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分析和思考
党志强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 :幼儿园本应该是孩子成长的乐园,但是当今社会好多幼儿园把小学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应用到幼儿园,幼儿园教育面临”小学化”,不论出于什么原因,这都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教育部门应当引起重视,需要采取合理的策略进行纠正和防止。该研究主要介绍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给儿童带来的危害,以及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些正确认识幼小衔接,培养儿童入小学的适应性的对策。
关键词 :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原因;对策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当遵循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生活中,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之间主要是做好衔接工作,使幼儿能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那么,什么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实际上就是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幼儿园错误地将小学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学规范、教学方法等运用于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也就是说,幼儿园的教育开始向小学教育靠拢,在幼儿园的课程、管理、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上面都更像小学了,幼儿教育变成小学教育,幼儿的学习压力增大,这些通常就被称为“幼儿园小学化”现象。[1]
1 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小学化
幼儿和小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很接近,但是在身心方面有很大差异,幼小衔接解决的就是如何能把幼儿园的学生和刚入小学的学生在身心方面对接起来的问题。
1.1 在教学方式上
有些幼儿园为了让儿童尽早适应小学的生活,在大班末期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这样做是为了能让幼儿园学生为升入小学做准备,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本身就在幼儿园是不该有的。尽管有的老师会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几个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但通常时间不长,因为这些活动的参与目的还是追求教学目标。
1980年,我进行了第一次科学大洋钻探。自那时起,我又参加了6次在北大西洋和南极洲威德尔海的探险。在我的实验室里,我和学生们对这些探险活动中获得的岩芯样本进行研究。这些长31英尺、宽3英寸,类似圆柱体的样本就像一本本书,等待着人们解读其中的信息。拿起一块新打开的岩芯,里面充满了来自地球海底的岩石和沉积物,就像打开一个罕见的宝箱,里面记录着地球历史流逝的时光。
1.2 在教学内容上
现在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对比一些西方国家,我们国家的教育还是偏向于应试教育模式,而在幼儿园这个本应活泼自由的阶段,孩子们却早早地开始伏案学习,接受起了应试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可想而知,这种倾向直接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三岁看到老,孩子们早早地就在接受应试教育的准备,何谈素质,何谈创新,教育的发展怎么能更高的层次迈进[3]。
1.3 在教学评价上
以儿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有些幼儿园在教学内容上实施分科教学,将小学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过早地开设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幼儿园老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往往跟学习成绩相挂钩,认识了多少生字,算对了几道数学题,英语单词背会了几个就成了老师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至于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提高了多少,老师们并不在意,幼儿园追求的目标就是儿童获得一个什么样的成绩[2]。
2 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2.1 过早让孩子接受小学的教学模式对身体有害
“三严”和“三实”不是独立的关系,它是相辅相成、有机整体的统一。“三严”是基础,是为人为官为政的根基和基础。有了修身做人的基础,“三实”才有可靠的支撑和保障。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三实”可能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2 过早让孩子接受小学的教学模式对心理发展无益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幼儿教育遵循的最重要原则,就是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过早地让孩子们接受小学的教学模式,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很多幼儿园特别是在大班这个阶段,还是把主要的任务放在为将来升学做准备上,幼小衔接本身是正确的,但是大部分幼儿园找不到一个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再加上家长在评价方面也比较单一,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在幼儿园所掌握的单词数量,背会的故事和汉字,学会的算术题就成了评价幼儿园好与坏的主要标准。
2.3 “小学化倾向”不符合当今社会对儿童培养的总体要求
小学化倾向表现在过多的插入本应是小学阶段才会学到的教学内容,不仅内容多,而且追求知识的深度和难度,这就违背了幼儿阶段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在幼儿园开展英语、奥数、珠脑心算、拼音、写字等学习内容,与小学无异,甚至还会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一个幼儿甚至可以掌握小学才会学的加减乘除、汉字英语等知识,这些都是幼儿园小学化的结果。
小学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发展有害,同时在心理发展中也会带来不利影响,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适应每个阶段的方法和内容,如果这些内容和方法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年龄阶段,就违背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本该游戏活动为主的童年硬生生地让孩子们去背单词、背古诗、做数学题,他们丝毫感觉不到一点快乐,久而久之,在到了该学习的年龄,他们会对学习产生一种厌倦,进而会逃避学习。幼儿心理学中谈到,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教师和家长在安排过多学习任务的同时,初衷是想加速儿童的发展,而实际上带来的确是幼儿情绪的紧张、焦虑,这些都不利于幼儿情感的发展,极有可能会形成早期的心理障碍。
3 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小学化的原因
3.1 教学评价方式不科学
从学校建筑安全性能考虑,墙体、疏散楼梯不适宜采用装配。本项目在设备夹层采用成品钢楼梯作为检修楼梯,工厂预制,现场安装,可节约空间,加快施工速度。
3~6岁的儿童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如果把小学的课堂模式引进幼儿园,幼儿会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而得不到合理的休息,身体的骨骼和神经系统都会遭到破坏,长时间这样下去,近视眼,脊柱弯曲,注意力下降都会随之而来。在长身体的时候,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可想而知,对孩子们的健康是多么不利。
3.2 家长思想有偏差
唐代诗人柳宗元写过一篇散文 《种树郭橐驼传》,里边讲述了一位种树行家郭橐驼栽培树木的故事,这篇故事借物喻人,通过种树的道理,告诉人们人的培养也要顺其自然,遵循规律。幼儿园的儿童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他们的思维以动作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和家长如果不懂得这些规律,不顾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硬给孩子灌输他们根本不理解的知识,孩子们全靠死记硬背,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食而不化,只能学到一些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东西。孩子小时候学到的知识,往往是“先入为主”,头脑里形成了一些不正确不完全的知识概念,不仅不会有利于以后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还会干扰以后的学习。让孩子小时候学习一些知识,是要发展孩子的智力。如果知识理解不深,掌握得不准确,是根本不能转化为智力的。我们还要注意到,在不适合的年龄,过早地让孩子们动脑用脑,也会加重大脑的负担,这对孩子们将来智力的发展也是有害的[5]。
4 正确认识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工作跟小学工作对接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应该针对幼儿园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衔接的最佳策略,同时要同家长做好沟通,帮助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绝不能盲目地把小学的教学法和内容搬到幼儿园。
图5和图6为该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聚束SAR模式0.3 m分辨率挂飞试验结果。图5的作用距离为35 km,采用滑动聚束SAR模式,方位向测绘带宽满足3.16 km指标要求,实测方位向分辨率为0.26 m;图6的作用距离为50 km,方位向测绘带宽满足3.12 km指标要求,实测方位向分辨率为0.22 m。
4.1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是怎么抓,用什么方法,这不仅仅是学校,也是家长极为头疼的事情,很多家长认为,从小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习惯的培养往往偏向了对知识量的追求,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在将来的学习中占有优势,从小就让孩子学这学那,实际上这都是有违教育规律的,都是不正确的做法[4]。
4.2 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条件
幼儿园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材料,不仅仅是书本。比如:各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图书、玩具和游戏材料也是不同的。年龄越小,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那么,儿童读物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形式,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6岁要发展儿童的词汇,那么,在儿童读物方面就会逐渐加入适当的文字,启发儿童,使幼儿的知识由浅入深,儿童就会更加喜欢阅读。
4.3 幼儿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教育一定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前提,一切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害的行为我们应当制止,我们不应该把幼儿当成是一个“小大人”,而是把他们当成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每一个人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的学习生活方式,尽管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我们要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但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比如:大班后期,可以适当缩短午睡时间,减少游戏时间,延长集中教育活动时间;也可以适当扩大图书角、双人桌椅的摆放等。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小学,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来让儿童熟悉和适应,隆重举行毕业典礼,也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幼儿能够告别过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6]。
特殊教育老师轮岗到康复中心,协助康复师对孤残儿童进行康复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特殊教育老师能够掌握一定的康复知识,在教育过程中配合康复师的要求,对学生实施康复。
4.4 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培养
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幼儿园教育面临小学化这种错误倾向中,作为幼儿教师,姑且不谈自身身心、能力、职业道德方面,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考虑到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和规律,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能盲目跟风,为了在幼儿园赢得领导的赞誉,追求升学的质量而超额布置任务和作业,给孩子们身心带来负担,幼儿园定期应开展各种培训,就是明确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7]。
总之,幼儿园教育要顺其自然,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洛克曾经说过:“教育要适合儿童,而不是让儿童去适应教育机构”,因此,顺其自然发展非常重要。那么,家庭、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也要相配合,使幼儿园教育更好地开展下去,儿童才能更加健康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曹馨月.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71-272.
[3]胡凯丽.浅析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危害及其对策[J].浙江教育科学,2019(3):26-28.
[4]王莲莲.试论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的分析及其对策[J].电脑迷,2018(7):135.
[5]宁霞.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159.
[6]宋玉敏.关于当下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J].淄博师专学报,2014(2):7-8.
[7]田强强.幼儿园教师素养及其提升策略的研究[J].科技风,2018(13):21.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11(a)-0141-02
作者简介 :党志强(1980-),男,山西朔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史,教育学,学前教育。
标签: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 危害论文; 原因论文; 对策论文;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文;