 黄知见, 陈锋, 闫乾, 潘汉升, 周先明. 湖南中医杂志. 2019
[5]. 温经通络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 党兴. 光明中医. 2019
标签:中医学论文; 骨关节炎论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论文; 膝关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